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7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04544.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强夯联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加固法,涉及深厚富水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回填杂填土、插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安装地表光源导入器、进行强夯孔深度晾晒、回收光源导入器和监测设备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回填杂填土能够避免强夯直接夯击在软土层中,防止局部“橡皮土”的形成,以及堆载预压效果在整个加固阶段一直有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能将捕捉到的光源通过聚焦作用放大万倍以上,将强夯挤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的地下水进行快速蒸发,以达到缩短工期的效果;通过强夯与光纤导入深层晾晒交替进行,保证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对地下水的蒸发效果,加快软土地基中的排水固结速度,使土体满足设计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04544.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强夯联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加固法,涉及深厚富水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回填杂填土、插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安装地表光源导入器、进行强夯孔深度晾晒、回收光源导入器和监测设备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回填杂填土能够避免强夯直接夯击在软土层中,防止局部“橡皮土”的形成,以及堆载预压效果在整个加固阶段一直有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能将捕捉到的光源通过聚焦作用放大万倍以上,将强夯挤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的地下水进行快速蒸发,以达到缩短工期的效果;通过强夯与光纤导入深层晾晒交替进行,保证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对地下水的蒸发效果,加快软土地基中的排水固结速度,使土体满足设计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8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1031736.7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一种近地铁深基坑开挖对地铁竖向变形影响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工程现场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杆件、观测棱镜、防倾同心支架、防护套筒、填充砂、混凝土基座,所述监测杆件之间经相连杆件的螺纹端头与空心头端相连,连接后的监测杆件顶部与观测棱镜相连,其底部与混凝土基座相连,连接后的监测杆件外部设有防护套筒,所述监测杆件与防护套筒之间填充有填充砂。本发明通过结合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深层土体的竖向位移和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通过动态监测及时评估深基坑开挖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并预警,从而得出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基坑内及基坑周边的土层变形规律,为近地铁深基坑的开挖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1228912.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季滑雪隧道保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防水系统,保温防冻胀系统及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支护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注浆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防水卷材、预留变形层(空气层、聚氨酯保温层)、混凝土二次衬砌、防水保温层、龙骨、保温饰面板组成;钢拱架内设置有环向保温水管和保温风管各两个,空气层设置有径向和环向盲管;隧道内部采用制冷风管及冷水管进行人工造雪;隧道顶棚每隔10m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实时采集隧道内各处的温度,通过传输光缆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处理器智能控制制冷风管和冷水管运行,使隧道始终保持‑8℃~‑10℃的恒温。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37646.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东设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基坑支护工程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地热能主动供热的基坑防冻胀系统,包括蓄热装置,支护桩取热装置和壁面换热装置,所述供液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均与蓄热水箱连接,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使流体在蓄热水箱、第一换热管路、供液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内循环,流体从支护桩底部土壤中获取热量,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将流体获取的热量传送至蓄热水箱,然后通过第二换热管路中的流体循环与基坑侧空气换热放出热量,使基坑侧面层温度Tm在零度以上,实现基坑防冻胀的目的。本发明将浅层地热能作为基坑表层加热的低碳经济热源,结合基坑土体与空气热交换特点合理布设换热管路和控制系统,形成利用浅层地热能主动供热的基坑防冻胀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5325.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中建东设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N25/16 , G06F30/23 , E02D1/00 , E02D17/02 , E02D31/14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越冬基坑冻胀评估与防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构建土体冻胀率η与初始水平应力σ0和支护结构约束刚度K的函数关系;b.提出冻胀简化分析方法,用于评估越冬基坑冻胀响应;C.提出基坑冻胀防护技术措施。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寒区越冬基坑冻胀评估与防护技术,基坑侧壁土体在水平约束下的冻胀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支护结构的约束刚度和水平应力。这两个因素通过设计图纸、现场监测手段即可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3840.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构建土体冻结特征曲线预测模型的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能利用几组测试结果即可快速得出不同连续物理状态的未冻水含量,基于多个初始含水率,进行室内试验和其相互关系的推演,提出了一种基于粘性土未冻水的预测模型,仅需初始含水量和温度这两个常规的物理参数即可计算出常规冻结状态任一冻结温度条件下的未冻水含量,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不需要对土体进行粒径含量和矿物组成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无需复杂昂贵的实验设备或仪器,测量成本低。从而可使冻土冻结的控制微分方程在冻结区和未冻区统一为一个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67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771947.1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2
Abstract: 一种季节性冻土地区基坑侧壁水热过程的监测方法,包括温度采集、应变数据采集和土压力数据采集。对基坑土体位移、水位等信息监测的同时,增加对基坑土体的温度、土压力、结构构件应变等信息的测量,完成对基坑水热过程的监测。本发明对冻土地区建筑物施工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239031.2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多温度工况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辅助模具,属于工程热力学领域,上模具外、内壳间形成上内腔连接上低温恒温循环槽。上模具内壳有上腔。下模具对称。上下腔对扣成测试试样腔,有热物性测试仪测试探头和温度探头伸入。底座上有反力架竖杆,反力架竖杆上有可调节高度的反力架横梁。反力架加载轴底部固定在反力架盖板。反力架加载轴穿过反力架横梁。反力架加载轴上套设弹簧,还有使用本设备的测试方法。可获得土体及其他材料在不同温度工况、不同物理状态下的热物性参数,突破了现有分析将热物性参数当做常数的不合理做法。可获得材料在冻结及融化过程,甚至多次循环工况下的热物性参数,可形成材料热物性参数与温度、含水量、干密度的函数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192779.4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一种深基坑工程中模拟管道破裂工况下桩支护基坑稳定性及研究此工况下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模拟供水系统、模拟基坑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模拟供水系统包括潜水泵(1)、储水箱(2)、供水管(3),所述模拟基坑系统包括试验箱(4)和桩支护体系,试验箱(4)的侧面板(7)上设有管道开孔(8),试验箱(4)内设有桩支护体系,试验箱(4)内的供水管段中部开设有模拟破裂口,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土压力盒、渗压计。通过本装置的模拟与试验,分析不同的渗流工况下对桩支护基坑工程的影响、研究深基坑渗流条件下的渗流特性,并与实际结合,提高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