-
公开(公告)号:CN116468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0759.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致灾生物运动特征及节律行为的取水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包括电厂取水工程在内的取水海域流场模型;流场模型结果验证及流场分析;构建典型取水致灾生物迁移模型;典型取水致灾生物迁移模型与取水海域流场模型耦合;取水风险评估。本发明针对核电取水风险评估方法无法反应各电厂取水设计、海域特点以及各致灾生物差异性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利用流场模型和生物迁移模型耦合的方式,充分考虑致灾生物运动特征、节律行为、取水工程设计特征及取水流场变化的取水风险评估方法,使得取水风险评估的结果能够更客观、准确的反应实际的各电厂取水差异性情况,为核电厂取水风险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估结果,为保障核电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882084.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贴岸热污染的电厂近岸折弯式排水明渠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排水明渠宽度;量化海岸线;量化海域地形;确定直堤段大致方向;确定直堤段准确长度;确定折弯段方向和角度;确定主涨落潮流法线方向;确定出流角度;确定折弯段长度;构建流场数学模型;排水海域流场模拟;构建温升场数学模型;排水明渠热影响计算。本发明在不提高建造成本的前提下,利用排水海域潮流、地形和明渠构型特征,增强环境水体对温排水的掺混稀释能力,以预防温排水的高温升区贴岸,减少其影响范围,提高排水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本发明提出设计方法既能够应用于新建或在建工程中,为降低滨海贴岸热污染,保障电厂生态、经济运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64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7256.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阵列影响水面接受短波辐射能量的观测系统和方法,包括设置在光伏阵列外数十米的对比测量子系统和设置在光伏阵列中央的光伏区测量子系统;对比测量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距离水面高度不超过3米的辐射测量表;光伏区测量子系统包括至少10个距离水面高度不超过2米,排列在前后左右四个相邻光伏板立柱之间的辐射测量表。本发明利用利用对比测量子系统和光伏区测量子系统实现了对水面光伏电站的水面太阳辐射进行对比监测。所述的方法通过与无光伏区对照组的测量值对比得到水上光伏修建后短波辐射的减小量,相比以往方法更为直接和准确,且无需在水上光伏电站区域布设高塔,在水面低位布置测量装置更为便捷可行,测量代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7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58405.2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多点取水口水头损失系数及支管流量分配的方法,包括:输入和确定多点取水口结构和尺寸信息;确定水头损失系数;确定交汇口的水头损失系数形式;预估或调整试算流量;试算各支管处的水头损失系数;比较两条流路径计算的水头损失;整体计算。本发明利用两个方向流的水头损失系数迭代计算对各个支管的流量进行调整和水头损失系数反复计算最终能够较为精确计算出水头损失和流量分配比例,无需专门建造模型进行模拟,就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水头损失和流量分配比例,大大节约的设计经费和时间,是一种十分优越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359013.7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期排放方式下长距离暗管内外水体核素浓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属于长时间水力弥散型过程;求取暗管入口处排放核素的通量;将周期性核素通量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形式;计算核素通量的常值分量项引起的核素浓度分布;计算核素通量的余弦分量引起的核素浓度分布;计算核素通量的正弦级数分量引起的核素浓度分布;线性叠加获取长距离暗管中核素浓度分布;获取长距离暗管出口核素浓度以及通量的动态变化;长距离暗管出口周围海域核素浓度分布。本发明为准确预报周期排放方式下长距离暗管内外水体核素浓度提供了量化的计算方法,为乏燃料后处理厂规划、论证、设计以及水环境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3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06357.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光伏对下覆封闭水域水温影响的计算方法,包括:收集信息;计算太阳短波辐射;计算光伏遮挡下水面接受的大气长辐射;计算蒸发散射;计算对流热通量;计算水体向外长波辐射热通量;计算t0时刻自由表面总热通量;计算受光伏影响的t0→t1时刻水体水温变化;计算t1时刻受光伏影响的水温。本发明通过水体热量平衡计算方法和各通量分项影响因子受光伏阵列影响的计算公式,针对该封闭水域内的桩基水上光伏电站,依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即将建设的光伏阵列布设参数,定量计算水上光伏电站对水温变化的影响,根据此方法计算的水温及水温变化可作为评估光伏电站对水环境影响的依据,为将来光伏电站建成后,对该水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07224.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F30/28 , G06F17/11 , H02S1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光伏对下覆开放水域环境水温影响的计算方法,包括:收集信息;构建网格;设定计算时间参数;水动力边界条件输入;计算流速分布;水温分布计算准备;计算水温分布;判断是否达到采集边界。本发明通过水体热量平衡计算方法,以及一系列各通量分项影响因子受光伏阵列影响的计算公式,并以光伏阵列内外水域各项不同数据的比较,针对开放水域内的桩基水上光伏电站,依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即将建设的光伏阵列布设参数,定量计算水上光伏电站对水温变化的影响,根据此方法计算的水温及水温变化可作为评估光伏电站对水环境影响的依据,为将来光伏电站建成后,对该水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219031.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降低取水卷吸效应的电厂取水明渠布设分析方法,包括:构建核电厂取水明渠三维数学模型;取水明渠内外流场的分析;构建取水明渠生物及杂物投放模拟数学模型;取水明渠生物及杂物取水卷吸率分析;不同结构的取水明渠取水卷吸率的综合分析。本发明针对核电厂取水明渠结构,根据取水工程水域流速、流向、地形、岸线等环境特征,充分利用了取水明渠结构内外的流场特点,分析了降低取水对生物及杂物卷吸作用,提高取水安全性。本发明所述方法提出了取水工程水域取水明渠内、外流场分布特征及取水卷吸率,为降低明渠的取水卷吸影响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95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385698.2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形断面顺直河道温排水横向扩散距离计算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总结分析;计算温升分布;获得最大温升等值线;获得温升等值线最大横向扩散距离;无量纲化;无量纲特征量曲线拟合;得到温升等值线最大横向扩散距离公式。本发明利用现影响温排水最大横向扩散距离的主要参数包括来流比、宽深比、水深、环境流弗氏数等,宽深比和来流比在一定范围内无量纲的横向扩散距离特征量随来流比与环境流弗氏数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的原理,通过获得的顺直河道温排水温升等值线最大横向扩散距离的计算公式,找到了矩形断面顺直河道温排水最大横向扩散距离计算方法,为内陆核电温排水排放的厂址选择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实用性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34581.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水环境因子变异的物种长期生存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水电开发前天然河流水环境模型;建立水电开发后水库‑河流系统水环境模型;水环境模型结果验证;关键环境因子选取及环境因子变异度计算;建立基于水环境因子变异的目标物种种群动态模型;目标物种种群动态及长期生存能力评估。本发明针对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水生脊椎生物影响存在累积性、持续性等特点,建立水环境模型,模拟水电开发前后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识别水电开发对环境因子影响变异度,建立基于水环境因子变异的目标物种种群动态模型,考虑了目标物种对环境因子变异在种群动态层面的响应,实现了对变化环境中目标物种种群数量动态的长期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