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2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6279.4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卡接至电梯井门口的防护门、与所述防护门连接并用于卡接于电梯井内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于防护门的固定框、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防护门一侧的转动框、以及用于在所述转动框翻转至与所述固定框齐平的状态下锁定所述转动框翻转的锁定组件,所述转动框的外周设有用于卡接至电梯井内壁的卡接件,所述固定框和所述转动框顶部均形成有供吊绳吊接的吊耳,通过本发明提高了周转效率。

    一种滑动式安全平网搭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835403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0706885.6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设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滑动式安全平网搭设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盘扣轮盘,所述盘扣轮盘上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上设置有钢丝挂绳,所述钢丝挂绳的表面套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环设置有安全网,所述安全网通过滑动环挂置在钢丝挂绳上;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安全网搭设的操作,提升安全网搭设的效率,同时在拆料转换时能够提供更大的拉力与支撑力,保证安全网的功能性,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平网在搭设时存在的效率低、危险大,拆卸任务量大,施工区段间拆料转换过程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加紧式临边防护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35406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510377.7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紧式临边防护装置,其中包括L型夹具,所述L型夹具的内圈表面卡接于临空侧的墙壁外侧,所述L型夹具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表面限位套接有卡片,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表面限位套接有双空板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母。该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母和设置的第二螺母以及设置的双空板套以及设置的卡片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取下,然后其使用者需要将第二螺纹杆和设置的防护钢管在防护钢管套上进行取下,以此使用者就能够对防护装置零件进行使用拆卸零散携带,这样就能够便于使用者对防护装置进行循环使用。

    一种多功能台车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40341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058367.4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车,属于施工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台车,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行走车体支架,行走车体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上设置有行车梁,行车梁上设置有电动葫芦,行走车体支架上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重型模板从一个位置快速而安全地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大大简化模板的安装过程,节省人力和时间,避免了传统手动操作所需的劳动力和时间,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解决了在进行桥梁混凝土防撞墙施工时,需要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模板安装,加固配件较多,安装时间长,不利于工期和成本控制,从而导致混凝土防撞墙的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塔吊附着装配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3391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632009.X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吊附着装配装置,包括:两个夹持结构,包括两块基板和连接筋,连接筋预埋于楼板中,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基板,两基板的相背侧形成有第一耳板;型钢装配柱,其两端连接有端板,端板竖设有第二耳板,型钢装配柱的上下端的第二耳板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两层楼板上的夹持结构的第一耳板;第一柱箍,包括两块侧板和拉结组件,两块侧板分别压抵于两翼缘板的相背侧,拉结组件拉结于侧板的相对两侧之间,两侧板的相背侧分别设有第三耳板;连接臂,塔吊的柱身套设有第二柱箍,第二柱箍的相对两侧与同一层的两个型钢装配柱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接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塔吊附墙连接基座不同重复使用,拆卸繁琐的问题。

    一种便携式紧固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44295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0706887.5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紧固装置,包括待紧固物体,所述待紧固物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基座,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套设于待紧固物体外侧;两个所述基座的外侧固定有筒式螺母,所述筒式螺母的内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有握把;本实用新型握住握把进行转动带动立杆转动,通过在立杆外侧设置有两端相反的螺纹,在转动时,可以增大筒式螺母和牛角螺母之间的间距,从而对钢丝绳进行拉紧,达到紧固效果,操作简单,紧固效果好,同时可用于异型构件的紧固,造价低,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管道破损泄露后,维修较慢,容易造成大量损失的问题。

    一种楼梯部位预制构件斜撑固定点位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835392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448640.4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部位预制构件斜撑固定点位支撑装置,其中包括预制墙体和楼梯间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和楼梯间墙体之间设置有斜撑结构,所述斜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槽钢,两个所述支撑槽钢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角码,两个所述支撑槽钢的顶部皆开设有角度调节孔,两个所述支撑槽钢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长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和所述长度调节孔的内部皆设置有连接件,该装置通过设置有预制墙体、楼梯间墙体、斜撑结构、支撑槽钢、支撑角码、角度调节孔、长度调节孔、连接件和斜撑杆,实现了可周转重复使用,并有利于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楼梯间,从而有利于节省人工,并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可拆卸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公开(公告)号:CN222835185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0706884.1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承板,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拆卸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主体和底部承板,所述桁架主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表面与底部承板通过喷钉相固定,所述桁架主体包括三根呈三角状排布的圆柱,所述连接件上贯穿开设有与圆柱相适配的扣孔,所述桁架主体通过扣孔与连接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方便运输,现场装配简单的效果,并且钢筋可拆卸,免支模,适用范围更广;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由于制作工艺导致的难以运输,运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倒挂井壁混凝土浇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64998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599494.5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挂井壁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型钢骨架、溜槽组件、集料漏斗及导流缓冲组件,其中型钢骨架架装于井壁的中心位置,型钢骨架上可架设集料漏斗及导流缓冲组件;所述溜槽组件包括上部溜槽与下部溜槽,其中上部溜槽装设于集料漏斗顶侧;所述导流缓冲组件包括混凝土导流缓冲器、混凝土导管、集砼槽、旋转装置与槽型材滑轨,其中混凝土导流缓冲器连接于集料漏斗下端,混凝土导流缓冲器下侧设置混凝土导管,该混凝土导管的长度适配于井壁深度,混凝土导管下设有集砼槽。本实用新型的浇筑装置结构简易,能在施工环境受限条件下,保证了混凝土井壁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成本,加快了进度。

    一种可变形落地窗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76294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1058369.3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窗,属于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变形落地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窗框的内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上窗扇和下窗扇;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收放机构,可以在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时,按动位于窗框一侧的按钮,通过按钮控制两个收放机构内侧的驱动电机,进而控制两个收放机构开启,带动上窗扇和下窗扇展开,变形为露天阳台,可承受七到八人动力,提高了实用性;通过窗框一侧的按钮驱动旋转电机开启,旋转电机开启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啮合驱动刮板移动,对上窗扇和下窗扇外侧的灰尘和污垢等进行刮扫,保持落地窗整体的整洁明亮;解决了现有的不能对落地窗打开和清理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