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50808.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16C20/10 , G01N33/24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结果;获取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相似模型试验;依据所述相似模型试验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获得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所述数值模拟结果与所述模型试验结果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本发明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模型与相似模型试验分别对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提升了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评估准确性,为进一步评价所述岩溶地基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0808.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16C20/10 , G01N33/24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结果;获取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相似模型试验;依据所述相似模型试验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获得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所述数值模拟结果与所述模型试验结果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本发明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模型与相似模型试验分别对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提升了对所述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评估准确性,为进一步评价所述岩溶地基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1422482.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以带溶槽并含缓倾结构面的岩溶地基为研究对象,进行岩溶地基的受力分析;求解岩溶地基基础顶面的等效均布荷载;求解地基破坏岩体和破坏土体的自重;确定破坏土体的土体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根据目标函数、破坏岩体的和破坏土体的平衡方程、缓倾结构面和土体破坏面的屈服条件以及破坏岩体与破坏土体交界面的附加约束条件,建立岩溶地基稳定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内点算法”求解岩溶地基稳定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岩溶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5703.0
申请日:2022-01-1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比的方法、装置,方法包括:拟定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的基本参数;依据拟定的基本参数,建立复合地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混凝土桩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求解桩间土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依据混凝土桩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桩间土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进行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确定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本发明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根据基底的荷载水平模拟的桩间土的应力扩散效应和混凝土桩应力传递规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得较为精确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797811.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29/0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步骤2、计算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步骤3、建立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步骤4、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本发明以碳酸岩裂隙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并考虑与垂直溶蚀裂隙深度相关的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挡土墙的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同时还考虑挡土墙底面的剪切屈服约束方程和碳酸岩裂隙边坡稳定性安全裕度,进而建立了理论严谨的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1242.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计算的基本参数;步骤2、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步骤3、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本发明以碳酸岩溶洞顶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内点算法”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22484.0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和溶洞塌落岩体的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采用了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理论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溶洞塌落岩体的极限状态方程,使用极限平衡原理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溶洞塌落岩体的竖直方向平衡方程,建立覆盖层土体破裂面、塌落体破裂面的屈服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溶洞塌落岩体、溶洞覆盖层土体极限状态的求解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得本发明获取的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较传统的方法获取的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993157.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贺加乐 , 吴胤龙 , 眭素刚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 尹飞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淤泥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土体的力学性状指标的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淤泥软土地基的基本参数,建立夯锤与淤泥软土地基有限单元的显示动力学偏微分方程,使用中心差分法求解,获得了与实际接近的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然后建立淤泥软土地基的地基土弹塑性动力学模型,将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作为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的外力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获得强夯过程中不同深度的地基土体的力学性状态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11011.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拟动力下限法,本发明以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块体单元离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波,并使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块体单元的地震惯性力,根据下限法原理建立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下限法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循环求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下限法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本发明方法具有概念明确、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高等特点,可将其应用于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为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10993.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拟动力上限法,本发明以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离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将地震波假设为简谐波,并使用拟动力法原理计算有限单元的地震加速度,根据上限法原理建立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上限法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内点算法”循环求解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本发明方法理论严谨、计算效率、工程应用简便,可将其应用于地震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