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13773.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0 , G06F18/213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深海采矿扰动的生态损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采矿扰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内,同时采集多种扰动因素的数据;S2:提取每种扰动因素的特征参数,得到各因素的特征集;S3:识别具有相互作用的因素组合;S4:构建多因素融合的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并生成生态损害值;S5:划分生态损害等级;当损害值达到或超出相应等级的阈值时,触发对应的预警机制,生成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本发明,通过多因素融合分析和分级预警机制,实现了对深海采矿扰动生态损害的精准评估和及时响应,提高了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16734.1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采矿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效附着基的深海采矿生态修复综合分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深海采矿区域划分:根据采矿区域的地理信息、底质类型、水流模式、生态特征,初步划分修复区域;S2,修复区域需求分析:对每个划分后的修复区域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生态多样性恢复需求、水质改善需求及生物种群的恢复需求,并评估初步划分的每个修复区域的资源需求;S3,生态修复区域划分优化:结合修复区域需求分析的结果,对已划分的修复区域进行优化调整,使得修复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本发明,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深海生态修复的效果,优化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7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704049.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50/02 , G06F30/27 ,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深海多金属结核试采扰动对底栖生态系统的损害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生态基线模型构建模块、扰动模拟模块、生态影响评估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反馈学习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实时监测试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数据,生态基线模型构建模块构建试采区域的生态基线模型,确保评估的科学性,扰动模拟模块预测不同试采方案对水流模式、沉积物和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生态影响评估模块通过评估模型分析采矿活动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决策支持模块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优化的管理策略,反馈学习模块用于迭代更新评估模型,可视化模块将评估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展示。本发明,为采矿活动提供更加精准的生态影响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5585.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海底漂浮沉积物再沉降测量装置,包括装配座和多组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用于收集漂浮沉积物的收集筒,以及与收集筒相互配合且用于测量漂浮沉积物厚度的测量模块,装配座包括用于安装收集筒的基座,基座上装配有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基座上的水平仪和位于基座下方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三个伸缩缸,且相邻两个伸缩缸之间的间距相等,伸缩缸的伸缩端通过转动关节与基座连接;水平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水平仪且用于控制伸缩缸运行状态的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收集筒、测量模块和水平调节机构的设置,在实现采集海底漂浮沉积物的同时实现对漂浮沉积物再沉降的厚度进行测量,并且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8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00988.7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底栖生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对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重建,得到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对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将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与特征数据库中的各物种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出底栖生物的物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由于对底栖生物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重建,得到底栖生物的重建光学图像,可以提高水下光学图像质量,进而提取出底栖生物的形态特征信息,将形态特征信息与特征数据库中的物种进行匹配,确定出底栖生物的物种,不需要人工识别,提高了识别效率、识别准确度,可以应用于对各种生物识别,普遍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72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04049.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50/02 , G06F30/27 ,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深海多金属结核试采扰动对底栖生态系统的损害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生态基线模型构建模块、扰动模拟模块、生态影响评估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反馈学习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实时监测试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数据,生态基线模型构建模块构建试采区域的生态基线模型,确保评估的科学性,扰动模拟模块预测不同试采方案对水流模式、沉积物和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生态影响评估模块通过评估模型分析采矿活动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决策支持模块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优化的管理策略,反馈学习模块用于迭代更新评估模型,可视化模块将评估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展示。本发明,为采矿活动提供更加精准的生态影响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3773.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0 , G06F18/213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深海采矿扰动的生态损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采矿扰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内,同时采集多种扰动因素的数据;S2:提取每种扰动因素的特征参数,得到各因素的特征集;S3:识别具有相互作用的因素组合;S4:构建多因素融合的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并生成生态损害值;S5:划分生态损害等级;当损害值达到或超出相应等级的阈值时,触发对应的预警机制,生成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本发明,通过多因素融合分析和分级预警机制,实现了对深海采矿扰动生态损害的精准评估和及时响应,提高了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618350.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保利民爆哈密有限公司 , 甘肃久联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典跃置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沿坡面运动轨迹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和非地震作用下落石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地震作用下落石的运动距离大于无地震作用下落石的运动距离,并且随着落石滚动时间的增加其差值也会增大。因此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地震作用下落石的动能大于非地震作用。所以,在地震区估计由地震导致的边坡崩塌落石运动距离时应该考虑地震作用,相应的落石致灾范围预测也应有所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18350.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保利民爆哈密有限公司 , 甘肃久联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典跃置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作用下崩塌落石沿坡面运动轨迹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和非地震作用下落石运动轨迹,可以看出地震作用下落石的运动距离大于无地震作用下落石的运动距离,并且随着落石滚动时间的增加其差值也会增大。因此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地震作用下落石的动能大于非地震作用。所以,在地震区估计由地震导致的边坡崩塌落石运动距离时应该考虑地震作用,相应的落石致灾范围预测也应有所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8675.9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深海底栖生物环境参数模拟监测装置,涉及深海环境模拟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模拟缸、第二模拟缸和第三模拟缸,且均装载有深海沉积物与深海海水并设置有海水采样管和孔隙水采样器;第一测量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与其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测量导轨和第三测量导轨;第二测量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与其竖直方向垂直的第四测量导轨,第四测量导轨上滑动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溶解氧微电极和氧化还原微电极和可控制微电极垂向位移的电动马达;第三测量导轨上对应模拟缸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浊度计和搅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够有效模拟深海采矿羽状流扰动及再沉积过程中底栖生物关键环境参数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