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76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911385121.1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水水层位置可控的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养殖池、净化池、进水管和水泵;所述净化池的位置高于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底部设有水泵,水泵与进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净化池的顶部连通;还包括出水水位控制管、漏网和出水管;所述出水水位控制管和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漏网配合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净化池的池底与养殖池顶部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循环系统中操作简便、易行,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控制出水的水层深度,从而可根据需要排放某一深度水层的水。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749339.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鳜鱼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所述分子标记是位于序列SEQ ID NO:1自5’端起第131位的SNPg.131G>A和150位的SNPg.150A>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的SNP位点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受鳜鱼的年龄、性别等限制,可用于鳜鱼的早期选育,显著促进鳜鱼的育种进程;(2)本发明采用两处SNP分子标记位点作为判断依据,且通过一对引物即可判断鳜鱼的生长性状,操作方便且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399055.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鳜鱼亲子鉴定试剂盒及其微卫星PCR鉴定方法,试剂盒包括扩增20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本发明利用微卫星标记与PCR技术结合,筛选了20个高度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鳜鱼家系进行高通量个体识别和亲子关系分析;本发明一次PCR反应可以检测4或5个位点,相对简单的单位点检测,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费用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通过测序仪分型,克服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中等位基因大小判读误差的问题,提高了基因型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99%待测个体能够正确找到其父母本;本发明的建立为鳜鱼种质鉴定、家系管理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718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14624.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系统,属于淡水池塘水产养殖领域。所述尾水处理系统包括接收尾水的初沉池1、硝化/反硝化池2和曝气复氧池3;硝化/反硝化池2由硝化池21和反硝化池22组成,硝化池21通过溢流坝4与初沉池1连接;反硝化池22通过第二过滤坝5与曝气复氧池3连接;硝化池21和反硝化池22之间设有第三过滤坝211。使净化后的水能够达到渔用标准,甚至优于进水水源,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3097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23091.4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高优级商品蟹养成比例的新方法,采用北方高海拔地自然水体培育的大规格河蟹苗种,在南方地区以精养方式进行商品蟹的养殖。使用的苗种经两年培育,其体重为现有传统养殖方法的8‑10倍,从养殖源头“种”上做起,改进了现有的养殖模式;养殖流程上将传统养殖方法的冬春季投苗改变为秋季投苗;养殖模式上增设了暂养驯化培育阶段,将一级养殖模式改变为二级养殖的方式;养殖管理中增加了一个秋季放苗到越冬期间的体质强化环节,使传统投喂模式改变为精—粗—精—粗—精—强化的投喂模式,有效地满足了该苗种越冬和生长的营养需求。同时,配套池塘水草栽培,促脱壳,水质调控等养殖技术,使优级商品蟹养成比例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27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57510.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N15/89 , C12N15/873 , C12N15/10 , C12N15/11 , A01K67/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31 , A01K67/027 , A01K2227/40 , A01K2267/03 , C12N15/873 , C12N15/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斑马鱼突变体的新方法,包括将斑马鱼本身的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将酶切片段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获得一种有别于原基因组DNA的新DNA重排片断;将所述新DNA重排片段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不完全消化;将不完全消化的新DNA重排片段用DNA连接酶连接人工接头;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用显微注射法导人斑马鱼受精卵;筛选斑马鱼突变体。本发明方法简便,不需要借助转入任何外源序列就可以产生斑马鱼新突变体;借助分子标记能轻易知道发生突变的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0865.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21 , G01N33/68 , G01N2333/723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RT-PCR方法获得黄鳝性腺中ERα序列,选择其抗原性较强的氨基酸序列相对应的cDNA序列作为模板克隆到长约945bp的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MAL-c2x表达载体中,通过IPTG诱导,Amylose-sepharose柱的纯化,获得了较纯的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蛋白,采用FactorXa蛋白酶切、进一步纯化后,获得了可作为免疫原的ERα表达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较高滴度的抗血清,并初步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表明该抗血清能特异与黄鳝性腺中的ERα蛋白结合,在卵母细胞膜上呈阳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黄鳝性别发展中雌激素及其ERα等作用打下了基础。本发明还以此抗体为基础制备了ELISA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59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032235.X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P6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黄鳝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将玉米、纤维素、蔗渣和酒糟与麸皮、豆渣、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所培养的饵料生物可替代50%以上人工饲料,使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高品质的底栖饵料生物可以为黄鳝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使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生产出的优质黄鳝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养殖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59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2235.X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P6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黄鳝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将玉米、纤维素、蔗渣和酒糟与麸皮、豆渣、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所培养的饵料生物可替代50%以上人工饲料,使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高品质的底栖饵料生物可以为黄鳝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使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生产出的优质黄鳝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养殖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249914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6954.6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层叠式隐蔽物提高黄鳝养殖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养殖步骤:(1)层叠式隐蔽物的构成:层叠式隐蔽物由网片和隐蔽物框架连接构成,所述隐蔽物框架由框架钢筋连接组成;层叠式隐蔽物共分为3-10层,每一层均用支撑钢筋支撑连接,且设置有隔网;(2)养殖方法:将层叠式隐蔽物置于黄鳝养殖池中;(3)在黄鳝养殖池中种植水葫芦和水花生水草,水草覆盖率占池塘面积60%;所述黄鳝在层叠式隐蔽物中分层栖居,以增加养殖密度。本发明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可以为黄鳝提供相对独立的小生境,从而大幅度降低黄鳝的自相残杀率,使养殖成活率、养殖产量和效益得到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