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2766.X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生态效益分布式测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预设的分布式划分规则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多个评估测算单元;获取各个评估测算单元的测算数据,根据获取的测算数据利用森林生态效益计算模型对每个评估测算单元进行计算,获得每个评估测算单元的森林生态效益指标数据;将目标区域中的各评估测算单元的森林生态效益指标数据进行逐级累加,得到目标区域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结果。本发明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能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相对简单的单元,使测算过程更加简便化;利用上述方法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量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35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02651.0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牛香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 G06F22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目标区域的数据建立维度指数,根据维度指数计算人类发展指数NHDI;根据人类发展指数NHDI计算目标区域的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系数MQC;根据目标区域的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系数MQC计算目标区域的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总量TMQC;根据目标区域的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总量TMQC计算目标区域森林生态效益定量化补偿额度SMQC。本发明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森林生态效多功能益定量化补偿方法科学、合理、定量地计算了生态效益多功能定量化补偿系数MQC、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额度SMQC及补偿总量TMQC,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真实、科学地反映了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206019732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686488.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森林生态系统风量监测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端面设有显示屏,机箱另一端面设有传感器接口;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通过导线连接传感器接口;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机箱内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和传感器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防水防腐要求,又能提供精确数据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在线检测的森林生态系统风量监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5808773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683589.4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内干沉降的采集装置,包括:收集台、喷头和位于收集台底部的基座;基座内部设有用于对收集台加热的加热装置;收集台的顶端设有可拆卸地过滤网,收集台的内部设有多个收集槽,收集槽的槽壁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收集台外并与收集瓶连接,排水管上设有可控制排水管开启或关闭的夹子;在收集台的顶端设有用于放置喷头的支架,喷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上,喷头的出水口朝向收集台的内部,喷头的进水口与水箱通过进水管连接,在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同时进行平行试验、可以连续进行多次试验以及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843712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86934.X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小气候观测装置,包括观测塔、多个观测传感器组、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终端服务器,观测塔,设置在观测区内,观测传感器组安装在观测塔上,均与数据采集装置进行通信,检测当前观测区内不同的环境参数,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实时发送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定时采集,对相同环境参数的数值取平均值,并将平均值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对平均值数据进行批处理,设定索引并绘制电子表格,并将索引以及电子表格发送至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用于接收索引以及电子表格,并存储。上述观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49025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83590.7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内穿透降雨沟槽式收集器,包括本体、过滤板、隔板和设置在本体底部的支脚;所述本体的顶部开口内部中空,在本体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过滤板上均匀分布着多个通孔;所述隔板位于本体内部并倾斜设置,将本体内部分隔成两个空腔,隔板的顶端与本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隔板的底端与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板的靠近本体的底部处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可打开或闭合的挡板,由所述本体的侧壁、本体的底部以及隔板围成的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测量准确等优点,可以同时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林内穿透降雨。
-
公开(公告)号:CN205593792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50329.5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移质泥沙采样装置,包括操作台、驱动气缸、水样筒、第一密封塞以及第二密封塞,驱动气缸在操作台的上表面沿操作台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以及缸筒,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设置在缸筒的两端;水样筒设置在操作台的下表面,水样筒与驱动气缸相对应设置,水样筒两端开口,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设置在水样筒的两端,第一密封塞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第一活塞杆,第二密封塞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第二活塞杆上,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在第一活塞杆以及第二活塞杆的作用下实现水样筒的开启及密封。上述悬移质泥沙采样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8538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83925.5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F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树干径流量的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排水管和雨量筒;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内筒和设置在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紧贴在树干上,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收纳袋,收纳袋的开口朝上,所述收纳袋的开口同时与内筒和外筒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收纳袋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雨量筒连接;所述内筒为由方形板围成的顶部开口的圆筒,该方形板的两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粘扣;所述外筒为由方形板围成的顶部开口的圆筒,该方形板的两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粘扣。具有操作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便携性能好和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771256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83918.5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森林枯落物收集装置,包括:透明桶体、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斜柱,其中,所述透明桶体上端开口,所述第一过滤网置于透明桶体开口处,且与透明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置于第一过滤网与透明桶体底部之间,且与透明桶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柱固定于透明桶体的外壁上。本收集装置设有提示动物和行人的蜂鸣器,防止本收集装置被动物和行人撞倒,并且本收集装置在斜柱上设有夜光涂层,在夜晚也有警示行人和动物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749027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86970.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王兵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包括圆盘、支撑杆、升降装置、多个排水管和多个收集瓶;所述圆盘均匀设有多个锥形的通孔,其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的直径,通孔的底部开口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瓶连接;每个通孔对应设有一个排水管和一个收集瓶;支撑杆的顶端与圆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升降装置的可伸缩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高度调节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湿沉降监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可以满足平行实验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