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流态固化土制备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2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52260.0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体化流态固化土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传送部件、破碎部件、筛分部件、搅拌器、辅料部件、泵送部件、添加剂部件和控制系统,可实现渣土主料输送、破碎与筛分,定量控制渣土主料、辅料、水和添加剂的重量配比并混合搅拌,再将细粒流态固化土和粗粒流态固化土分别泵送至施工现场。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实现了材料配比自动计量、装备的一体化集成与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配方流态固化土的制备,具有集成化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可周转水泥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23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58887.3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周转水泥罐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水泥罐基础包括:用于支设于地基上的预制配重层,预制配重层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榫结构,预制配重层的顶部沿边设有抗拔螺栓;固定于预制配重层上的预制固定层,预制固定层包括外框和连接于外框内的内支撑件,预制固定层的底部对应榫结构设有卯结构且对应抗拔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制固定层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水泥罐的支腿的可拆卸固定件,本发明通过将预制配重层和预制固定层榫卯嵌固并通过抗拔螺栓螺接固定,水泥罐的支腿通过可拆卸固定件固定于预制固定层上,使水泥罐能够抗拔抗倾覆,稳固的设于整个基础结构上,施工速度快,人力投入少,节省工期和成本,同时方便周转。

    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09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41117.5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围绕待开挖的基坑且间隔打设于地层的若干支撑件,每个支撑件包括顶端相重叠且底端相互远离的两根管桩,两根管桩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管桩的顶端低于地面且底端位于待开挖的基坑底面的下方;以及浇筑形成于若干支撑件的顶部的冠梁,以连接若干支撑件,且冠梁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支护结构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的问题,缩短了施工周期,且对结构空间的限制小,避免水泥粉尘或泥浆污染周围环境,能够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5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5571.0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沿深基坑的坑口外缘设置一圈的支护桩,包括交替设置的直桩体和斜桩体,所述斜桩体的上端与所述直桩体的上端交叉设置,所述斜桩体的下端朝向所述深基坑的内侧倾斜设置;冠梁,所述冠梁沿所述坑口边缘设置一圈且连接于多根所述直桩体和多根所述斜桩体的上端;反压梁,所述反压梁沿所述深基坑的坑底外缘设置一圈且连接于多根所述斜桩体;以及护坡混凝土层,覆盖于相邻的所述斜桩体之间的所述深基坑的边坡,且所述护坡混凝土层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斜桩体。本发明解决了滨海饱和软黏土地区常用的基坑采用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建筑废弃泥浆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858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38255.0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废弃泥浆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废浆池,连接于用于输出废弃泥浆的回转钻机的排浆管;除砂装置,连接于所述废浆池;储浆池,连接于所述除砂装置和所述回转钻机的进浆管;调浆池,连接于所述储浆池和旋挖钻机的进浆管,所述旋挖钻机的排浆管连接于所述废浆池;以及用于将泥浆压制成泥饼的压滤装置,连接于所述储浆池。本发明解决了废弃泥浆的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