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5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69666.5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1/65 , G01N27/626 , G01N27/62 , G01N21/84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锆石晶格损伤判别锆石原岩类型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测年技术测定锆石U‑Pb年龄,U和Th含量,并根据衰变公式,通过测试的U‑Pb年龄和U、Th含量计算锆石理论上的α衰变量;S2:利用激光拉曼仪测定锆石结晶程度,根据锆石结晶程度,计算锆石拉曼振动峰的半高宽和波峰位置;S3:将α衰变量、拉曼谱峰半高宽和波峰值进行投图判别锆石的原岩类型;本发明从晶格损伤的原理出发,与锆石原岩和成因过程建立函数关系。利用概率统计算法建立判别公式,给出属于锆石原岩的概率值,是一种亲用户型的判别方法,判别方法既有简单的投图式判别,便于直观观察,同时以概率的方式获得更高的判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81472.6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沉积区和源区样品的裂变径迹Dpar值;然后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对得到的Dpar值进行分组,得到分组数据,以Dpar值为参数,匹配沉积区和源区具有相同Dpar值特征的分组数据构建沉积区‑源区耦合模型,就可以精确圈定物源区及其岩石类型、确定沉积物来源,使得物源分析更加精确可信。而且本发明的物源分析方法仅需测定样品的Dpar值就可以准确得到物源分析结果,在测量Dpar值过程中无需对样品进行热中子辐照,得到Dpar值耗时短,有效解决了传统测定裂变径迹年龄进行物源分析过程中需将分析样品送往原子核反应堆进行热中子辐照或辐照耗时长且有放射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181472.6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沉积区和源区样品的裂变径迹Dpar值;然后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对得到的Dpar值进行分组,得到分组数据,以Dpar值为参数,匹配沉积区和源区具有相同Dpar值特征的分组数据构建沉积区‑源区耦合模型,就可以精确圈定物源区及其岩石类型、确定沉积物来源,使得物源分析更加精确可信。而且本发明的物源分析方法仅需测定样品的Dpar值就可以准确得到物源分析结果,在测量Dpar值过程中无需对样品进行热中子辐照,得到Dpar值耗时短,有效解决了传统测定裂变径迹年龄进行物源分析过程中需将分析样品送往原子核反应堆进行热中子辐照或辐照耗时长且有放射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569666.5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1/65 , G01N27/626 , G01N27/62 , G01N21/84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锆石晶格损伤判别锆石原岩类型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测年技术测定锆石U‑Pb年龄,U和Th含量,并根据衰变公式,通过测试的U‑Pb年龄和U、Th含量计算锆石理论上的α衰变量;S2:利用激光拉曼仪测定锆石结晶程度,根据锆石结晶程度,计算锆石拉曼振动峰的半高宽和波峰位置;S3:将α衰变量、拉曼谱峰半高宽和波峰值进行投图判别锆石的原岩类型;本发明从晶格损伤的原理出发,与锆石原岩和成因过程建立函数关系。利用概率统计算法建立判别公式,给出属于锆石原岩的概率值,是一种亲用户型的判别方法,判别方法既有简单的投图式判别,便于直观观察,同时以概率的方式获得更高的判断准确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