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135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91766.0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测定鱼类在水流刺激下行为特征及呼吸代谢水平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主体、T型三通进水管、出水管和顶部密封盖;实验装置主体为密闭容器; T型三通进水管一端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外壁,另一端和旁通管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内壁;出水管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另一侧下部;顶部密封盖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顶部密封实验装置主体。本发明提供了在不同水流强度及水流方向的影响下研究鱼类应激行为及呼吸代谢水平的实验条件,利用密封固定于装置侧面的T型三通管产生特定水流,目测或借助摄像头观察鱼类在水流应激下的行为特征,同时通过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氨氮含量研究鱼类的呼吸代谢特征,进而掌握鱼类对水流刺激的适应对策。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91766.0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测定鱼类在水流刺激下行为特征及呼吸代谢水平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装置主体、T型三通进水管、出水管和顶部密封盖;实验装置主体为密闭容器;T型三通进水管一端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外壁,另一端和旁通管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内壁;出水管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另一侧下部;顶部密封盖设置在实验装置主体顶部密封实验装置主体。本发明提供了在不同水流强度及水流方向的影响下研究鱼类应激行为及呼吸代谢水平的实验条件,利用密封固定于装置侧面的T型三通管产生特定水流,目测或借助摄像头观察鱼类在水流应激下的行为特征,同时通过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氨氮含量研究鱼类的呼吸代谢特征,进而掌握鱼类对水流刺激的适应对策。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24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82306.9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鱼卵分类分子鉴定方法,首先分别提取调查水域鱼类的DNA,选择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COI)为特征片段,通过扩增后测序,建立线粒体COI基因DNA指纹库,然后提取需要鉴定的鱼卵的DNA,扩增COI基因后测序,与指纹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鱼卵种类。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分类鉴定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89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06371.1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RFID的鱼类信息收集系统,包括电子秤、数据库、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包裹RFID芯片的T型标志,感读终端;所述摄像头和电子秤通过接口连接在感读终端上,所述感读装置与数据库相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RFID芯片快速识别鱼类身份,并采集、录入或调取鱼类的各种信息。有助于标志鱼的后续数据扩展,加快了渔业资源调查的自动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77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020091.X
申请日:2008-03-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银鱼苗种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将银鱼受精卵人工孵化至心跳期转至养殖容器内;银鱼受精卵投放量为:1800~2200粒/L;养殖容器水位保持在18~22cm;容器内水温控制在2~9℃;出膜后经55~60天养殖,苗种全长可达1.5~2.2cm,此时的苗种可供天然湖泊移植和池塘养殖之用。本发明用天然饵料培养并结合人工饲料的投喂,诱导仔鱼开口摄食,克服了仔鱼不开口的技术瓶颈,为日后大银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采用大银鱼苗种来进行移植,克服了采用投放受精卵来移植大银鱼的不足,可降低受精卵在天然水体中孵化的自然损耗,大大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997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145486.4
申请日:2011-06-0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仔稚鱼快速分类鉴定方法,其特征是,采集调查水域中可以准确分类鉴定的鱼类样本,对各种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据此建立调查水域鱼类DNA指纹库,然后将经目测后无法从外观形态加以区分的仔稚鱼样本编号后分别提取DNA,使用相同的方法对特征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已建立的DNA指纹库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判断仔稚鱼种类。本发明可以对处于早期发育阶段、尚难以通过形态区分的仔稚鱼进行快速分类鉴定,克服了以往目测误差较大、需要大量培育待分类样本的困难,体现了其快速、准确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8993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2307.3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刀鲚性别特异SRAP标记带的筛选方法及性别鉴定方法,通过49对引物对的SRAP-PCR反应,筛选刀鲚性别特异SRAP标记带,然后用特异引物对扩增性别未知刀鲚的DNA样品,通过能否扩增出相应特异条带来鉴别刀鲚的性别。本发明克服了刀鲚现有性别鉴定技术的局限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准确、便捷的性别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1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51284.8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暗纹东方鲀的麻醉抽血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先在容器中加入池塘水,调节水温为15~20℃。向容器中加入丁香油,配制成水和丁香油重量比为99.98:0.02的麻醉剂溶液。将暗纹东方鲀放入麻醉剂溶液中,麻醉时间为:2~5分钟。用注射器抽血,部位在尾静脉处,抽血时间为:1~1.2分钟;抽血后将鱼转入暂养池苏醒。本发明针对暗纹东方鲀的生理特性成功对其进行麻醉、抽血,成本低,操作简便,对鱼体的伤害小,抽血量多。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6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7377.5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铜鱼苗种采集、暂养及长途运输方法,在10-11月期间,当水温低于25℃以后,选择水深在10-20m、水流较缓并有洄水区的铜鱼幼鱼相对集中的水域,使用小型鱼类底拖网贴底顺水捕捞;从渔获物中筛选出体表完整、活力较好的铜鱼苗种经体表消毒后移入活水船舱中暂养2天,暂养水域流速以0.5-0.8m/s为宜,水位则保持于50-70cm,水温不超过25℃;暂养结束后,将铜鱼苗种带水装入鱼苗袋中,同时放入冰块,按水气体积比为1:1的比例充氧后将袋口密封,放入带盖的泡沫箱中避光运输,运输全程控制在8h以内。本方法适用于铜鱼苗种长途运输,中途不进行二次充氧,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976A8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87960.7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数显式鱼体生物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测量单元、重量称量单元、液晶显示屏、功能键、单片机和数据接口,其中: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各种测量数据和操作步骤;功能键用于切换长度测量、重量称量、存储数据等功能;单片机用于处理键盘指令,并完成由键盘控制的指令;数据接口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传输本发明在鱼体生物学测量过程中只需一人操作,不需要记录员与数据录入员,节省人力。滑动尺一端的可旋转指针可辅助定位,从而减少人眼判断测量目标的末端所形成的误差。可避免口误、测量读数误差、记录错误或录入错误等人为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