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红山茶CaFT基因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5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42815.1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杜鹃红山茶CaFT基因的应用及应用方法,步骤为:1)植物表达载体构建;2)农杆菌侵染液制备;3)农杆菌侵染及共培养;4)筛选及诱导培养;5)抗性芽壮苗培养。本发明从杜鹃红山茶花芽中克隆到FT基因CaFT,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进一步导入农杆菌EHA105。通过重组农杆菌与佛甲草茎段的共培养,获得具有潮霉素抗性的不定芽愈伤组织并再生不定芽,杜鹃红山茶CaFT基因导入佛甲草后,促使佛甲草试管开花,在分子和生理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CaFT基因在佛甲草中能够表达并发挥作用,对植物开花具有促进作用,对研究CaFT基因功能及杜鹃红山茶开花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提高本氏烟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94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1113311.8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本氏烟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生根2‑3周的本氏烟组培苗,从组培瓶中取出后用流水冲洗以去除根部培养基;将种植土浇透水后将种植土放入在培养盆中;将处理后的本氏烟组培苗移栽至培养盆的种植土中,然后将培养盆移入人工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进行第一次过渡培养7‑10天;第一次过渡培养后的本氏烟组培苗移出人工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置于室内采光通风处,保持土壤湿润,进行第二次过渡培养3‑5天;第二次过渡培养后,将生长健壮的组培苗移置正常露天环境下,按常规进行浇水和施肥管理。本发明方法本氏烟组培苗的过渡培养,经人工培养箱、室内过渡,直接进行室外移栽,减少工作步骤,加快移栽过程,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杜鹃红山茶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5686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47048.X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杜鹃红山茶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杜鹃红山茶无菌苗的获得;2) 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3)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4)再生植株的生根及驯化移栽。本发明利用杜鹃红山茶无菌苗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在对愈伤组织进行状态调整的基础上,利用特定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分化,最后利用“滤纸桥生根法”解决山茶难以生根的技术难题,从而实现杜鹃红山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的再生,培养周期短,繁殖系数高,为山茶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一种高产油酸的丝状真菌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3881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162005.6

    申请日:2010-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油酸的丝状真菌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反义千年桐VeFAD2基因构建在表达载体pBI121质粒上,以pBI121为基本骨架,将千年桐VeFAD2基因反向连接在该载体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VeFAD2基因反向转入少根根霉后,可以改变脂肪酸成分提高油酸含量。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含酶切位点千年桐VeFAD2基因cDNA编码区全长序列获得;(2)VeFAD2反义表达载体构建;(3)农杆菌转化子的获得;(4)少根根霉工程菌株的获得。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将从千年桐种子总RNA中分离的VeFAD2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VeFAD2基因反向导入少根根霉,使植物脂肪酸合成基因在酵母中高效表达,提高了油脂中油酸的含量。

    一种鉴定山茶花色芽变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3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38877.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山茶花色芽变品种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茶品种红色花瓣及其粉色与白色芽变品种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进行研究,结合花色表型分析,对山茶花色芽变进行有效鉴定,明确山茶花色芽变与花青苷之间的关系,揭示山茶花色芽变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山茶花色芽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