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CT图像精确计算煤岩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76917.X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T图像精确计算煤岩密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CT扫描获取煤岩的整体密度,并通过校准,获取整体煤岩的密度,并通过测量获得整块煤岩的准确质量,计算获得煤岩样品的整体体积;通过CT扫描获取的图像特征得到煤岩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并根据CT图像提取孔隙结构的体积,计算获得煤岩的真实体积V0;通过密度计算公式根据体积和质量计算实际的准确密度;解决了如何通过CT扫描的数据和图像准确获取煤岩密度的精度问题,而且还能够根据需求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精度控制,满足多种精度以及多种组分密度精度的需求。

    一种利用测井数据构建评价页岩裂缝渗透率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6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31880.8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测井数据构建评价页岩裂缝渗透率模型的方法,包括根据页岩岩心样品实验测量数据,获得每个页岩岩心样品的孔隙体积和孔隙度关系,再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页岩的孔隙度指数,以及基于伯努利公式的页岩基质胶结指数;构建页岩裂缝的理想流量计算模型,并基于所述的页岩裂缝的理想流量计算模型获得页岩裂缝孔隙度,联立基于达西定律的页岩流量的计算模型,获得页岩裂缝的渗透率计算公式;构建包括页岩孔隙度指数、页岩基质胶结指数、页岩裂缝孔隙度以及页岩裂缝渗透率计算公式的定量评价页岩裂缝渗透率的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的评价页岩渗透率模型在测井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相关性强,与试井结果吻合较好。

    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29151.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kink”近似定理,得到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步骤4、结合前述更新得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煤/页岩润湿性测量过程中,缺少考虑气体吸附与水‑气‑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对润湿性改变因素的问题。

    一种利用测井数据定量评价煤体结构类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67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610611.1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测井数据定量评价煤体结构类型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获取测井数据:选定评价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并对所有测井数据进行数值标准化,然后再提取纯煤段测井数据;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主成分,建立综合得分系数公式;再确定煤体结构的评价模型:选取参照井,划分煤层的煤体结构,并提取测井数据,通过综合得分系数公式,得出各种煤体结构的得分区间,即评价模型;最后利用上述步骤的评价模型反推出其他各井的煤体结构,可以克服单一的测井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煤体结构的缺点,同时又可以筛选出几条主要的评价指标,之后进行曲线标准化、赋值叠加进行线性组合,使煤体结构的测井反应可以简化并定量划分。

    煤页岩中封闭孔隙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94423.1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页岩中封闭孔隙度的测量方法,即通过真密度和视密度的测试获得开放孔隙体积,再通过甲烷实验来获得封闭孔隙体积,从而能较准确地测算封闭孔隙度,使得总孔隙度测试结果更接近于煤页岩地下真实值,对于合理评价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量,制定勘探开发决策以及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329151.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环境中煤/页岩润湿性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高压CO2环境中,煤/页岩表面吸附有吸附水和CO2吸附气体,煤/页岩表面具有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特性;步骤2、由液体在混合表面的润湿性的关系式,结合步骤1的条件,得到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的润湿性表达式;步骤3、由润湿角杨氏方程结合“sharp‑kink”近似定理,得到未被气体吸附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步骤4、结合前述更新得到高压CO2环境中吸附有气体的煤/页岩表面润湿角的表达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煤/页岩润湿性测量过程中,缺少考虑气体吸附与水‑气‑煤/页岩之间相互作用对润湿性改变因素的问题。

    一种气体竞争吸附和表面扩散的耦合计算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93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86463.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竞争吸附和表面扩散的耦合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引入压缩因子参数对实际气体效应进行刻画表征,然后在考虑气体分子不能视作质点的条件下构建煤系储层微裂缝表面的实际气体效应的表面吸附气化学势能解析式;利用所述解析式对现有的煤系储层微裂缝吸附层的吸附气流速方程进行变形,并构建在定义吸附气体表面覆盖度趋于零时的气体表面跳跃系数与微裂缝吸附层中吸附气的流速的关系式;然后计算煤系微裂缝内多元气体的等效平均分子自由程;再构建吸附气体表面覆盖度趋于零时的气体表面跳跃系数,基于气体表面跳跃系数计算获得煤系储层微裂缝表面某一气体组分表面扩散速率;获得煤系储层气体竞争吸附及表面扩散的耦合计算模型。

    动态测定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和渗透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5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17140.9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动态测定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和渗透率的方法,选取岩心,设计并搭建水合物生成系统,包括低场核磁谱仪中的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内形成有围压腔;在所述围压腔内加入无磁围压液;设定围压腔内的围压和气路气压并调节温度生成气体水合物,实时采集核磁谱图,确定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阶段;采集水合物饱和度稳定时对应核磁谱图的核磁信号,对比无水合物时核磁信号总量,将两者的差值转化成水合物生成消耗水的质量;用物质平衡方法进行气体水合物饱和度的计算,测量得到所述饱和度对应的含水合物岩心的渗透率。本发明能够在提高测量水合物饱和度精确度的同时,极大缩减实验步骤和耗时。

    一种对核磁共振实验中煤样离心过程信号损失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61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333621.4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核磁共振实验中煤样离心过程信号损失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选取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对饱和水煤样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测试,对所述饱和水煤样进行离心实验后获得离心煤样,对离心煤样再次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测试,计算弛豫时间截止值并作出前后两次核磁共振的孔径分布曲线;步骤200、对原始的煤样进行低温氮吸附实验测试,计算得到比表面积S和孔体积V;步骤300、基于表面弛豫率的计算,对离心实验后的煤样在核磁共振实验中的信号损失量进行补偿;本发明对离心过程产生的核磁信号量损失进行补偿,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度。

    煤页岩中封闭孔隙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3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4423.1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页岩中封闭孔隙度的测量方法,即通过真密度和视密度的测试获得开放孔隙体积,再通过甲烷实验来获得封闭孔隙体积,从而能较准确地测算封闭孔隙度,使得总孔隙度测试结果更接近于煤页岩地下真实值,对于合理评价煤层气/页岩气资源量,制定勘探开发决策以及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