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9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08131.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13/04 , C11B9/00 , A23K10/30 , A23K20/163 , A23K20/158 , A23K20/111 , A23K4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壳结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苍子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水溶性壳聚糖作为单一壁材,山苍子精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得到山苍子精油微胶囊。本发明采用单一壁材的优点在于原料容易获取,成本低,在生物体内更容易降解,能够包埋的精油活性成分种类更多,水溶性更好。本发明通过微胶囊技术将山苍子精油制作成缓释剂,精油中的组分会与壁材上的分子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一方面减弱山苍子精油刺激性气味可能对动物采食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便于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制作成不同形状的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9488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6861.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61K33/30 , A61K31/722 , A61K31/11 , A61K31/7024 , A61P31/04 , A61P3/02 , A61P37/04 , A23L33/10 , A23L33/125 , A23L33/16 , A23K10/00 , A23K20/163 , A23K20/10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弧菌活性的壳聚糖‑柠檬醛‑单宁酸锌微粒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壳聚糖、柠檬醛、单宁酸和锌盐为原料,利用席夫碱和络合反应,以超临界高压进行均质、高速剪切进行分散,制备具有抗弧菌活性的壳聚糖‑柠檬醛‑单宁酸锌微粒。该微粒稳定性良好,能够起到缓释柠檬醛和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作用,相较于单体柠檬醛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100μg/ml,本发明所制备的壳聚糖‑柠檬醛‑单宁酸锌微粒的柠檬醛释放率为51.17%,最小抑菌浓度中的柠檬醛的含量在20μg/ml左右,远优于单体柠檬醛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32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63979.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的纤维功能饲料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由粉碎筛分后的农林木质纤维与氨化剂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氨化木质纤维浆,干燥后成氨化木质纤维粉末;再将氨化木质纤维粉末与柠檬醛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柠檬醛复合纤维浆,回收溶剂后干燥得到纤维功能饲料。本发明通过对农林纤维的氨化程度控制以及柠檬醛的添加量和水分控制,制备的纤维功能饲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长效抗菌性和缓释性,可有效实现纤维的长效保质性能;同时该纤维分散性好、常温储存稳定性好,可添加至流体、半流体以及固体中,应用范围广,在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饲料加工工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3367.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01N65/24 , A01N25/04 , A01N43/16 , A01N33/12 , A01P3/00 , A23B9/26 , A23B9/30 , B27K3/50 , B27K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苍子精油制剂,该制剂由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与山苍子精油乙醇混合液按照1:4的体积比混匀制备而成;所述山苍子精油乙醇混合液中山苍子精油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2:3。本发明制备的山苍子精油制剂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对黄曲霉的短期和长期抑菌效果均达到100%,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山苍子精油或壳聚糖季铵盐,也优于其它配方的壳聚糖季铵盐‑山苍子精油制剂,更优于市场上常见的防霉剂,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用于预防或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可减少其对谷物、坚果或木质生活用品等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63987.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木质纤维预处理技术领域。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FM‑63接种到木质素或木质纤维原料唯一碳源液体培养基中,微溶氧条件下降解木质素或木质纤维素原料,并将枯草芽孢杆菌FM‑63应用于降解木质纤维预处理酶解增效中。微氧条件下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为17.69%,预处理残渣的酶解效率较原料提高了20.36%。
-
公开(公告)号:CN119327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8166.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林纤维酸水解发酵抑制物脱除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废弃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由粉碎筛分后的竹源剩余物和磷酸溶液制得含竹源剩余物的磷酸混合浆;加入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混合和均质,得含竹源剩余物和碱式磷酸钙得混合浆,再将混合浆干燥成粉末;将粉末置于石英管中活化处理,得竹源碳基材料;再将其置于还原剂溶液中浸渍,干燥,得用于农林纤维酸水解发酵抑制物脱除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吸附、中和、还原等一体化协同作用,在多种类型酸性条件下均具有发酵抑制物的脱除作用;且元素分布均匀性好,水分散性好,常温储存稳定性好,可添加至流体、半流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01320.3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糠酸羰基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属于呋喃基生物质化学品与材料领域。该方法将糠酸和有机碱加入双相溶剂体系中,反应结束后分离两相,向水相中加入有机酸,过滤收集沉淀,然后洗涤沉淀,干燥,获得2,5‑呋喃二甲酸;其中,双相溶剂体系为碱式金属盐溶液和生物质基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在双相溶剂体系中添加或不添加供CO2试剂。本发明合成工艺及分离纯化过程简单,产品纯度较高,羰基化反应速率高,原料成本降低,且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0663078.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2 , C01B3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介导调控磷酸法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的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空气对磷酸聚合、磷酸酯形成的抑制作用,无需改变酸屑比、活化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仅通过调控磷酸法预处理和炭活化过程中空气的含量就实现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的定向调控,解决了常规磷酸法活性炭孔道和表面性质调控时工艺参数改变导致的设备通用性差,耗时等难题。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无需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对其它类型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亦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1143895.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利用林木生物质制备低聚木糖和纤维低聚糖的方法,在粉碎过筛的林木生物质物料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微波处理;将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再向分离后的固相沉淀物中添加分离出的同等体积的水后,继续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循环重复,直至液相中木糖含量不再减少;收集每次固液分离所得到的木聚糖溶液,采用木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制备低聚木糖;采用β‑葡聚糖酶对分离得到的固体进行酶解,制备纤维低聚糖。该方法绿色环保,高效简便。低聚木糖得率大于80%,纤维低聚糖得率大于60%。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355953.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F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铵膦原液精制脱色的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及农药精制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草铵膦原液和表面改性介孔活性炭混合后,吸附、压滤得到脱色精制的淡黄色草铵膦溶液;其中,表面改性介孔活性炭的介孔率为40%~90%;草铵膦原液与表面改性介孔活性炭的液固比为5~30mL/g。采用表面改性介孔活性炭处理草铵膦水溶液,从而达到选择性吸附精制脱色的效果,改性介孔活性炭通过溶剂再生循环用于草铵膦原液的精制脱色。该方法能耗低、方法简便,选取的介孔活性炭和溶剂可再生循环利用,可提高草铵膦溶液的浓度,永久性脱色效果优异,透光率大于30%,且安全环保、成本低、工艺简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