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8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15244.5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南昌大学
IPC: E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腔及用于液体管路中固态抑尘剂的缓释添加系统,所述缓释腔包括药块罐、单向阀和自动切换阀,所述缓释添加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多个缓释腔,所述进水管包括主管路和两支路,所述主管路上安装有阀门I,一支路上安装有阀门II,该侧支路连通有至少一个缓释腔,另一支路上安装有新型球阀,该侧支路连通有至少一个作备用的缓释腔。本发明系统中的每个缓释腔配备模块化药块罐,固态抑尘剂随着溶解而自动推送,通过自动切换阀,一旦某个缓释腔内固态抑尘剂完全溶解,当前腔体会自动关闭并打开另一个腔体,以确保水流的稳定并保持固态抑尘剂浓度稳定。本发明装置无需额外的动力源即可实现水流与固态抑尘剂的稳定均匀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45944.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量自动计算方法,包括排放量计算函数构建、初选煤样采集检测、煤样分类、残余含量测定及洗选作业甲烷排放量计算等五个步骤。本发明全面且有效的将涉及煤炭资源开采后运输、洗选、筛选等过程中甲烷排放量进行精确统计,将甲烷排放相关参数纳入到统一的计算体系中,实现对矿后活动甲烷排放量进行自动的统计计算,且数据计算方便简单,计算效率及精度高,可为温室气体排放自动统计及甲烷资源利用率提供精确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153648.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7/10 , G16C20/20 , G16C20/80 , G16C10/00 , G06F30/28 , G01N33/00 , G01N33/22 , G01N30/02 , G01P5/24 , G01F22/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的监测计量方法,属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监测计量领域,对巷道采用高精度风速表及数据采集仪测量风速,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矿井回风巷全断面风速分布规律模型,通过风流模拟对回风巷道壁面位置关系模型修订,得出表征断面平均风速的特征曲线,形成风速传感器的最优部署方案;对回风巷道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并测量甲烷气体浓度,建立矿井回风巷道甲烷运移规律模型,形成表征断面平均甲烷浓度的特征曲线,形成甲烷传感器的的最优部署方案;测量全断面甲烷浓度的平均值。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的监测计量方法,对于煤矿甲烷排放量的计量,特别是低瓦斯矿井的甲烷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5753.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煤矿排放边界范围内甲烷排放量精确计算方法,包括原始矿样检测,矿砂计量,选煤厂煤样选择及选煤厂甲烷排放量计算等四个步骤。本发明全面且有效的将涉及煤炭资源开采后与甲烷排放相关的参数纳入到统一的计算体系中,实现对甲烷排放量进行精确全面的数据计算,从而达到对煤炭资源开采后在运输、筛选等过程中甲烷排放量进行精确计算的目的,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及甲烷资源利用率提供精确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53648.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IPC: E21B47/10 , G16C20/20 , G16C20/80 , G16C10/00 , G06F30/28 , G01N33/00 , G01N33/22 , G01N30/02 , G01P5/24 , G01F22/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的监测计量方法,属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监测计量领域,对巷道采用高精度风速表及数据采集仪测量风速,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矿井回风巷全断面风速分布规律模型,通过风流模拟对回风巷道壁面位置关系模型修订,得出表征断面平均风速的特征曲线,形成风速传感器的最优部署方案;对回风巷道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并测量甲烷气体浓度,建立矿井回风巷道甲烷运移规律模型,形成表征断面平均甲烷浓度的特征曲线,形成甲烷传感器的的最优部署方案;测量全断面甲烷浓度的平均值。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井工煤矿甲烷排放量的监测计量方法,对于煤矿甲烷排放量的计量,特别是低瓦斯矿井的甲烷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6375.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南昌大学 , 合肥合安智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袋除尘器,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和设置于过滤箱内的布袋过滤机构和脉冲清理机构,脉冲清理机构设置于布袋过滤机构上方;布袋过滤机构包括多个用于对含尘气体过滤的滤袋;布袋除尘器还包括用于推动破损滤袋沿其轴向压缩折叠的隔离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机构,即当滤袋侧面破损时,通过卷收机构拉动连接绳收卷,可使得滤袋压缩折叠,使得破损的滤袋被完全隔离,使得含尘气体不会通过破损的滤袋直接导出,且不影响其他滤袋的正常过滤工作,使得该布袋除尘器可继续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1082852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0071803.4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布水沟渠(9)、溢流墙(8)、碎石渠(1)、人工湿地模块(5)、导水管(3)、导水渠(4)、监测井(10)。本发明采用多模块的人工湿地子系统组合,可根据不同的水量条件,自动切换串并联模式以调控湿地的运行方式,并有效防止湿地基质的堵塞、污水的短流和漫流,增强湿地系统对水力负荷冲击的抵抗力;另外,在污水流量较大时,通过溢流方式增加污水和空气的接触机会,保持充足的溶氧量,促进水体中物质的良性循环。该人工湿地系统完整、稳定、简易、投资少、无需外动力,尤其适合应用到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144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810100512.3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瞬态惰化式救灾系统及其方法,属于事故救援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惰气储气包、供气管道、控制器、风机、压力传感器、通风管道、导线丝网、弱面、外防火卷帘、内防火卷帘;通风管道上设置不少于一个弱面;风机与通风管道相连,风机入口处安装压力传感器;惰气储气包与供气管道相连,供气管道上安装三通阀门;各实验室内墙和侧墙内均嵌入所述导线丝网,外墙两端的凸出墙体上安装外防火卷帘,在走廊内以侧墙为界的位置设置所述内防火卷帘。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压力传感器、导线丝网、三通阀门、内防火卷帘、外防火卷帘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迅速感知燃爆事故、即时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5257.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D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粉尘自滤作用的旋滤一体式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筒体、锥体、集气室、集气管、螺杆卸料装置、自滤装置、星型卸料阀、风机、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筒体相切,筒体下方依次连接锥体、螺杆卸料装置、自滤装置、星型卸料阀;所述筒体靠上方位置的中部设置集气室,集气室与筒体相通,集气室底部入口设有挡板,集气室通过集气管连接至自滤装置的待净内层。本发明工作时含尘气体经螺旋翻滚分离后到达集气室,经集气管进入自滤装置,经自滤装置过滤后由出气管排出,除了常见的旋风分离器作用于大颗粒粉尘外,本发明对细微粉尘的除尘效果表现较好,筒体与粉尘过滤器的自滤装置结合,结构合理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135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435151.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缩打包功能的干垃圾收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显示器、垃圾投放仓、压缩热熔仓、打包仓、转送仓、空气净化仓、垃圾桶、箱体;本申请将投入的垃圾压缩成饼状后实施二次打包,并在二次打包过程中对垃圾袋进行热熔定型、抽真空;通过垃圾压缩前后的重量对比,判断投入的干垃圾中是否混有较多的湿垃圾,从而在垃圾分类不规范时可向外发出警报。本申请结构简单、装置小型;实现垃圾高效压缩打包,可显著减少垃圾体积、防止垃圾桶爆仓,并减少后续垃圾转运次数、降低运输成本;垃圾密封包装,杜绝气体和液体泄露,充分保障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等环节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