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427051.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2 , G06F111/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中人群疏散时间的快速计算方法,属于建筑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疏散模拟软件计算超高层建筑中人群疏散时间时,所用的计算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将参数输入至数学模型中,计算不同疏散方式的疏散时间,得出疏散总用时。本申请实现了可将疏散计算时间从传统疏散模拟软件1‑2小时的计算用时,减少至秒级水平;同时,可将疏散总用时的误差控制在5%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11612.5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数据建筑能耗模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遮阳系统的建筑能耗模拟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建筑模型在无遮阳和全遮阳的条件下分别模拟计算获得第一人工采光时间表和第二人工采光时间表,并通过能耗模拟软件获得遮阳启动的温度条件和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确定遮阳启动初始时间,然后将遮阳系统考虑在内重新进行模拟以获得之后时间的人工采光时间表,再通过人工采光时间表进行模拟并确定下一时间是否进行遮阳,反复循环之后可以模拟出实际的遮阳控制以及由遮阳控制影响室温后的人工采光时间表。可以根据该考虑了更复杂因素的数据进行建筑的能耗模拟以获得建筑能耗数据,提高了建筑能耗模拟的精确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5175.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面临的评估主观性较强、精细化不足以及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建筑所在地域环境和建筑特征,选取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计算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根据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分别确定目标建筑的各个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将所述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输入至组合云模型中,确定所述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在不同等级风险下的关联度矩阵;结合所述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以及所述关联度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出目标建筑的风险评估等级。本申请实现了客观普适性以及精细化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247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05175.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层建筑风险等级评估面临的评估主观性较强、精细化不足以及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建筑所在地域环境和建筑特征,选取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计算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根据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分别确定目标建筑的各个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将所述目标建筑的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输入至组合云模型中,确定所述风险源指标的实际值在不同等级风险下的关联度矩阵;结合所述风险源指标的权重集以及所述关联度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出目标建筑的风险评估等级。本申请实现了客观普适性以及精细化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11612.5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数据建筑能耗模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遮阳系统的建筑能耗模拟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建筑模型在无遮阳和全遮阳的条件下分别模拟计算获得第一人工采光时间表和第二人工采光时间表,并通过能耗模拟软件获得遮阳启动的温度条件和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确定遮阳启动初始时间,然后将遮阳系统考虑在内重新进行模拟以获得之后时间的人工采光时间表,再通过人工采光时间表进行模拟并确定下一时间是否进行遮阳,反复循环之后可以模拟出实际的遮阳控制以及由遮阳控制影响室温后的人工采光时间表。可以根据该考虑了更复杂因素的数据进行建筑的能耗模拟以获得建筑能耗数据,提高了建筑能耗模拟的精确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5774.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H17/14 , H02J3/32 , H02J7/00 , H02J3/38 , G07F17/12 , B65F1/00 , B65F1/14 , G01V8/10 , G01V9/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围墙光储直柔系统,包括:围墙框架,具有至少一模块窗口,所述模块窗口连通所述围墙框架的两侧;功能模块,设于所述模块窗口之中,所述功能模块具有第一使用端或者第二使用端,所述第一使用端和所述第二使用端朝向所述围墙的两侧;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蓄电设备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围墙框架顶部,所述顶板具有电能收集装置,所述蓄电设备分别与所述功能模块和所述电能收集装置电性连接;柔性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蓄电设备和所述功能模块开始运行或停止运行。本发明实现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能源合理利用的多功能围墙光储直柔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1577.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热风粪便烘干卫生设施,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热量传递装置,具有热量传递通道,热量传递通道具有第一进热口和第一出热口,第一进热口与集热出口连接;排泄物处理装置,排泄物处理装置包括烘干桶,具有第二进热口和第二出热口,第二进热口与第一出热口连通,利用供入的热空气对烘干桶内的固体排泄物进行烘干处理;蓄热装置,热量传递装置传递的热量流经蓄热装置,蓄热装置接收并储蓄热量传递装置传递的一部分热量,以在热量传递通道内空气的温度低于蓄热装置的温度时,加热热量传递通道内的空气。本申请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烘干排泄物,实现了排泄物的干燥和灭菌,防止了环境污染,节省了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4490.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N3/0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田园综合体规划布局方案的生成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对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的功能分区特征指标;基于所述功能分区特征指标从预建立的田园综合体布局规划模式数据库中查询,确定与所述功能分区特征指标相匹配的规划布局模式;采用确定出的规划布局模式,从预建立的规划案例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规划布局模式匹配的规划案例;基于细化设计条件综合考虑多个特征维度的指标,对筛选出的多个规划案例进行优化调整,输出调整后的规划布局方案。本申请能够从功能分区特征指标以及细化设计条件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匹配生成符合实际需求的规划布局方案。利用了数据大模型的优势,为智能化决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27051.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2 , G06F111/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中人群疏散时间的快速计算方法,属于建筑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疏散模拟软件计算超高层建筑中人群疏散时间时,所用的计算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将参数输入至数学模型中,计算不同疏散方式的疏散时间,得出疏散总用时。本申请实现了可将疏散计算时间从传统疏散模拟软件1‑2小时的计算用时,减少至秒级水平;同时,可将疏散总用时的误差控制在5%内。
-
公开(公告)号:CN221191959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2950105.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热风排泄物处理装置,包括:热风供应装置,被配置为产生热空气,热风供应装置具有热风出口;烘干桶,具有进热口和出热口,进热口与热风出口连通,利用供入的热空气对烘干桶内的固体排泄物进行烘干处理。本申请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烘干排泄物,实现了对排泄物的干燥和灭菌,防止了环境污染,节省了水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