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9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00124.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6/25 , G06F18/214 , G06F16/2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433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锻压力机液压泵工作状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备机理的液压泵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S1.1、将液压泵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S1.2、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规则判断;S1.3、对正常数据将进行滤波处理;S2、根据CNN的液压泵工作状态进行预测:S2.1、每个传感器记录的数据进行一个一维的时间序列;S2.2、计算其自相关系数(ACF),得到当前时刻数据;S2.3、计算当前数据的最大滞后阶数;S2.4、以最大滞后阶数作为卷积滑动窗口的大小;S2.5、根据数据和滑动窗口值生成训练数据标签;S2.6、根据训练数据构建CNN模型。过对传感器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回写,达到对传感器测点值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51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98304.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融合模型的大型模锻压力机故障预警方法,属于金属模锻压力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采集模锻压力机关键部件的监测信号,构建信号预测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本发明通过对AR‑SVR‑LSTM‑DMO的训练,可以得到一个性能良好的预测模型,代表模锻压力机的健康状态,该模型可以预测模锻压力机正常状态下各个测点的数据走向,结合了三种时序预测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融合模型算法AR‑SVR‑LSTM,使其在模锻压力机故障预测问题上,同时具有AR、SVR、LSTM三种AI模型的优点,并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误差阈值动态设定方法,进一步降低了设备异常误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78592.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拖(洛阳)铸锻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机械动臂精密辊锻‑模锻复合成形工艺,包括对加热后金属坯料两道次辊锻后得到所需形状的中间坯料,再经压弯、模锻为成形产品,中间坯料不经二次加热直接进入压弯、模锻成形工序;通过两道次辊锻加工,使工件在其轴线方向上延展,由两道次辊锻模具上的型槽对工件表面进行挤压,将工件轧制形成所需截面形状和尺寸。本发对加热后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坯料进行两道次辊锻后制成后续成形工序的坯料,获得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较好的中间坯,有效提高动臂锻件质量,避免因制坯形状问题造成的锻件折叠、充不满等缺陷;辊锻过程中连续局部变形,使得金属流向与中间坯形状一致,金相组织均匀、致密,有利于获得机械性能良好的锻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060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24300.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楔横轧机坯料的滚动进料机构,涉及楔横轧机技术领域,支架上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每个链条传动机构都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上的链条;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置料板一端与一个链条固连、另一端与另一个链条固连;置料板远离两个链条的一侧设置有V型槽;温度检测单元包括支撑架、固设在支撑架上的气缸和固设在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的温度检测装置;推料单元包括固设在支架上的电动滑台和用于将V型槽上的坯料推动至进料槽上并进而推动至楔横轧机的楔横轧型腔的推杆,推杆通过连接板与电动滑台的滑块固连。本发明能够精准控制进入楔横轧机的坯料的表面温度,从而提高楔横轧产品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87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77734.0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叶片模辊复合锻造工艺,适用于1.5米以上的大叶片的锻造,采用模锻与辊锻相结合的工艺对工件进行锻造成型,对一次加热后的坯料通过辊锻工艺进行制坯辊锻加工,然后对制坯辊锻后形成的工件采用模锻工艺进行局部模锻,对局部模锻后的工件通过采用成型辊进行局部成形加工;对局部成形后的工件二次加热,再采用模锻工艺对二次加热后的工件进行局部模锻,之后通过矫形切边工艺后成型。本发明能将锻造力降低到整体锻造工艺的三分之一;减小了锻造设备吨位,降低了大型叶片的锻造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226585.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轧辊夹紧机构及楔横轧机,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轧辊夹紧机构具体为一种液压夹紧机构,其结构新颖合理,能够在保障轧辊和半轴常规转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半轴对轧辊的夹紧或分离,操作简便快捷,有利于轧辊的快速拆换及安装。上述楔横轧机中,轧辊采用上述轧辊夹紧机构进行液压夹紧,能够在保障轧辊和半轴常规转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换辊,解决了现有机械式的轧辊夹紧机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且操作难度大,轧辊拆装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32042.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与数字孪生的锻造成形优化系统及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物理实体采集模块、数字孪生系统和大数据库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实体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物理实体采集模块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到锻造成形工艺中,有利于形成智能化、网络化生产,便于制造资源配置和生产技术共享,便于离线操作培训和在线生产指导;提高了制件的良品率和减少了资源浪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减少了采用常规优化方法的盲目性和主观性,缩短了搜寻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的时间,有效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和降低样件研制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3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7577.X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轴辊锻工艺,对加热后的横截面为方形的金属坯料进行两道次精密辊锻后成型。本发明有效提高车轴锻件质量,能降低废品率,获得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较好的毛坯,避免因制坯形状问题造成的锻件折叠、充不满等缺陷,而且辊锻过程中的连续局部变形,使得金属纤维的走向和锻件形状一致,金相组织均匀、致密、机械性能高,有利于得到机械性能良好的锻件;另外,由于辊锻机的节拍稳定,辊锻坯料温度一致性好,有利于得到尺寸稳定的锻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472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138124.1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工业实时时序数据的存储计算的实现方法及装置,使用Greenplum技术生态(Postgres/Greenplum/HashData+Madlib+Plpython)作为工业实时时序数据的存储底座与计算引擎,使用Json格式存储全量数据,将平铺的多列表结构存储变为极少列数的表结构存储(timestamp类型字段:时间戳,json类型字段:全量数据,text类型字段:属性,json类型字段:业务常用特征)。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兼容Greenplum生态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及效率;Json格式实现实时时序数据的完整格式(非压缩格式)存储;完美结合了AI引擎并全面实现了机器学习等数据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4195.9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塞成形方法及活塞成形系统。活塞成形方法通过在多向挤压工序之前,先进行活塞预制,即制备与活塞终锻件中的裙部及头部体积相匹配的活塞预制件,可以预先合理分配坯料体积,有助于后续多向挤压工步充填型腔,不仅降低了对多向挤压设备的吨位要求,而且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有助于提升活塞质量。活塞成形系统的活塞终锻件成形模具,头部挤压模具和裙部挤压模具分工合作,分别从不同方向、不同位置挤压活塞预制件,最终形成具有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的活塞终锻件,不仅降低了设备吨位要求,而且有利于活塞预制件中坯料在活塞挤压型腔中充分填充,减小飞边的同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活塞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