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77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90792.6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基座和至少1个锥形网罩;所述锥形网罩为底面开放的锥形结构,其锥面上布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上设置有可供水和植物种子穿入但能阻止植物种子穿出的结构;所述锥形网罩的底面与浮力基座的顶面连接;所述捕获装置可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在水中某一位置;所述浮力基座提供的浮力F浮满足下述条件:G装置-0.8×ρ水gV装置≤F浮≤G装置-0.4×ρ水gV装置;所述G装置指捕获装置的重量,所述ρ水指水密度,所述g为重力系数,所述V装置指捕获装置体积。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捕获的种子数量相比现有方法高出数倍。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08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77953.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研究湿地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水质影响的模拟装置和方法”,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模拟装置包括配水池、种植池和出水池,三者通过一级管道依次连接;所述配水池用于为所述种植池供水;所述出水池用于收集从所述种植池流出的废水;所述种植池包括若干个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为容器状结构,用于盛装种植基质并在种植基质上种植湿地植物。采用本发明的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能高度模拟还原自然状态下植物、尤其是湿地植物的凋落物对水体影响的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77777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283537.3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68 , A01B1/243 , A01B45/02 , B01F2003/063 , B09C1/00 , B09C2101/00 , C02F3/04 , C02F3/205 , C02F3/308 , C02F3/327 , C02F2203/006 , Y02A40/228 , Y02W10/15 , Y02W10/18 , Y02W10/33 , C02F3/32 , C02F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基于风车的复氧装置,包括复氧管和风车。所述复氧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一端插入湿地基质中,一端与风车相连接用于接收和加速空气流。所述复氧管还可以由若干根两端开口的,具有不同管径和长度的复氧管同轴套叠或平行排列而成,与风车连接共同组成本发明的复氧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复氧装置进行人工湿地复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氧装置结构简单、材料环保,成本低廉,利用其进行人工湿地复氧的方法简单易行、节能环保、维护成本低,复氧效果好,运行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9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33372.X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IPC: G09B2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类水平迁移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光照系统、风力系统、水下推流系统、上端开口的藻类迁移容器以及程序控制系统;所述光照系统设置在所述藻类迁移容器的底部和开口之间,用于模拟自然光照;所述风力系统设置在所述藻类迁移容器的开口处,用于吹动所述藻类迁移容器内的水体波动;所述水下推流系统设置在所述光照系统下方的所述藻类迁移容器的内壁上,用于改变水面下的水动力;所述程序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光照系统、风力系统和水下推流系统,用于分别控制所述光照系统、风力系统和水下推流系统的作用强度、作用方向和/或作用时间。该装置能够模拟自然界的温度、光照、风向、风速和水动力,实现在室内对藻类水平迁移规律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56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51357.7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7 , C02F3/301 , C02F2203/006 , C02F2209/001 , C02F2209/2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人工水平潜流湿地及其防堵塞沉淀池及防堵塞方法”,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一种人工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水平排列的湿地单元,在湿地单元之间设置有防堵塞沉淀池;所述防堵塞沉淀池包括可作为容器的池子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池子主体侧壁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接收待沉淀的污水,所述出水口用于将所述池子主体内上部的水排出去。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防堵塞沉淀池的水平潜流湿地防堵塞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沉淀池和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易造成堵塞的杂质和/或悬浮物,起到很好地防堵塞的效果,且结构简单、造价低、效率高、便于维护、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07927.0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 G01N33/1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水体分层采样器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化水体分层采样器包括遥控船(2)、水样采集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遥控船(2)上的信号接收器(7)、船体马达(3)、中央数据处理器(4)、智能样品采集马达(5)、水样注水管(8)和水样采集管(9)。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化水体分层采样器适用于各种野外取样专用、环保监测、水处理、液体取样,环境水体取样,可对液体进行不同深度分层取样。便于携带、适用于无电源的地方。野外取水样专用,用于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0-30m深度内的水样采集。(17);所述水样采集装置包括水样的盛水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8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43457.3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构建生态沉降塘、悬浮物沉降池、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浮岛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单元,经过分段分级组合形成“串联-并联”可调式功能,形成高处理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低能耗、易管理、易维护、适用范围广的“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可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对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单元的顺序、级段数以及植物配置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261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623961.X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净化功能型湿地植物筛选池,包括配水池、至少两个种植池和出水池,配水池和出水池分别通过管道与种植池相连。将湿地植物或植物组合种植于种植池内,将配水池内的污水排入种植池内,一段时间后,测定种植池中的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从而筛选出具有净化功能的湿地植物或植物组合。本发明通过研究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不同湿地植物配置方式的净化效果,筛选净化能力较强的湿地植物,为污染湿地水质净化和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829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154873.6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水体的仿生生态草及水体净化方法。所述用于净化水体的仿生生态草,包括草体纤维和将草体纤维聚集在一起的主纤维,所述草体纤维和主纤维的制作原料包含铁粉、氧化亚铁粉和聚酯纤维。所述铁粉、氧化亚铁粉和聚酯纤维的质量比优选为1~2:2~3:95~97。本发明的仿生生态草通电后能够吸附黑臭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提升悬浮物絮凝和水体澄清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28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78853.2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流湿地净化系统。一种表流湿地净化系统,包括种植毯1、生物绳2和水生植物3;所述生物绳2设置在表流湿地基质上,用作人工湿地填料;所述种植毯1设置在所述生物绳2上方,所述种植毯1和生物绳2与表流湿地基质固定,所述种植毯1用于种植水生植物3;所述种植毯1上开有用于稳固水生植物的种植孔4,水生植物3穿过所述种植孔4,其根系位于所述种植毯1下方,与所述生物绳2接触;所述种植毯1是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是1800~2500m2/m3。该表流湿地净化系统强化湿地植物抗倒伏能力,稳定湿地植物根系,其多孔材料又能增加微生物活性,强化表流湿地净化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