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8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569008.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RP22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grimontii)RP22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6。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grimontii)RP22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有促生效果,提高了株高、地径、根系生长量,尤其是可显著促进杉木苗木的生长。与化肥相比,溶磷微生物更环保生态,效果更持续,对于提高杉木苗木生长,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生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18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69008.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RP22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grimontii)RP22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6。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grimontii)RP22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有促生效果,提高了株高、地径、根系生长量,尤其是可显著促进杉木苗木的生长。与化肥相比,溶磷微生物更环保生态,效果更持续,对于提高杉木苗木生长,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生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16829.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8 , C05G3/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1、将块状的杜仲枝干与尿素混合并研磨均匀;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发生第一改性反应,得到氮改性生物炭;步骤S102、将氮改性生物炭先在无机碱的水溶液中浸渍、再在保护气氛中发生第二改性反应;之后,经过洗涤液洗涤,得到所述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本申请通过氮碱耦合改性优化了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增加了孔隙度、比表面积及活性位点,从而提高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对微生物的固定和释放效果,以及降低氮、磷、钾养分的淋溶速率,提升缓释效果,提高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9001.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P5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Burkholderia ubonensis)P5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7。本发明的溶磷菌P5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提高了苗木株高、地径生长量,尤其是对轻基质杉木苗木根系生物量及根系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杉木造林成活率及后期长势具有增产潜力。与化肥相比,该菌株及其菌剂更环保,对于杉木高效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6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267735.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采用山杏种子与白柠条种子呈行状间隔播种,第一年,在苗床上播一行山杏种子、再播一行白柠条种子,如此循环重复,形成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育苗的苗圃;到第二年春季挖起山杏和白柠条幼苗进行移栽,并在原山杏与白柠条混交的苗床迹地上,再育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苗。第二年播种与育苗的方法与第一年相同,此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1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568288.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RP2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RP2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5。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RP2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有促生效果,提高了株高、地径、根系生长量,尤其是可显著促进杉木苗木的生长。与化肥相比,溶磷微生物更环保生态,效果更持续,对于提高杉木苗木生长,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生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8288.8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溶磷菌RP2及其发酵产物、菌剂与应用。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RP2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65。本发明的溶磷菌(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RP2具有溶磷、产铁载体、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磷肥利用率。将其用于植物幼苗,有促生效果,提高了株高、地径、根系生长量,尤其是可显著促进杉木苗木的生长。与化肥相比,溶磷微生物更环保生态,效果更持续,对于提高杉木苗木生长,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生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6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67735.2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采用山杏种子与白柠条种子呈行状间隔播种,第一年,在苗床上播一行山杏种子、再播一行白柠条种子,如此循环重复,形成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育苗的苗圃;到第二年春季挖起山杏和白柠条幼苗进行移栽,并在原山杏与白柠条混交的苗床迹地上,再育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苗。第二年播种与育苗的方法与第一年相同,此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7173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66614.6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微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提高林木生长量的方法,即在林木施肥时,采用化学肥料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的方法,把常规化学肥料用量的一半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按每亩2公斤施用)于桉树、杨树等。试验结果表明:和常规化学肥料用量相比,既节约了化肥、提高了林木生长量,又能减少过量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改良了土壤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45865.5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微波消解仪森林土壤养分全量测定样品前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森林土壤样品进行称取、筛分和风干处理,使得样品具有均匀性;S2.根据土壤样品特性,配制适合的酸液混合物;S3.将处理后的样品与酸液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按照设定的升温程序进行消解;S4.消解后的样品经过过滤、浓缩和定容,准备进行养分分析;S5.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仪对消解液进行养分测定。通过优化酸液配比和微波加热的组合,土壤样品中的养分得以更全面、更高效地释放,微波消解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均匀的热量,使酸液迅速加热并渗透到样品内部,确保了所有重要元素的准确释放,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