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469270.2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兴的非常规油气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包括气源、中子散射装置和加热增压单元,所述气源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的第三进气端连接,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的第四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气源用于向所述加热增压单元输送气体,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用于对气体进行加热增压处理后再输送至所述壳体内。本发明所述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能实现在中子散射实验中模拟地层原位高温高压的样品环境,更使得使中子散射技术在超压、常压等原位气体压力条件下页岩气储层纳米孔隙结构表征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322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57106.4

    申请日:2017-12-28

    Inventor: 黄田野 赵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包括耦合棱镜、空气填充层、高折射率介质层、金属薄膜层和单层石墨烯;所述空气填充层位于耦合棱镜之上;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附在金属薄膜层的上下两侧,附于金属薄膜层下侧的高折射率介质层与空气填充层相邻;所述单层石墨烯作为生物分子识别层覆盖在位于金属薄膜层上方的高折射率介质层上与待测物接触,在角度调制的模式下检测待测物。与传统的单层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相比,采用了多层介质的结构,在总厚度较小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一种测量Fano共振传感器检测极限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1174816.0

    申请日:2018-10-09

    Inventor: 黄田野 赵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Fano共振传感器检测极限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激光器、准直物镜、偏振器、传感器、检偏器、聚焦物镜和光谱仪,所述传感器包括耦合棱镜、Au膜、Cytop膜、TiO2膜和传感介质。相对于其它的偏振测量装置,本发明采用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模式,以及在多层介质中形成的平面波导模式耦合产生Fano共振,进一步提升等离子体传感器的检测极限;用一个偏振器代替原来两个偏振器,结构更为简单,更重要的是,采用一种测量Fano共振传感器的方法分析反射光的偏振作用,用偏振函数取代传统的反射光强度检测,Fano共振传感器的检测极限有了显著地提高。

    碳酸盐岩原油注入压力和孔喉下限的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6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01441.5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地质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原油注入压力和孔喉下限的判断方法。碳酸盐岩原油注入压力和孔喉下限的判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待测样品;S2、依次对待测样品进行沥青剔除和压汞处理,以获取待测样品的孔喉直径和孔径分布信息,根据孔喉直径信息即可获取待测样品的孔喉下限值和原油注入压力信息,其中,沥青剔除的温度条件为500℃,时间为6h。本发明所述方法,基于压汞和沥青剔除实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原油充注压力和可进入孔喉下限的实验技术,补充了原油的充注机理、成藏理论等内容,为油气运移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快速,获取孔喉下限信息更精准。

    一种利用特定方向压汞法表征页岩各向异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1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142425.1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特定方向压汞法表征页岩各向异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页岩样品上选择预留进汞面,通过对页岩样品进行压汞试验,使得汞从页岩样品的预留进汞面(即特定方向)进入页岩样品内,并获取页岩样品不同孔喉直径对应的进汞量,以计算得到不同孔喉直径对应的渗透率,经过不同方向的压汞分析测得的渗透率,其差异性即可表征页岩的各向异性。本发明所述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经济性简便性强和有效性的表征页岩各项异性的实验测试手段,为页岩纹层发育与各向异性的关系的研究、页岩储层品质评价和提高采收率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研究手段,且还具有表征结果精准等优点。

    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9270.2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兴的非常规油气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一种模拟高温高压样品环境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包括气源、中子散射装置和加热增压单元,所述气源的第三出气端与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的第三进气端连接,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的第四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端连通,所述气源用于向所述加热增压单元输送气体,所述加热增压单元用于对气体进行加热增压处理后再输送至所述壳体内。本发明所述的中子散射实验系统,其能实现在中子散射实验中模拟地层原位高温高压的样品环境,更使得使中子散射技术在超压、常压等原位气体压力条件下页岩气储层纳米孔隙结构表征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一种利用冷冻高压压汞表征页岩中水的赋存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1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68165.6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冷冻高压压汞表征页岩中水的赋存状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切取n组平行样品;S2、分别对n组平行样品进行烘干处理;S3、分别设置标准预处理条件和n-1组不同湿度平衡预处理条件,并分别对所述平行样品进行预处理;S4、预处理结束后,分别对n-1组平行样品依次进行液氮速冻和升温冷藏处理;S5、获得平行样品的孔隙度,及“孔喉直径-进汞量”分布曲线;S6、对经过湿度平衡预处理后平行样品的“孔喉直径-进汞量”曲线与标准预处理后的平行样品的“孔喉直径-进汞量”曲线进行做差处理得到“孔喉直径-赋存水体积”曲线,所述“孔喉直径-赋存水体积”曲线即表征平行样品中水的赋存空间分布。

    一种利用特定方向压汞法表征页岩各向异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2425.1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特定方向压汞法表征页岩各向异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页岩样品上选择预留进汞面,通过对页岩样品进行压汞试验,使得汞从页岩样品的预留进汞面(即特定方向)进入页岩样品内,并获取页岩样品不同孔喉直径对应的进汞量,以计算得到不同孔喉直径对应的渗透率,经过不同方向的压汞分析测得的渗透率,其差异性即可表征页岩的各向异性。本发明所述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经济性简便性强和有效性的表征页岩各项异性的实验测试手段,为页岩纹层发育与各向异性的关系的研究、页岩储层品质评价和提高采收率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研究手段,且还具有表征结果精准等优点。

    一种利用多次压汞实验表征页岩孔隙连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00953.7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多次压汞实验表征页岩孔隙连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重量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S2、对S1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第一次压汞实验,第一次压汞实验结束后,分别获取样品不同孔隙直径对应的第一增量进汞体积;S3、对S2中经过第一次压汞实验后的样品进行第二次压汞实验,第二次压汞实验结束后,分别获取样品不同孔隙直径对应的第二增量进汞体积;S4、根据同一孔隙直径,将S2中得到的第一增量进汞体积与S3中得到的第二增量进汞体积进行做差处理,即可得到两次压汞实验后同一孔隙直径的残余汞量,所述残余汞量即用来表征样品的孔隙连通性。

    一种利用多次压汞实验表征页岩孔隙连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000953.7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多次压汞实验表征页岩孔隙连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重量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S2、对S1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第一次压汞实验,第一次压汞实验结束后,分别获取样品不同孔隙直径对应的第一增量进汞体积;S3、对S2中经过第一次压汞实验后的样品进行第二次压汞实验,第二次压汞实验结束后,分别获取样品不同孔隙直径对应的第二增量进汞体积;S4、根据同一孔隙直径,将S2中得到的第一增量进汞体积与S3中得到的第二增量进汞体积进行做差处理,即可得到两次压汞实验后同一孔隙直径的残余汞量,所述残余汞量即用来表征样品的孔隙连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