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注入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273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272061.8

    申请日:2015-05-25

    Inventor: 张雪霜 袁霞 于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注入系统,包括中压安注子系统、低压安注子系统和安注箱注入子系统,中压安注子系统和低压安注子系统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安全壳内的换料水箱取水,另一端向一回路冷段和热段供水;中压安注子系统和低压安注子系统各包括A列和B列;中压安注子系统的A列和低压安注子系统的A列分别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外的A1中压安注泵和A2低压安注泵及连接管线;中压安注子系统的B列和低压安注子系统的B列分别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外的B1中压安注泵和B2低压安注泵及连接管线。本发明安全注入系统,因互为备用的A、B两列实现了完全的实体隔离,增强了对内外部事件的抵御能力,确保在失水工况下,为反应堆堆芯提供持续的冷却;可靠性高、运行效率高,满足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要求。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芯注水热量导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34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370196.4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82 G21D1/02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芯注水热量导出装置。其结构包括分别与换料水箱和一回路的冷、热管段相连接的安全注入管线,安全注入管线上设有安注泵,安注泵包括两台相互独立的中压安注泵和两台相互独立的低压安注泵,所述的换料水箱设置在安全壳内部堆芯下方地坑位置,安注泵设置在安全壳外部;在安全壳内反应堆的上方还设有非能动的安注箱和堆芯补水箱,所述的安注箱通过设有控制阀门的管道与一回路的冷管段相连接,所述的堆芯补水箱通过设有控制阀门的管道连接在一回路的热管段和冷管段之间。本发明将能动与非能动的优点相结合,具有冗余性、多样性、可靠性高等特点,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03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374533.7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包括安全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堆腔注水系统、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和相关的阀门与管道,该系统以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多冗余及多样性的方式,在事故发生时实现控制反应性、排出堆芯热量、包容放射性物质的三大安全功能。本发明不仅能够完备的实现核电厂事故条件下安全注入、安全喷淋和严重事故工况下的堆腔注水等安全功能,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系统可靠性,强化了安全系统在核电站事故工况下的应对能力,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降低堆芯融化概率和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风险概率,大大提高核电站安全性能。

    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03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4533.7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包括安全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堆腔注水系统、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和相关的阀门与管道,该系统以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多冗余及多样性的方式,在事故发生时实现控制反应性、排出堆芯热量、包容放射性物质的三大安全功能。本发明不仅能够完备的实现核电厂事故条件下安全注入、安全喷淋和严重事故工况下的堆腔注水等安全功能,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系统可靠性,强化了安全系统在核电站事故工况下的应对能力,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降低堆芯融化概率和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风险概率,大大提高核电站安全性能。

    一种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非能动排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6755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5119.8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非能动排热装置。其结构包括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来导出堆芯余热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各设备的显热,使反应堆维持在安全停堆状态;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用来导出堆芯释放到安全壳内的热量,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共用换热水箱。本发明能够在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导出堆芯衰变热及其释放到安全壳空间内的热量,显著降低堆芯融化概率和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概率。

    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双机组交替排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35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3436.X

    申请日:2013-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双机组交替排放方法。该方法在事故发生后,先打开第一机组的安全壳隔离阀,对第一机组进行过滤排放;当第二机组压力较高后关闭第一机组的排放管线,打开第二机组隔离阀,对第二机组进行过滤排放;在第一机组的压力上升后再次关闭第二机组隔离阀,打开第一机组隔离阀,对第一机组进行过滤排放,如此往复循环;通过确定交替排放操作中每台机组排放的时间窗口,在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的情况下保证双机组的安全壳压力均不超过安全限值。本发明不需增加核电站的硬件投资,提高了双机组布置核电站对于双机组严重事故的应对能力,降低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