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24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8701.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信息素成分鉴定及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明确了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结构为顺,反-13,15-十八碳二烯醛,该活性成分可引起杨小舟蛾雄蛾显著的电生理反应,为林间杨小舟蛾测报和诱捕奠定理论基础。本发明通过Wittig-Schlosse反应及硼氢化-还原的方法合成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纯度高、立体选择性强,结果重现性高等优点。本发明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通过合成的标准物质和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鉴定方法周期短、结果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688701.1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信息素成分鉴定及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明确了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结构为顺,反‑13,15‑十八碳二烯醛,该活性成分可引起杨小舟蛾雄蛾显著的电生理反应,为林间杨小舟蛾测报和诱捕奠定理论基础。本发明通过Wittig‑Schlosse反应及硼氢化‑还原的方法合成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合成方法具有产率高、纯度高、立体选择性强,结果重现性高等优点。本发明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通过合成的标准物质和杨小舟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该鉴定方法周期短、结果可信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0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251127.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新郑市红枣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信息素成分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1,13-十三烷醇为起始原料,使用廉价易得的反-2-戊烯醛作为中间体,经4步反应即可合成(Z,E)-13,15-十八碳二烯醛。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合成步骤少;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整个合成过程中无需使用格式试剂、锂试剂等反应条件十分苛刻的试剂,适合规模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纯化简便,产率较高,整个合成路线中,只有(Z,E)-13,15-十八碳二烯醇和(Z,E)-13,15-十八碳二烯醛需经柱层析纯化,其他步骤均经简单处理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