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6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87108.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 , 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C5/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激光式静力水准仪及沉降监测方法,所提供的激光式静力水准仪包括储液罐、罩体、浮漂件、激光光源、聚光件和采集装置,储液罐中存储有液体,且底部设有流液口,罩体设置在储液罐的顶面上,浮漂件漂浮于储液罐内的液体中,激光光源设置于罩体内,用于向浮漂件发射激光光束,聚光件设置于罩体内,且聚光件朝向激光光束对应的反射光束,采集装置设置于罩体内且位于聚光件的上方,浮漂件将反射光束经聚光件射入采集装置。所提供的激光式静力水准仪通过根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光斑位置的变化,确定待测区域的竖向位移的情况,能增大光电式静力水准仪竖向位移检测的量程,无需多次初始化即可实现对待测区域的沉降的大量程和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09479.0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回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止水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伸缩机构和可扩展的扩展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将扩展机构送入回灌井内部的问题。一种地下水回灌止水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包括伸缩机构和可扩展的扩展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将扩展机构送入回灌井内部,所述扩展机构能够在回灌井内部进行扩展以与回灌井内壁固定。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有效封堵和密封回灌井,防止地下水回灌造成的地表水污染和土壤侵蚀,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回灌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装置安装和移除简便,操作便捷,通过伸缩机构和扩展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对回灌井的快速、可靠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8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137845.5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定位技术的三维地表位移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建立基站,以每个基站作为中心设置多个监测点;步骤200、建立包括基站和监测点的监测区,在所述监测区内基于卫星定位确定每个所述基站和每个所述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步骤300、通过超宽带无线电波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实时获取基站与监测点、以及各个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并基于实时的距离变化解算出实时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行预警;还包括基于前述检测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利用超宽带无线电波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实时获取各监测点之间、监测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变化,进一步的解算出实时相对位置变化,为实时位移测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对突发灾害预警提供了时效方面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09789.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层地下水回灌控制沉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打孔的深度来对于管道进行对接,其中,如若在人员对接管道的实际过程中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才能够完成连接关系,便会导致人员的工作负荷增加,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也无法保证管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易引发其他安全问题的出现的问题。一种深层地下水回灌控制沉降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管道一和管道二,其特征在于,管道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上,管道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下。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人员对于准备工作效率,避免传统管道存在连接不牢固,且连接过程中操作步骤复杂的情况出现,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09348.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取样装置可能无法到达地下水层的指定深度,影响取样的准确性;同时仅通过线缆垂放取样器可能在取样过程中取样器发生晃动,甚至与管道内壁磕碰影响到取样品;在收放过程中线缆可能会集中缠绕在线筒某一区域,导致打结、磨损等情况,需要人员手动操作使线缆均匀收卷在线筒外,增加一定工作负担,引发取样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一种地下水回灌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地基、设置在地基底部的管道、以及设置在地基顶部一侧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转筒。本发明有效减轻人员操作负担,提升取样效率与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09606.7
申请日:2024-03-19
IPC: G01F23/00 , E21B47/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灌深层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及操作方法,提供一个保证传感探头顺利接触地下水然后配合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进行水位监测的回灌深层地下水位监测装置。一种回灌深层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监测器以及监测井,监测井的顶部通过安装机构设有收束筒,收束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圆锥形的防脱套,防脱套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收紧机构,监测器的数据线穿设于收紧机构的内部,相邻的上下分布的两个收紧机构之间设有稳定机构。本发明保证数据线在监测井内部时竖直下降,不会出现弯折影响传感探头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8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7845.5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定位技术的三维地表位移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建立基站,以每个基站作为中心设置多个监测点;步骤200、建立包括基站和监测点的监测区,在所述监测区内基于卫星定位确定每个所述基站和每个所述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步骤300、通过超宽带无线电波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实时获取基站与监测点、以及各个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并基于实时的距离变化解算出实时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行预警;还包括基于前述检测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利用超宽带无线电波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实时获取各监测点之间、监测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变化,进一步的解算出实时相对位置变化,为实时位移测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对突发灾害预警提供了时效方面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9418.6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 , 深圳市高光谱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C5/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电式静力水准仪及沉降监测方法,光电式静力水准仪包括储液罐、罩体、浮漂件、连通杆、标尺件、采集装置和光源。储液罐存储液体且底座放在待测区域;罩体设在储液罐的顶面;连通杆的第一端与浮漂件连接,第二端经储液罐的通孔伸出至罩体内;设有预设刻度信息的标尺件设置于连通杆上且位于罩体或储液罐内;采集装置设于罩体内并与标尺件相对,以采集标尺件的图像信息。方法通过根据标尺件移动过程中采集的多个图像信息中的像素信息获取预设刻度信息对应的宽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结合标尺件的量程完成虚拟游标卡尺的构建,进而根据待测区域竖向位移前后采集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及虚拟游标卡尺,完成待测区域的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4623047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281749.3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1S1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裂缝监测的GNSS接收机,包括内部集成安装有GNSS天线、GNSS板卡和电源模块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预留有若干用于外接线接入的接口,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接口一一对应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滑动安装有辅助接线管,所述外接线穿设在所述辅助接线管内,且所述辅助接线管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外接线的夹紧结构,通过所述辅助接线管沿所述穿线孔的滑动将所述外接线接入对应的接口内;本实用新型无需多次尝试,一次性即可将外接设备接入对应的接口内,减少了操作时间,同时无需钻入主体外壳的下方,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462305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285653.4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NSS与陀螺仪结合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与其形成一体化结构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装在安装位点的顶部,所述定位套的下边缘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安装位点的箍紧套,所述箍紧套的外壁沿其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每一个第一螺纹孔内对应安装有一个紧固螺栓,所述箍紧套的上对应于每一个紧固螺栓的位置安装有用于避免所述紧固螺栓回退的防松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安装时直接将定位套套装在安装位点的安装墩或者水泥柱上端,利用箍紧套上的多个紧固螺栓共同作用于顶紧安装位点,再通过防松机构纺织紧固螺栓回退,双重保险作用于保证外壳的安装紧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