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8435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832891.6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缓冲结构,至少一个输送管支架,固设于所述竖向结构的侧面;混凝土输送管,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间隔串联有多个缓冲器,每个所述缓冲器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以将所述缓冲器内部的空间隔离成螺旋缓冲通道;所述混凝土输送管底端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的顶部入口连接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底端,所述缓冲腔内部底面成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缓冲腔的顶部入口的正下方。本发明的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缓冲结构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对输送设备的冲击,并且消除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022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853019.X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混凝土结构养护用的印槽装置及其养护结构和养护方法,该印槽装置包括:主印槽器,内部形成有引流槽;以及与所述主印槽器连接的多个支印槽器,所述支印槽器内部形成有排水槽。本发明的印槽装置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该印槽装置能够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形成多道沟槽,且沟槽相互连通,通过向沟槽内注入水,使得水通过沟槽能够流淌至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注入的水沿着多个排水槽能够流到混凝土结构的侧面,并顺着混凝土结构的侧面流淌,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更好的养护,尤其适用于混凝土墙体的养护。通过沟槽注入水对混凝土养护,使得混凝土水化充分,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32701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79606.9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0 , E02D29/05 , E04B5/48 , E04B7/18 , F24F7/00 , F24F7/007 , F24F2007/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崖壁空腔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所述空腔形成于深坑建筑的立面与崖壁之间,所述立面与所述崖壁之间两侧具有二侧壁连接;其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顶部通风构造,设于所述空腔顶部,所述顶部通风构造形成有顶部通风口,所述空腔的内部与外部通过所述顶部通风口连通;底部通风构造,设于所述空腔底部,所述底部通风构造于所述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底部通风口;风机装置,对应所述顶部通风口固设于所述空腔顶部。借此,在空腔的底部两侧及顶部设置通风口,以利用热压作用形成自然对流通风,并在空腔顶部通风口处设置送风机,以在无法形成热压作用时,通过开启送风机进行机械对流通风,改善空腔内空气品质及维护建筑使用及内部人员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34924.0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螺旋缓冲输送管道,其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管支架,固设于所述竖向结构的侧面;混凝土输送管,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间隔串联有多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加强轴以及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螺旋地环绕于所述加强轴,所述螺旋叶片将所述缓冲器内部的空间隔离成螺旋缓冲通道。本发明的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螺旋缓冲输送管道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对输送设备的冲击,并且消除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863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70859.9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系统,其包括混凝土输送管、输送管底端缓冲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输送管支架,其中:所述输送管支架安装于竖向结构的侧面;所述混凝土输送管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输送管支架,所述输送管支架设置有支架减震装置;所述混凝土输送管间隔串联有多个缓冲器,每个所述缓冲器内部设置有螺旋缓冲通道;所述输送管底端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的顶部接口连接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底端,所述缓冲腔的底部设置有的橡胶垫块。本发明的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系统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对输送设备的冲击,并且消除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40383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850489.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测量系统主要由测距装置、挡板装置和检查尺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距装置中包含有激光测距仪、测距盒、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发射激光线及调整激光线的反射高度和角度;挡板装置中包含有激光反射板、调节基础和第三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反射测距装置发射的激光线,以及对反射中心的位置调节;检查尺装置中包含有检查尺尺体和尺托,主要功能为检查、校正挡板装置的竖向垂直度和水平垂直度,确保测距装置反射的激光线能够正好打在挡板装置的反射中心,且与挡板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垂直,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变形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1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834924.0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螺旋缓冲输送管道,其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管支架,固设于所述竖向结构的侧面;混凝土输送管,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输送管支架,所述混凝土输送管间隔串联有多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加强轴以及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螺旋地环绕于所述加强轴,所述螺旋叶片将所述缓冲器内部的空间隔离成螺旋缓冲通道。本发明的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螺旋缓冲输送管道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对输送设备的冲击,并且消除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4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834859.1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底端缓冲装置,至少一个输送管支架,固设于所述竖向结构的侧面;混凝土输送管,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输送管支架;输送管底端缓冲装置,其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部的顶部入口连接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底端,所述缓冲腔的侧面开设有水平出口,所述缓冲腔内设有一弹性垫体,且所述弹性垫体位于所述顶部入口的正下方,所述弹性垫体形成有一自所述顶部入口向水平出口方向延伸的斜面。本发明的沿竖向结构超深向下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管底端缓冲装置可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从而减小混凝土对输送设备的冲击,并且消除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437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88209.8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的泵管固定施工方法,崖壁顶部设有第一泵送装置;崖壁中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泵送装置和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与第一泵送装置通过第一泵管相连接,第二泵送装置与位于崖壁的底部的施工区域通过第二泵管相连接,第二泵管通过固定装置固接于崖壁,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锚接于崖壁,支撑板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缓冲弹簧,底部固接于支撑板;缓冲板,固接于第二缓冲弹簧顶部,缓冲板中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抱箍,对应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位置固接于缓冲板的上表面,第二泵管穿设于抱箍内;斜撑,设置于支撑板的底部。缓冲板可减缓第二泵送装置对固定装置的冲击,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403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50489.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变形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测量系统主要由测距装置、挡板装置和检查尺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距装置中包含有激光测距仪、测距盒、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发射激光线及调整激光线的反射高度和角度;挡板装置中包含有激光反射板、调节基础和第三调节杆,主要功能为反射测距装置发射的激光线,以及对反射中心的位置调节;检查尺装置中包含有检查尺尺体和尺托,主要功能为检查、校正挡板装置的竖向垂直度和水平垂直度,确保测距装置反射的激光线能够正好打在挡板装置的反射中心,且与挡板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垂直,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变形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