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2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53439.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竹林金针虫的绿僵菌藻胶诱杀颗粒剂及制备方法,每100ml水中含有以下重量的组分:1‑3g的海藻酸钠、0.7‑0.8g的绿僵菌孢子粉、1‑3g的酵母菌、7‑9g的凹凸棒土、0.3‑0.7g的大米粉。本发明制备的绿僵菌藻胶诱杀颗粒剂,对人和其他生物安全、防治作用持久、无毒无残留、对害虫控制的特异性强,易于同其防治措施协调配合并能节约能源,可实现竹产业的绿色经营。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08833.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褐色绿僵菌SX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褐色绿僵菌SX1,另一方面提供了褐色绿僵菌SX1防治茶籽象的应用。本发明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绿僵菌,该菌株经可靠的多重鉴定方法被鉴定为褐色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该菌能够对茶籽象具有较强的毒力,能够在较短时间造成茶籽象致死,为后续生防菌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17882.6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成虫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驱避剂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所述驱避剂由以下组分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15%‑30%活性组分、60%‑80%溶剂、5%‑10%增效剂和5%‑10%稳定剂;所述活性组分由3‑蒈烯、柠檬烯和樟脑组成,所述溶剂由乙醇和甲酸组成,所述增效剂由苯甲醛、柠檬醛、草酸、柠檬酸和水杨酸组成,所述稳定剂为1‑2—丁二醇。本发明能够高效驱避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成虫取食和产卵,减少其传播松材线虫的几率。且该驱避剂具有成本低廉、持效期长、安全绿色等优点,对于遏制松材线虫病传播和蔓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4480.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昆虫捕捉领域。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括按照竖向顺序排列的子装配盒、第一个隔离组件、衔接套筒、第二个隔离组件、螺纹套筒和母装配盒;所述螺纹套筒和母装配盒螺纹配合,子装配盒开设有供昆虫进入的通孔;所述快门机构安装在隔离壳内;将隔离组件设计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然后控制快门机构打开的大小控制不同体积的昆虫,完成分类筛选,通过将子装配盒与母装配盒连接上将快门机构完全打开,利用昆虫的自主行动力以及人工外界刺激,将昆虫诱导进入母装配盒内,然后在完全闭合子装配盒,从而完成昆虫自动转移,使得转移更加方便,避免人工转移对昆虫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64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080884.X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林金针虫成虫的引诱剂,包括反‑11,13‑十四碳二烯‑1‑醇和/或十二烷乙酸酯、正己烷,反‑11,13‑十四碳二烯‑1‑醇和/或十二烷乙酸酯与正己烷体积比为=1:10。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的、安全的由竹林金针虫成虫性信息素组成的用以引诱竹林金针虫成虫的性信息素引诱剂配方。本发明具有干净卫生,无毒无害,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环境友好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2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73757.6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蛀果害虫自动监测防治设备,属于虫害检测技术领域。一种蛀果害虫自动监测防治设备,包括支撑杆、捕虫笼和集虫箱;支撑杆可拆卸安装在平面上,捕虫笼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中部,用于诱集害虫,集虫箱与捕虫笼底部可拆卸连接,用于收集捕虫笼落下的害虫;捕虫笼包括笼体和斗体,集虫箱分为内箱和外箱,利用蛀果害虫的飞行能力差异,通过在笼体内部设置挡板将不同种类害虫分别分离到内箱和外箱中,方便监测虫情。
-
公开(公告)号:CN117327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7623.1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PCR的竹笋夜蛾幼虫物种快速鉴定方法,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收集受害竹笋内的夜蛾幼虫;使用研磨仪将切取的竹笋夜蛾组织研磨成匀浆,使用通用型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LCO1490/HCO2198扩增竹笋夜蛾的COI基因片段;取6μL的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析;PCR扩增为阳性的产物进行测序,测序序列使用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确定测序序列所对应物种的名称;使用DNAMAN 9.0进行多重比对,依据多重比对的结果,选取变异区设计3条反向引物,用于多重PCR扩增。本发明建立了快速鉴定竹笋夜蛾幼虫的多重PCR技术,该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鉴定林间竹笋夜蛾的物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524480.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昆虫捕捉领域。一种飞行昆虫诱捕装置,包括按照竖向顺序排列的子装配盒、第一个隔离组件、衔接套筒、第二个隔离组件、螺纹套筒和母装配盒;所述螺纹套筒和母装配盒螺纹配合,子装配盒开设有供昆虫进入的通孔;所述快门机构安装在隔离壳内;将隔离组件设计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然后控制快门机构打开的大小控制不同体积的昆虫,完成分类筛选,通过将子装配盒与母装配盒连接上将快门机构完全打开,利用昆虫的自主行动力以及人工外界刺激,将昆虫诱导进入母装配盒内,然后在完全闭合子装配盒,从而完成昆虫自动转移,使得转移更加方便,避免人工转移对昆虫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6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80365.6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01 , A62D101/04 , A62D101/28
Abstract: 一种吉伦伯不动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吉伦伯不动杆菌jzc708,另一方面提供了该吉伦伯不动杆菌jzc708在降解农药中的应用。本发明从金针虫虫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不动杆菌,该菌株经可靠的多重鉴定方法被鉴定为吉伦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yllenbergii),该菌能够有效降解农药,为后续生物降解农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4264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966399.4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星天牛成虫的引诱剂,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该诱捕剂由化合物和液体石蜡以体积比1:2‑10混合组成,化合物包括4‑(正庚氧基)丁‑1‑醇、4‑(正庚氧基)丁醛、正二十九烷、β‑蒎烯、月桂烯、水芹烯、莰烯、顺‑3‑己烯‑1‑醇和罗勒烯,体积比0‑20:0‑20:0‑20:40‑60:0‑5:0‑5:20‑40:50‑70:50‑70。本发明相比现有星天牛成虫引诱剂,诱虫量更多且使用方法简单快捷,星天牛成虫诱捕量可达到平均诱捕量/诱捕器/周13‑16只。靶标性强,使用不受环境限制且能长期使用,在星天牛成虫羽化出土的整个时间段都能诱捕害虫,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也可作为星天牛种群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