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压回溯原理的一体化全程气密含气量测量仪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3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975619.8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压回溯原理的一体化全程气密含气量测量仪的应用,属于含气量测量领域,用于储层岩样中含气量的测量,测量仪包括:碎样系统,用于气密式破碎储层岩样,获得岩样储层的残余气量;加压系统,用于向碎样系统中注入高压甲烷气体,模拟储层压力;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元件,用于为碎样系统加热储层岩样,模拟储层温度;气体采集计量系统,用于采集并计量岩样碎样系统内储层岩样析出的气体;真空系统,用于对碎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测与抽真空。本发明通过温压回溯原理,整个测量过程严格密封且无需更换实验设备,既规避了利用理论回归获得损失气量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干扰性,极大提高了实验精度,达到一体化全程解吸的目的。

    天然气置换参数获取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76068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510529.6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置换参数获取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二氧化碳置换甲烷的置换实验数据;获取第一时刻的甲烷的吸光度曲线,对第一时刻的甲烷的吸光度曲线在频域上进行积分得到第一积分面积,根据第一积分面积和置换实验数据计算第一时刻的甲烷浓度;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第二时刻的甲烷浓度;根据第一时刻的甲烷浓度、第二时刻的甲烷浓度和置换实验数据计算第一时间段内的甲烷的置换量;根据第一时间段内的甲烷的置换量计算第一时间段内的甲烷的置换速率。本发明获取的置换实验数据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根据置换实验数据计算的置换参数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气液压力平衡调节器及包括该调节器的排水集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11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10990536.6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压力平衡调节器及包括该调节器的排水集气装置,属于排水法测量气体设备领域,包括压力平衡调节器本体,用于与集气量筒底端密封配合进行排水集气,压力平衡调节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向集气量筒内进气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含一段毛细管段,进气通道内外接单向阀;压力平衡调节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储水腔及用于将集气量筒排出的水排入储水腔的排水通道;储水腔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水嘴。本发明应用“无管化”设计理念,即不采用导管连接实现排水法收集计量气体;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和操作性;而且通过储水腔的水冷却高温气体,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精度干扰并避免管路内气压不稳或气体流速过大带来的倒吸或虹吸现象。

    甲烷游吸比的获取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0850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92631.X

    申请日:2018-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烷游吸比的获取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包括:获取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的实验数据;获取第一时刻的游离态甲烷浓度,第一时刻为甲烷吸附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的游离态甲烷浓度和实验数据分别得到第一时刻样品中的第一吸附态甲烷质量以及第一甲烷总质量,第一甲烷总质量为第一时刻样品中的吸附态和游离态的甲烷总质量;根据第一吸附态甲烷质量和第一甲烷总质量得到第一时刻的甲烷游吸比。本发明基于实验测定计算甲烷游吸比的各个参数,避免了工程上的不可控因素的扰动和影响,因而甲烷游吸比计算结果更准确,且无需直接计算样品中的游离态甲烷质量,即可获得甲烷游吸比。

    一种无害化处理液态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86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1417968.4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7/00 C22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态汞处理领域,特别是针对实验室内或家庭中液态汞泄漏的处理领域以及工厂内废弃液态汞处理领域。现有的液态汞处理方式存在处理不完全、二次泄漏风、所用材料危险、产生有毒物质等诸多弊端。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的液态汞处理方法实用性差、危险度高等问题,提出利用汞和部分金属之间会发生汞齐反应的特性,利用无毒无害、安全的金属与液态汞在常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使其转变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固体物质。不仅实现了汞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固体物质也更加便于存放。

    岩石压裂物理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17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31184.7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石压裂物理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属于岩石物理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岩石压裂物理模拟系统包括主体框架、用于容置待测岩样的岩样室、轴向加压装置、径向加压装置、用于与所述径向加压装置连接并对待测岩样施加周向压力的环状围压装置、以及用于向岩样室内注入压裂液的流体输送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岩石压裂物理模拟系统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载待测岩样、施加轴向压力和环状围压、注入压裂液使岩样破碎、破碎岩样重新固结、扫描固结岩样。本发明提供的岩石压裂物理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真实还原地应力的分布和大小,全面模拟了岩石压裂时的受力状况,为岩石力学性质和压裂效果分析提供可靠数据。

    用于测量气体吸附-扩散-置换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09967.0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气体吸附-扩散-置换的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箱,恒温控制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参考舱、样品舱、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样品舱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样品舱侧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样品舱左右两侧对衬设有第一光学镜片和第二光学镜片,第一光学镜片和第二光学镜片通过透光组件与样品舱光连通,激光发射器与第一光学镜片对应设置,激光接收器与第二光学镜片对应设置,能够实时的将样品舱中的气体浓度、参考舱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样品舱的温度和压力参数发送到计算机,进而实时地得到气体的吸附量、扩散量和置换量的变化,采用恒温控制箱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测量结果准确。

    一种页岩气中游离气和吸附气含量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718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50171.0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中游离气和吸附气含量判定方法,本发明通过采集页岩气钻井过程中页岩现场解析实验不同温度段的气体样品,结合现场解析总含气量及甲烷碳同位素实验数据来判定页岩气中游离气和吸附气的含量。应用本发明可以快速获取页岩层段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含量,并且直接与页岩含气量对接,减少中间参数的影响,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容易推广、方便实施的优势。

    用于测量气体吸附-扩散-置换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509967.0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气体吸附‑扩散‑置换的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箱,恒温控制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参考舱、样品舱、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样品舱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样品舱侧壁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样品舱左右两侧对衬设有第一光学镜片和第二光学镜片,第一光学镜片和第二光学镜片通过透光组件与样品舱光连通,激光发射器与第一光学镜片对应设置,激光接收器与第二光学镜片对应设置,能够实时的将样品舱中的气体浓度、参考舱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样品舱的温度和压力参数发送到计算机,进而实时地得到气体的吸附量、扩散量和置换量的变化,采用恒温控制箱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测量结果准确。

    一种纳米级孔隙结构变化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741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81035.2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致密储层结构判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纳米级孔隙结构变化的判断方法和应用。所述判断方法包括:a、将真空脱气后的纳米级孔隙结构样品置于液氮中,获得样品的氮气吸附量随相对压力P/P0变化的等温吸附曲线;b、根据等温吸附曲线,利用BET比表面积公式计算样品的比表面SSA;c、根据NLDFT密度函数理论法,得到样品中不同尺度孔隙的孔体积之和PV;d、根据SSA/PV的值随粉碎目数的变化情况判断粉碎过程对纳米级孔隙结构的影响。本发明可准确判断出制样损伤过程对致密储层纳米级孔隙结构影响,并可用于判断传统的致密储层纳米级孔隙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中由于制样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对研究结果产生的误差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