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5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2671.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3B3/02 , E03F1/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04 , E03F5/06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18 , E03F7/00 , E03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本发明包括蓄水净化主体、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导气促渗单元和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所述蓄水净化主体包括土壤层、过渡层和介质层;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卵石暗渠、集水井、弃流装置;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吸水绳和回水泵;其中,土壤层承接设施上方的直接降雨,卵石暗渠汇集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土壤溢流水和后期雨水径流经介质层净化后排入储水池,供植物根系吸水绳无动力吸水、设施管路反洗和市政杂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雨水快速渗蓄减排、低碳型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景观生态保障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4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3794.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径流净化效果的透水混凝土,由下列原料按照如下的重量配比制成:骨料58‑60份、水泥30‑32份、水9‑10份、减水剂0.18‑0.2份。本发明选用裹石法作为搅拌方法、振压成型作为成型方法,使得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C30,即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抗折强度大于或等于5MPa,同时透水系数大于或等于2mm/s。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同时,还具有净化部分污染物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59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0404.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磷酸盐浓度多级精确匹配控制的高效除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待处理污水自底部进入第一级混凝反应单元,与同步投入的化学除磷药剂在反应池内部发生混凝沉淀反应,然后从反应池顶部出水;步骤S2、出水经过各级混凝反应单元,最终从第N级混凝反应单元的反应池顶部进入出水系统,磷沉淀自反应池的底部进入排泥系统;步骤S3、磷酸盐实时监测系统同步实时测定每级混凝反应单元进水和总出水磷酸盐浓度,自动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每级混凝反应单元混凝剂加药量。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磷酸盐浓度范围除磷药剂投加摩尔比的精准控制,从而降低整体除磷药剂投加量,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精细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398478.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D13/04 , E03B3/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4 , E03F1/00 , E01C11/22 , E02D3/00 , E02D17/20 , A01G9/02 , A01G27/00 , A01G25/02
Abstract: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土壤与水体盐分调控系统,包括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和绿地径流调控系统;所述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卵石渠、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屋面雨水收集管网、低盐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所述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初期弃流雨水井、卵石渠、带状低势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管网、中等盐分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生物滞留设施间隔布设于带状低势绿地内,收集经带状低势绿地预处理的路面径流;所述绿地径流调控系统包括低势绿地、雨水储池、绿地雨水收集管网和高盐分水体。本发明可有效回收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调控土壤和水体盐分、保障水安全、塑造水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6914.1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3/10 , C02F101/12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水余氯控制的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由下到上依次为排水层(1)、混合填料层(2)和自由水面层(4),所述排水层(1)底部布管的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填料层(2)表面设置碳基材料层(3),所述碳基材料层(3)上铺设进水管(7)。该系统是基于再生水景观补水利用生态安全性考虑的水质生态净化体系,通过碳基强化余氯吸附与光解效应耦合来实现再生水中余氯、有机质、营养盐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98478.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4D13/04 , E03B3/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4 , E03F1/00 , E01C11/22 , E02D3/00 , E02D17/20 , A01G9/02 , A01G27/00 , A01G25/02
Abstract: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土壤与水体盐分调控系统,包括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和绿地径流调控系统;所述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卵石渠、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屋面雨水收集管网、低盐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所述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初期弃流雨水井、卵石渠、带状低势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管网、中等盐分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生物滞留设施间隔布设于带状低势绿地内,收集经带状低势绿地预处理的路面径流;所述绿地径流调控系统包括低势绿地、雨水储池、绿地雨水收集管网和高盐分水体。本发明可有效回收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调控土壤和水体盐分、保障水安全、塑造水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214282059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2869866.X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土壤与水体盐分调控系统,包括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和绿地径流调控系统;所述屋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卵石渠、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屋面雨水收集管网、低盐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所述市政路面径流调控系统包括初期弃流雨水井、卵石渠、带状低势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储池、市政路面雨水收集管网、中等盐分水体和绿化滴灌系统,生物滞留设施间隔布设于带状低势绿地内,收集经带状低势绿地预处理的路面径流;所述绿地径流调控系统包括低势绿地、雨水储池、绿地雨水收集管网和高盐分水体。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回收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调控土壤和水体盐分、保障水安全、塑造水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22053760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900974.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3/10 , C02F101/1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水余氯控制的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由下到上依次为排水层(1)、混合填料层(2)和自由水面层(4),所述排水层(1)底部布管的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填料层(2)表面设置碳基材料层(3),所述碳基材料层(3)上铺设进水管(7)。该系统是基于再生水景观补水利用生态安全性考虑的水质生态净化体系,通过碳基强化余氯吸附与光解效应耦合来实现再生水中余氯、有机质、营养盐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730950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461945.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态藻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藻细胞空间分布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遮光罩、藻类培养装置、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藻类培养装置、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遮光罩的内部,所述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朝向所述藻类培养装置设置。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藻类监测分析方法相比较,该藻细胞空间分布精细化动态监测系统克服了取样过程对试验系统的扰动,同时可实现微米级的图像采集,并实现高密度连续监测;并且该系统设计可实现对藻细胞空间分布的高分辨率解析,突破了传统藻类监测分析方法无法实时精细化分析藻类空间属性的难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