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52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36256.5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锤泵增压的潮汐聚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包括:收集潮汐的上库,上库通过安装有控制阀的管路与安装在尾水箱中的至少一台水锤泵的动力水管连接,水锤泵的出水管与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器连接,尾水箱的侧墙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向外海开启的止回阀。本发明利用水锤泵这种高效率、宽工作域、适应性强的自动泵水设备,产生1.5~2.0MPa的高压水,进行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利用水锤泵将潮汐所具有的不稳定低落差水能转化为稳态高压水能,作为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源动力。本发明直接将潮汐的低水头能量转化为海水淡化的能量,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382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19318.2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17/504 , G06F22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锤泵内部流道评价及优化方法,包括:初步设计;建立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数据判断;优化;样机研制;样机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流道进行数值计算,并据此优化流道结构,获得水力性能较优的水锤泵内部流道。用这个指标体系在制造样机前对不同的流道进行评价,指导研发高性能水锤泵。通过多参数的分析对比,确定水锤泵优化流道。经过评价和优化后再制造样机,再开展模型试验,进行性能测试,这样,一个产品的研发往往只需要制造1~2次样机改型,就能实现产品定型,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研制效率,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22215.3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F04F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空气压缩机和方法,包括:一根水平管和与水平管倒T字形连接的竖管构成的管体,水平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带有势能的水源连接,另一端与设有动力阀的出水管连接,竖管的底端与水平管连接,顶端通过脉冲阀与气缸连接,竖管上靠近脉冲阀位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气阀,所述的气缸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水管。本发明使用倒T形的管体和动力阀,产生水锤效应,利用水锤效应压缩空气,在出现负压时吸入外部的空气进行补充,循环往复,不断的加压,不断的补充空气,在气缸中形成了动力气源。这样产生的动力气源,不经过电能转换,直接产生空气动力源,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636256.5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锤泵增压的潮汐聚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包括:收集潮汐的上库,上库通过安装有控制阀的管路与安装在尾水箱中的至少一台水锤泵的动力水管连接,水锤泵的出水管与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器连接,尾水箱的侧墙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向外海开启的止回阀。本发明利用水锤泵这种高效率、宽工作域、适应性强的自动泵水设备,产生1.5~2.0MPa的高压水,进行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利用水锤泵将潮汐所具有的不稳定低落差水能转化为稳态高压水能,作为低压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源动力。本发明直接将潮汐的低水头能量转化为海水淡化的能量,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53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522215.3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F04F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空气压缩机和方法,包括:一根水平管和与水平管倒T字形连接的竖管构成的管体,水平管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带有势能的水源连接,另一端与设有动力阀的出水管连接,竖管的底端与水平管连接,顶端通过脉冲阀与气缸连接,竖管上靠近脉冲阀位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气阀,所述的气缸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水管。本发明使用倒T形的管体和动力阀,产生水锤效应,利用水锤效应压缩空气,在出现负压时吸入外部的空气进行补充,循环往复,不断的加压,不断的补充空气,在气缸中形成了动力气源。这样产生的动力气源,不经过电能转换,直接产生空气动力源,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40782.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堰流前导流式分级消能消泡虹吸井,包括:进水口、井体和出水口,所述的井体中部设有溢流堰,将井体分为堰前段和堰后段,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堰前段和堰后段的底部连接,所述的堰前段为渐变扩散式,出水口正前方设置导流墩,所述的堰后段设置多层水平孔板和竖直孔板。本发明在堰前段采用渐变扩散式井体,在出水口处设立导流墩,在堰后设置多层孔板,通过井体体形上的改进和增加孔板等水工设施,可大大减少了虹吸井排出的水中的气泡,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虹吸井和方法可以在排除气泡污染的干扰,实现相对清洁排水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虹吸井的工程量,降低建造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636272.4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锤泵的近岸波浪能发电系统和方法,包括:收集波浪能的聚能水库,所述的聚能水库中设有多个水位差水控装置,所述的水位差水控装置与各自的水锤泵的动力水管连接,所述的水锤泵的扬水管与高位水池连接,所述的高位水池输出管与水轮机连接,所述的水轮机通过连接轴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的水锤泵的泄水阀低于低潮水位的高度。本发明采用聚能水库和水锤泵结合的方式,产生稳定的高位水能实现稳定的发电,解决了现有的波浪能发电技术涉及的不稳定能流直接开发利用的设备技术要求高和效率低的问题。由于水锤泵能量转换效率高,提高了整个波能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很少,安全可靠、故障率很低,由于结构简单,建造和使用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0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36272.4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 Y02E10/38 , Y02E60/17 , F03B13/06 , F03B13/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锤泵的近岸波浪能发电系统和方法,包括:收集波浪能的聚能水库,所述的聚能水库中设有多个水位差水控装置,所述的水位差水控装置与各自的水锤泵的动力水管连接,所述的水锤泵的扬水管与高位水池连接,所述的高位水池输出管与水轮机连接,所述的水轮机通过连接轴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的水锤泵的泄水阀低于低潮水位的高度。本发明采用聚能水库和水锤泵结合的方式,产生稳定的高位水能实现稳定的发电,解决了现有的波浪能发电技术涉及的不稳定能流直接开发利用的设备技术要求高和效率低的问题。由于水锤泵能量转换效率高,提高了整个波能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很少,安全可靠、故障率很低,由于结构简单,建造和使用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40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840782.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堰流前导流式分级消能消泡虹吸井,包括:进水口、井体和出水口,所述的井体中部设有溢流堰,将井体分为堰前段和堰后段,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堰前段和堰后段的底部连接,所述的堰前段为渐变扩散式,出水口正前方设置导流墩,所述的堰后段设置多层水平孔板和竖直孔板。本发明在堰前段采用渐变扩散式井体,在出水口处设立导流墩,在堰后设置多层孔板,通过井体体形上的改进和增加孔板等水工设施,可大大减少了虹吸井排出的水中的气泡,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虹吸井和方法可以在排除气泡污染的干扰,实现相对清洁排水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虹吸井的工程量,降低建造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3829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219318.2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锤泵内部流道评价及优化方法,包括:初步设计;建立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数据判断;优化;样机研制;样机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流道进行数值计算,并据此优化流道结构,获得水力性能较优的水锤泵内部流道。用这个指标体系在制造样机前对不同的流道进行评价,指导研发高性能水锤泵。通过多参数的分析对比,确定水锤泵优化流道。经过评价和优化后再制造样机,再开展模型试验,进行性能测试,这样,一个产品的研发往往只需要制造1~2次样机改型,就能实现产品定型,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研制效率,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