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的系统正向设计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33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45441.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的系统正向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S1、根据电厂技术方案,确定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和接口要求;S2、根据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和接口要求,进行系统功能分解及结构配置;S3、根据系统功能分解及结构配置,开展系统工艺原理设计;S4、根据系统工艺原理设计,进行设备工艺设计或选型;S5、根据系统工艺原理和设备工艺设计选型,开展系统工艺流程设计;S6、开展系统管道及厂房布置;S7、开展厂房设计;S8、评价系统设计是否符合系统的功能及性能指标和接口要求;S9、确定系统方案和系统技术状态及验收准则。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新型核反应堆的系统设计顺利开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一种钠冷快堆混合缠绕绕丝定位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78193.9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组件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冷快堆混合缠绕绕丝定位燃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元件盒(4)中的若干垂直的棒状的燃料元件,燃料元件包括侧表面没有螺旋缠绕的金属丝(5)的无绕丝燃料元件(1)、侧表面按顺时针方向螺旋缠绕金属丝的顺向绕丝燃料元件(2)和侧表面按逆时针方向螺旋缠绕金属丝的逆向绕丝燃料元件(3),任意两根相邻的燃料元件均不为同一类型的燃料元件。本发明大大加强了燃料元件之间相邻的通道之间的冷却剂交混,可以显著展平钠冷快堆燃料组件出口的温度梯度,很好的改善燃料元件包壳的工作条件,还可以显著减弱肿胀的元件束与元件盒(4)机械相互作用的不利效应。

    一种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及快中子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261225.9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及快中子反应堆,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交换器、隔离套筒和热交换器支承件;热交换器支承件用于安装在主容器内,热交换器支承件包括分隔板和支撑筒,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包括主容器、设置在主容器内的堆芯、堆内支承下板、大栅板联箱和上述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等;使用时温度较高的钠液由于密度较小,会在入口流道内向上流动,从而通过入口窗进入热交换器进行换热,换完热之后的钠液温度较低密度增大,会向下流动到主容器的下部,继而流经节流件、大栅板联箱和堆芯,带走堆芯余热;通过隔离套筒的分隔作用和钠液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实现钠液在容器内的自然流动,从而不断的完成对堆芯余热的排出。

    一种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及快中子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61225.9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及快中子反应堆,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交换器、隔离套筒和热交换器支承件;热交换器支承件用于安装在主容器内,热交换器支承件包括分隔板和支撑筒,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包括主容器、设置在主容器内的堆芯、堆内支承下板、大栅板联箱和上述的自然循环余热排出系统等;使用时温度较高的钠液由于密度较小,会在入口流道内向上流动,从而通过入口窗进入热交换器进行换热,换完热之后的钠液温度较低密度增大,会向下流动到主容器的下部,继而流经节流件、大栅板联箱和堆芯,带走堆芯余热;通过隔离套筒的分隔作用和钠液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实现钠液在容器内的自然流动,从而不断的完成对堆芯余热的排出。

    管脚节流装置以及小栅板联箱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25774.3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管脚节流装置以及小栅板联箱总成,管脚节流装置包括节流管脚和节流件,节流管脚的内部形成有节流腔,节流管脚上形成有用于供小栅板联箱内的冷却剂流入节流腔的多个入流孔、以及用于供节流腔内的冷却剂流出节流腔的出流孔,出流孔用于与堆芯的燃料组件连通,节流件包括节流件主体、节流片、以及连接在节流件主体与节流片之间的连杆,节流片位于多个入流孔与出流孔之间,节流片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节流腔的横截面面积,连杆的直径从节流片到节流件主体的方向逐渐增大。由于连杆的直径从节流片到节流件主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连杆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提升连杆抗流致振动的能力,避免连杆断裂。

    快堆堆芯内冷却剂流量分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46163.X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快中子反应堆技术领域,公开了快堆堆芯内冷却剂流量分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做出外燃料区堆芯组件与最小冷却剂流量的关系曲线;(2)分别计算出步骤(1)所述的外燃料区最小冷却剂流量曲线中相邻流量的差值并将差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差值排列后便于选取差值较大的流量;(3)按照步骤(1)、步骤(2),对中燃料区和内燃料区的冷却剂流量区域进行划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剂流量分区方法对钠流量进行分区,既能满足堆芯冷却要求又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冷却剂流量浪费。

    燃料组件的操作头的设计方法及流体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2777.2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的操作头的设计方法及流体参数的确定方法,操作头包括沿冷却剂流动方向设置的上部和下部,下部呈六面体结构,六面体结构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开口,上部设置有通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操作头的三维模型,其中,三维模型能够通过改变开口以及通孔的尺寸参数的数值而改变。模拟操作头在预定条件下的流体压降,其中,预定条件是指在开口以及通孔的尺寸参数的预定数值的条件下进入操作头预定量的流体。变开口以及通孔的尺寸参数的数值,并获得在新的尺寸参数的数值条件下,操作头在预定条件下的流体压降。确定开口以及通孔的尺寸参数的数值,其中,在确定的开口以及通孔的尺寸参数的数值下,流体压降符合操作头的设计目标。

    热动转换系统的热功率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34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25769.2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动转换系统的热功率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热动转换系统包括一回路和二回路,一回路包括第一主泵和堆芯,二回路包括第二主泵和蒸汽发生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堆芯的核功率、热动转换系统的散热损失功率以及蒸汽发生器中工质的焓升;确定第一主泵对一回路内工质做功的第一工质热功率,以及第二主泵对二回路内工质做功的第二工质热功率;根据核功率、散热损失功率、焓升、第一工质热功率以及第二工质热功率计算热动转换系统的热功率。这样,基于核功率、散热损失功率、焓升、第一工质热功率以及第二工质热功率计算热动转换系统的热功率,可以提高确定热动转换系统热功率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