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79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6450.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养殖尾水净化方法,该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包括多个尾水沉淀池、流速器、初沉单元、净化单元、强化单元以及多个控制开关,多个尾水沉淀池用于放置不同污染浓度负荷的尾水;流速器与多个尾水沉淀池的出水端连接,用于控制水利停留时间;初沉单元的进水端与流速器的出水端连接;净化单元的进水端与初沉单元的出水端连接;强化单元的进水端与净化单元的出水端连接;以及多个控制开关位于多个尾水沉淀池的出水端、初沉单元以及净化单元,用于选择流入流速器的尾水的污染浓度负荷以及控制初沉单元、净化单元、强化单元的配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养殖尾水净化方法,能够减少材料损耗,提高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025781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2238622.0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养殖尾水净化装置,包括多个尾水沉淀池、流速器、初沉单元、净化单元、强化单元以及多个控制开关,多个尾水沉淀池用于放置不同污染浓度负荷的尾水;流速器与多个尾水沉淀池的出水端连接,用于控制水利停留时间;初沉单元的进水端与流速器的出水端连接;净化单元的进水端与初沉单元的出水端连接;强化单元的进水端与净化单元的出水端连接;以及多个控制开关位于多个尾水沉淀池的出水端、初沉单元以及净化单元,用于选择流入流速器的尾水的污染浓度负荷以及控制初沉单元、净化单元、强化单元的配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殖尾水净化装置,能够减少材料损耗,提高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9539.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上海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13 , C12M1/00 , C12N1/12 , C12N1/20 , C12R1/89 , C12R1/225 , C12R1/25 , C12R1/245 , C12R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球藻和益生菌防控鲫鱼病害的系统及实施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培养小球藻种液的第一培养桶、用于培养益生菌液的第二培养桶、用于将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内的小球藻种液和益生菌液输送至池塘的第一泵体、用于向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输送水源的第二泵体、用于将小球藻液和益生菌液喷洒至池塘水面的喷射头和用于对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遮光培养的遮光伞。本发明中的系统成本低、效率高,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现培即用,最大程度的保证藻菌投放应用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230642.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运行时,提水增氧段,推动前端深水区中层水到养殖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流的带动下,移向吸污段;在后挡墙作用下,部分残饵粪便沉淀在吸污段,沉淀下来的残饵粪便,被吸污泵吸到集污池,集污池沉淀后,上清液排回净化区,沉淀固体物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养殖区后的深水区、河道和光伏发电区,进行净水渔业,在水中投放鱼类进一步吸收水中的悬浮物;在集污池进行浮床种植中草药。本发明既保留了“渔光一体”的“绿色能源”和对土地立体复用的两大优势,又发挥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绿色渔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77728.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方法步骤为:S1:在池塘内壁上设置有斜坡,并在斜坡上开辟食道,供罗氏沼虾生存依附;S2:在池塘上搭建温棚并对水温升温至设定温度,然后放入罗氏沼虾苗种;之后再将鲥鱼苗种放入池塘内,进行混养;S3:通过浮网进行分批捕捞,先对中上层的鲥鱼苗进行捕捞;然后再对中下层的罗氏沼虾进行捕捞。本发明提供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者不同水层高度及摄食活动的习性进行互补性混养,降低养殖成本,维持良性循环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77728.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方法步骤为:S1:在池塘内壁上设置有斜坡,并在斜坡上开辟食道,供罗氏沼虾生存依附;S2:在池塘上搭建温棚并对水温升温至设定温度,然后放入罗氏沼虾苗种;之后再将鲥鱼苗种放入池塘内,进行混养;S3:通过浮网进行分批捕捞,先对中上层的鲥鱼苗进行捕捞;然后再对中下层的罗氏沼虾进行捕捞。本发明提供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者不同水层高度及摄食活动的习性进行互补性混养,降低养殖成本,维持良性循环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6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04612.4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 E02B15/1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水体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包括:简单清理,去除池塘中部分蓝藻团;化学处理,向池塘中泼洒硫酸铜治藻;解毒改底,向池塘中施用过硫酸氢钾消毒;生态修复,向池塘中施用小球藻和EM复合菌剂进行调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打捞、硫酸铜治藻、过硫酸氢钾消毒改底、EM菌和小球藻生物修复,物理化学生物有效结合,蓝藻水华5-7天既可治理。本发明生态环保,简单高效,使池塘蓝藻水华得到有效控制不反弹,水质指标有效改善。本发明化学处理使用的铜离子剂量少,对环境影响小,不影响鱼儿的正常摄食。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30642.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运行时,提水增氧段,推动前端深水区中层水到养殖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流的带动下,移向吸污段;在后挡墙作用下,部分残饵粪便沉淀在吸污段,沉淀下来的残饵粪便,被吸污泵吸到集污池,集污池沉淀后,上清液排回净化区,沉淀固体物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养殖区后的深水区、河道和光伏发电区,进行净水渔业,在水中投放鱼类进一步吸收水中的悬浮物;在集污池进行浮床种植中草药。本发明既保留了“渔光一体”的“绿色能源”和对土地立体复用的两大优势,又发挥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绿色渔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61801.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高温低碳高效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构造及方法,属于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储存云台、云台支撑柱、蟹塘周边阻拦围网、太阳能控制箱、导轨中部支撑柱、导轨中部承重横梁和导轨;太阳能板闲置时堆叠放置在太阳能板储存云台上,使用时铺设在导轨上,太阳能板储存云台安装在云台支撑柱上,太阳能控制箱在太阳能板储存云台一侧,蟹塘周边阻拦围网安装在蟹塘四周,导轨与导轨中部承重横梁固定连接,导轨中部承重横梁与导轨中部支撑柱固定连接,导轨两端与云台支撑柱连接。本发明构造具有施工维修简单、设计运行巧妙、运行智能可控、养殖方法科学高效、环保防高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64820.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法,包括:在池塘中放入虾苗;以预设投喂方式投喂虾苗,其中,预设投喂方式为每三天对每亩池塘投喂预设饲料,预设饲料包括3斤玉米粒以及1.5斤菜籽饼;对益生菌粉剂进行扩培,得到益生菌液态剂;将益生菌液态剂泼洒于池塘。根据本发明的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法,能够通过科学的投喂管理使得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速度提高,通过对益生菌粉剂进行扩培,得到益生菌液态剂,将益生菌液态剂泼洒于池塘,使得益生菌液态剂充分溶解于池塘中,进而使池塘的水质得以改善,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速度得以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