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833985.5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包括支顶弹簧架、中空定位直管、调节杆、前限位件及后调节件,支顶弹簧架包括卡环、环形卡箍及多块连接卡环和环形卡箍且外凸折弯的弧形弹簧片,环形卡箍套设于中空定位直管前端,弧形弹簧片凹陷区域的中央构成贯穿弧形弹簧片的定位缺口。中空定位直管中陶瓷定位管的中央定位管段与待测圆管内径相匹配,调节杆穿过中空定位直管、环形卡箍及卡环,前限位件设于调节杆前端用于限制卡环前移,后调节件设于调节杆后端用于配合调节杆控制弧形弹簧片折弯。本发明应用时能降低待测圆管振动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且能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测量端头与待测圆管内部接触的可靠性。

    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4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833985.5

    申请日:201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热电偶测量圆管内壁面温度时的热电偶定位机构,包括支顶弹簧架、中空定位直管、调节杆、前限位件及后调节件,支顶弹簧架包括卡环、环形卡箍及多块连接卡环和环形卡箍且外凸折弯的弧形弹簧片,环形卡箍套设于中空定位直管前端,弧形弹簧片凹陷区域的中央构成贯穿弧形弹簧片的定位缺口。中空定位直管中陶瓷定位管的中央定位管段与待测圆管内径相匹配,调节杆穿过中空定位直管、环形卡箍及卡环,前限位件设于调节杆前端用于限制卡环前移,后调节件设于调节杆后端用于配合调节杆控制弧形弹簧片折弯。本发明应用时能降低待测圆管振动对测量精度造成的影响,且能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测量端头与待测圆管内部接触的可靠性。

    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6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65190.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发包括热源容器外壁面的格架、热电器件和流量计,所述格架用于安装多个热电器件并定位多个热电器件,所述热电器件用于实现热电能量转换,多个热电器件通过电串联、热并联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装置用于进行多热电器件的演示验证的热电能量转换测试;本发明开展多热电器件集成的较大功率温差发电性能测试以及原理演示的温差式热电转换实验装置,且冷却水回路可以提供自然循环以及强迫循环两种驱动方式,适用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工业示范应用。

    一种反应堆模拟体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466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1052037.4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模拟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封头、压力壳体中段、压力壳体下段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连接压力壳体中段,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连接压力壳体下段,所述压力壳体下段连接下封头,所述压力壳体中段内设置中段筒体和波纹管,所述中段筒体下端连接波纹管所述压力壳体中段的壳体和中段筒体、波纹管之间限定了中段空腔;压力壳体下段内设置下段筒体;下段筒体内设置堆芯模拟体;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设置进口通道,所述中段筒体上设置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延伸到压力壳体中段的外壳;所述堆芯模拟体包括电加热元件;流体由进口管道流入,流过中段空腔后,进入下段筒体,流经堆芯模拟体并加热,后依次通过波纹管及中段筒体,最终经出口管道流出。本发明的模拟体能够有效地模拟反应堆内流道长度、流道横截面积以及表面热流密度,可用于新型反应堆安全及运行特性的验证试验。

    基于扩散焊接的耐高温棒束燃料组件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4042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495772.0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扩散焊接的耐高温棒束燃料组件模拟装置,其发热棒束模拟体通过沿轴向依次布置的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模拟体固定,按照堆芯棒束排列方式置于陶瓷流道腔室内,陶瓷流道腔室外侧为承压套筒,其两端筒壁上分别布置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发热棒束模拟体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在承压套筒两端的棒束密封端盖后与外界电源连接。本发明扩散焊接的方法使得发热棒束模拟体壁面温度可以超过银钎焊熔点,通过扩散焊接在棒束密封端盖内形成的冷却流道将高温密封圈的温度维持在设计标准之下,使得棒束燃料组件模拟体的使用工况可达到核反应堆的实际温度及压力水平,可用于精确模拟核反应堆全寿期内任一轴向功率分布下棒束通道内的高温高压流动传热状态。

