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2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943002.3

    申请日:2016-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并且绕肋与电加热棒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上的绕肋与相邻电加热棒或相邻电加热棒上的绕肋接触。本发明采用绕肋与电加热棒整体加工技术,机械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且生产技术难度小、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绕肋与电加热棒束采用同种材料,避免了因异质材料的热胀性差异引起附加应力,提高了绕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绕肋在实验周期内的功能特性;采用自定位方法,不需额外附加结构,减少了实验体的装配难度;针对不同电加热模拟组件规格,通过调整绕肋的几何参数实现其定位功能。

    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43002.3

    申请日:2016-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3/34 G21C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并且绕肋与电加热棒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上的绕肋与相邻电加热棒或相邻电加热棒上的绕肋接触。本发明采用绕肋与电加热棒整体加工技术,机械强度高,抗冲刷能力强,且生产技术难度小、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绕肋与电加热棒束采用同种材料,避免了因异质材料的热胀性差异引起附加应力,提高了绕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绕肋在实验周期内的功能特性;采用自定位方法,不需额外附加结构,减少了实验体的装配难度;针对不同电加热模拟组件规格,通过调整绕肋的几何参数实现其定位功能。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0911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26631.1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绝缘垫板、绝缘垫片、密封垫片、冷却水进出口接管,其中,所述绝缘垫板内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进出口接管与所述冷却水流道连接,所述绝缘垫板上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绝缘垫片和所述密封垫片,其中,所述绝缘垫片距离所述绝缘垫板竖直方向中线的距离值大于所述密封垫片距离所述绝缘垫板竖直方向中线的距离值,实现了电绝缘密封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较低,绝缘和密封效果较好,能够适用于高温度和高压力参数的超临界状态,安全可靠的技术效果。

    用于直接电加热元件的模块式流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9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759748.X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工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接电加热元件的模块式流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结构包括多个陶瓷分段,陶瓷分段中心设置有供流体流动和安装电加热元件的流道,多个陶瓷分段沿流体流动方向布置,后一陶瓷分段的前端连接前一陶瓷分段的后端,相邻两个陶瓷分段的连接处外壁套设有一个金属夹紧定位环;陶瓷分段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陶瓷件拼接构成。本发明的模块式流道结构采用陶瓷作为流道结构材料,对发热元件与外围承压金属件进行了隔离绝缘,流道结构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便于拆卸和更换;每个模块上都设计有卡槽和凸起等定位结构,保证整个流道结构不变形,流道结构稳定,在高温下具有自夹紧功能,保证流道不容易出现漏流。

    模拟超临界压力瞬变工况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43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3721.4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超临界压力瞬变工况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模拟超临界压力瞬变工况实验装置,包括模拟堆芯热工环境的运行系统,运行系统包括;循环泵、循环泵出口分为实验支路和实验旁路,实验支路包括串联的实验支路流量计、实验支路调节阀、预热器、实验段,实验旁路包括串联的旁路流量计、旁路调节阀、其中,实验支路流量计与旁路流量计均与循环泵出口连通;还包括混合器,旁路调节阀的出口、实验段的出口均与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混合器与循环泵之间通过换热器串联,还包括氮气稳压器,氮气稳压器底部接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换热器的出口至过混合器入口的管道上;实验段配置有功率可调的电源;还包括模拟超临界压力瞬变的泄压系统或/和增压系统。

    适用于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的动态除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3730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360704.4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的除氧结构及动态除氧方法,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连接有动态除氧系统,动态除氧系统包括储水箱、柱塞泵以及柱塞泵进口换热器,柱塞泵进口换热器设置在储水箱和柱塞泵之间,柱塞泵进口换热器同时与储水箱和柱塞泵连通,储水箱和柱塞泵均与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连接。该除氧结构及方法利用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原有的屏蔽泵、柱塞泵、储水箱及其加热元件等设备,把闭式回路中所有的去离子水循环排放到储水箱进行热力除氧,可彻底排出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中的溶解氧,解决了热工水力闭式试验回路采用闭式和开式混合模式进行动态除氧时除氧管道系统的设计以及回路启动运行的控制流程等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超临界水并联通道分段可调节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35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0075.9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超临界水并联通道分段可调节电加热装置,包括等壁厚的加热通道,在加热通道上至少设置三个导电铜排,相邻两个导电铜排之间连接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可编程直流电源及和可编程直流电源连接的单向二极管,相邻两个加热模块构成一个加热模块组,加热模块组的两个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负极相连,两个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正极相连,相邻两个加热模块分别与导电铜排构成的电流回路互不串流。实现了超临界并联通道的分段加热,每段加热功率可实现独立瞬态调节,满足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研究中对非均匀加热实验条件的模拟。目前已利用本发明对超临界水冷堆方案的流动不稳定性开展了机理性实验研究。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543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5869.2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包括环状的绝缘垫片,绝缘垫片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台阶,在台阶上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与绝缘垫片同轴的石棉橡胶板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本发明在绝缘垫片的两个端面设置一圈台阶,在台阶内侧的小圆面上一次套装石棉橡胶板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和配合,使得复合型的密封结构可以适用于高温的条件,满足超临界实验的要求。

    冷却剂装量减少事件下堆芯热工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43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3984.5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冷却剂装量减少事件下堆芯热工实验装置,包括模拟堆芯热工环境的运行系统,运行系统包括串联的蒸汽稳压器、换热器、循环泵、实验段,蒸汽稳压器设置有电热元件(13),实验段(6)的出口端回接到蒸汽稳压器(1),上述实验段接有功率可调的电源(12);还包括模拟冷却剂装量减少的泄压系统,泄压系统包括快开快关阀(10)、卸压系统调节阀(9),卸压系统调节阀(9)连通到蒸汽稳压器(1)、快开快关阀(10)与卸压系统调节阀(9)串联。可以实现入口过冷度、压降速率与加热功率等关键参数覆盖压水反应堆真实运行环境并且可以实时控制与调节,可以保证整个高温高压实验系统与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