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4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889563.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直流换流站的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当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与预设交流系统运行条件不匹配时,判定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结果为待定;当所述评估结果为待定时,根据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计算所述直流换流站的实际运行参数值;当所述实际运行参数值没有落在预设运行参数值范围内时,判定所述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能够通过对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进行初步评估,通过根据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计算直流换流站的实际运行参数值,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值得到对应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889563.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直流换流站的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当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与预设交流系统运行条件不匹配时,判定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结果为待定;当所述评估结果为待定时,根据所述待测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计算所述直流换流站的实际运行参数值;当所述实际运行参数值没有落在预设运行参数值范围内时,判定所述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流系统运行条件的评估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能够通过对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进行初步评估,通过根据交流系统运行条件计算直流换流站的实际运行参数值,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值得到对应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5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7405.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源端以及荷端间;由变压器模块及补偿模块组成;变压器模块的一次侧与源端以及荷端连接,变压器模块的二次侧与补偿模块连接;在电网正常运行期间,变压器模块的一次侧将源端的一部分电力传输至荷端;变压器模块的二次侧将源端的另一部分电力传输至补偿模块;补偿模块对另一部分电力进行存储;在电网故障期间,补偿模块确定需要传输至荷端的目标功率,并根据目标功率将存储电力传输至变压器模块的二次侧;变压器模块的一次侧将存储电力传输至荷端,以对荷端进行供电功率补偿。可见,本申请在减少对电网的影响的同时,在故障时,针对性地为荷端供电,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9851.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换流阀的交流侧端电压及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外送功率;若交流侧端电压小于低电压穿越阈值,则触发低电压穿越,获取故障期间的有功功率指令值;根据有功功率指令值与外送功率的差值确定故障期间的第二积分系数;将电压外环控制器的积分系数由故障前的第一积分系数切换至第二积分系数;故障期间的有功功率指令值与外送功率的差值和第二积分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实时获取交流侧端电压;若交流侧端电压的实时值高于低电压穿越阈值,则执行故障恢复,并将电压外环控制器的积分系数切换至第一积分系数。本申请能够提高新能源经柔性直流送出孤岛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37905.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多目标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对获取的多个目标的电压控制变量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第一控制变量集,通过预设的学习算法获得与所述第一控制变量集对应的第一状态函数值,通过预设的状态敏感度函数获得状态敏感度,根据所述状态敏感度及所述状态函数值,通过预设的搜寻策略更新所述学习算法及所述状态敏感度函数,获得第二控制变量集;以主导节点母线电压偏差和控制代价最小对所述第二控制变量集进行处理,获得第三控制变量,以使实时控制所述多个目标的电压,提高电压稳定控制的效率及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7886.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态电压安全紧急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控制模型,调节系统机端电压参考值以及容抗器节点电容器,以增大母线电压值;当所述母线电压值达到第一阈值时,根据第二控制模型,控制各个发电机的无功功率出力比重的方差在预设范围内,以维持暂态电压安全。本发明通过根据暂态过程中母线电压的值将所述暂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暂态过程开始时起,通过第一控制模型,使母线电压快速恢复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逐渐趋近于第一阈值;当所述母线电压达到第一阈值时,通过第二控制模型,均衡系统中各台发电机的无功出力,避免暂态电压稳定后,发电机无功功力过高,影响发电机寿命和影响系统运行,从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0228.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场景聚焦的新能源承载能力约束场景筛选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搜索规则聚焦获取具有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日运行场景的M个运行参数样本;根据电网日运行场景的不同时段运行方式从M个运行参数样本提取N个候选运行点;根据筛选规则对N个候选运行点进行筛选,得到不超过L个关键运行点;并获取与每个关键运行点对应的运行点场景作为新能源承载能力指标评估的约束场景。该方法通过搜索规则聚焦方式获取具有安全稳定约束的运行参数样本,从运行参数样本提取候选运行点,根据筛选规则筛选出存在安全稳定问题的关键运行点,采用与关键运行点对应的运行点场景进行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提高新能源承载能力的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30133.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送端并网新能源的低穿无功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通过根据直流送端换流母线和新能源并网点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逐步调节新能源无功控制参数,实现对直流送端新能源密集地区的新能源低穿无功策略控制参数的优化,使得优化后的无功控制优化参数应用到该输电系统上,能够让该输电系统在直流受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换流母线和新能源并网点电压维持在合理水平,解决了现有直流送端新能源密集地区在直流受端发生交流故障后,直流送端存在过电压而导致设备损坏或新能源大范围脱网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6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54971.2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跨区并联电网的交直流通道功率分配方法,包括:S1:安排直流通道送电总功率,获取交流通道功率;S2: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发电机的最大功角差及交流通道中各线路功率,当不满足预设的静态稳定条件时,根据第一调减量调减送端发电机功率,根据第一调增量调增受端发电机功率,重复本步骤直至满足预设的静态稳定条件;S3:计算送电容量最大的直流发生预设故障后的系统稳定性,当系统不满足暂态稳定标准时,根据第二调减量调减送端发电机功率,根据第二调增量调增受端发电机功率;S4:重复执行S3直至系统满足暂态稳定标准。本发明能确定不同直流通道功率下交流通道的最大传输功率,实现交直流断面送电功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42319.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定无功控制模式参数设计方法和系统,将电网运行方式调节至适用于定无功控制模式核算的电网运行方式,通过调节柔性直流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吸收的无功功率确定柔性直流稳态无功上限和下限,然后确定稳态无功控制的电压上下限,计算暂态调压区间,根据柔性直流稳态无功上限和下限、柔性直流稳态无功控制的电压上限和下限,以及暂态调压区间这些定无功控制参数模拟交流系统电压变化,判断系统稳定性,确定系统稳定时对应的定无功控制参数取值,实现了结合柔性直流换流站近区交流系统的无功配置设计合理的控制参数,充分发挥柔性直流稳态无功调压能力和暂态无功支撑能力,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水平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