    堆芯余热排出的系统和堆芯余热排出的热电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10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79024.2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堆芯余热排出的系统和堆芯余热排出的热电换热器,所述系统包括从反应堆堆芯一回路导出的余热排出回路,所述余热排出回路上所设的换热单元为热电换热器(8),所述热电换热器(8)采用板式换热器为本体结构,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的板片(81)采用内嵌有热电半导体(811)的板片;热电半导体(811)引出电能导接于反应堆堆芯一回路中的主泵(6)。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核动力安全关键设备领域,基于一回路、设备冷却水系统回路、海水回路,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将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的堆芯余热直接转化成电能,带走一部分堆芯余热的同时,以一定功率继续维持主泵运转继送冷却剂,从而排出堆芯余热,实现堆芯长期冷却。

    一种新型反应堆模拟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466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11052037.4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模拟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封头、压力壳体中段、压力壳体下段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连接压力壳体中段,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连接压力壳体下段,所述压力壳体下段连接下封头,所述压力壳体中段内设置中段筒体和波纹管,所述中段筒体下端连接波纹管所述压力壳体中段的壳体和中段筒体、波纹管之间限定了中段空腔;压力壳体下段内设置下段筒体;下段筒体内设置堆芯模拟体;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设置进口通道,所述中段筒体上设置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延伸到压力壳体中段的外壳;所述堆芯模拟体包括电加热元件;流体由进口管道流入,流过中段空腔后,进入下段筒体,流经堆芯模拟体并加热,后依次通过波纹管及中段筒体,最终经出口管道流出。本发明的模拟体能够有效地模拟反应堆内流道长度、流道横截面积以及表面热流密度,可用于新型反应堆安全及运行特性的验证试验。

    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6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565190.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基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集成热电器件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发包括热源容器外壁面的格架、热电器件和流量计,所述格架用于安装多个热电器件并定位多个热电器件,所述热电器件用于实现热电能量转换,多个热电器件通过电串联、热并联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装置用于进行多热电器件的演示验证的热电能量转换测试;本发明开展多热电器件集成的较大功率温差发电性能测试以及原理演示的温差式热电转换实验装置,且冷却水回路可以提供自然循环以及强迫循环两种驱动方式,适用于温差式热电转换的工业示范应用。

    堆芯余热排出的系统和堆芯余热排出的热电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10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579024.2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堆芯余热排出的系统和堆芯余热排出的热电换热器,所述系统包括从反应堆堆芯一回路导出的余热排出回路,所述余热排出回路上所设的换热单元为热电换热器(8),所述热电换热器(8)采用板式换热器为本体结构,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的板片(81)采用内嵌有热电半导体(811)的板片;热电半导体(811)引出电能导接于反应堆堆芯一回路中的主泵(6)。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核动力安全关键设备领域,基于一回路、设备冷却水系统回路、海水回路,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将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的堆芯余热直接转化成电能,带走一部分堆芯余热的同时,以一定功率继续维持主泵运转继送冷却剂,从而排出堆芯余热,实现堆芯长期冷却。

    基于扩散焊接的耐高温棒束燃料组件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4042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95772.0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扩散焊接的耐高温棒束燃料组件模拟装置,其发热棒束模拟体通过沿轴向依次布置的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模拟体固定,按照堆芯棒束排列方式置于陶瓷流道腔室内,陶瓷流道腔室外侧为承压套筒,其两端筒壁上分别布置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发热棒束模拟体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在承压套筒两端的棒束密封端盖后与外界电源连接。本发明扩散焊接的方法使得发热棒束模拟体壁面温度可以超过银钎焊熔点,通过扩散焊接在棒束密封端盖内形成的冷却流道将高温密封圈的温度维持在设计标准之下,使得棒束燃料组件模拟体的使用工况可达到核反应堆的实际温度及压力水平,可用于精确模拟核反应堆全寿期内任一轴向功率分布下棒束通道内的高温高压流动传热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