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2019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956546.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机组调速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水电机组调速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包括步骤:采用预设的仿真模型对水电机组进行仿真,确定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对应的振荡周期;根据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对应的振荡周期,计算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微分环节放大倍数;根据所得的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微分环节放大倍数,采用预设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确定达到临界稳定状态的积分环节放大倍数,作为PID参数中的积分环节放大倍数;根据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微分环节放大倍数以及积分环节放大倍数,采取预设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完成所述PID参数的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3885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427537.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光资源未来预测误差求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风光预测误差回归模型,根据历史风光出力数据,分别获得预设历史时段中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历史风电、光伏装机占比和历史风光预测误差标幺值的绝对平均值,然后进行参数回归拟合,获得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风电、光伏装机影响因子;然后根据预设的未来风光出力数据和风电、光伏装机影响因子,获得预设未来时段中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未来预测误差值;本发明进行风光资源未来预测误差值求解时考虑了风光资源的季节性差异与昼夜差异,以及风电装机数和光伏装机数对风光资源预测误差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未来预测误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56546.2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机组调速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水电机组调速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包括步骤:采用预设的仿真模型对水电机组进行仿真,确定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对应的振荡周期;根据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对应的振荡周期,计算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微分环节放大倍数;根据所得的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和微分环节放大倍数,采用预设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确定达到临界稳定状态的积分环节放大倍数,作为PID参数中的积分环节放大倍数;根据PID参数中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微分环节放大倍数以及积分环节放大倍数,采取预设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完成所述PID参数的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422840.1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电机备用容量的预留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先获取计算日的电网运行状态信息,从中获取预设的目标因素的目标数据,目标因素为需求响应下影响发电机预留的备用容量的可变因素,再根据预设的候选场景与目标因素的数据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场景,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预留备用容量,并将输出目标预留备用容量,作为计算日对应的发电机备用容量。可以看出,各个候选场景对应的发电机的备用容量,是根据需求响应下影响发电机预留的备用容量的可变因素得到的,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要预留的备用容量,避免造成多余的资源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22840.1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电机备用容量的预留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先获取计算日的电网运行状态信息,从中获取预设的目标因素的目标数据,目标因素为需求响应下影响发电机预留的备用容量的可变因素,再根据预设的候选场景与目标因素的数据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场景,得到目标场景对应的目标预留备用容量,并将输出目标预留备用容量,作为计算日对应的发电机备用容量。可以看出,各个候选场景对应的发电机的备用容量,是根据需求响应下影响发电机预留的备用容量的可变因素得到的,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要预留的备用容量,避免造成多余的资源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8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27537.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光资源未来预测误差求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风光预测误差回归模型,根据历史风光出力数据,分别获得预设历史时段中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历史风电、光伏装机占比和历史风光预测误差标幺值的绝对平均值,然后进行参数回归拟合,获得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风电、光伏装机影响因子;然后根据预设的未来风光出力数据和风电、光伏装机影响因子,获得预设未来时段中每一个季节的昼、夜时段的未来预测误差值;本发明进行风光资源未来预测误差值求解时考虑了风光资源的季节性差异与昼夜差异,以及风电装机数和光伏装机数对风光资源预测误差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未来预测误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580567.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前发电计划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无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模型计算得到初始发电计划运行点和各个时段的日前发电计划;在校核到日前发电计划存在安全约束越限时,构建静态安全域,并计算得到各个越限时段的静态安全距离;基于静态安全距离,根据当前越限的安全约束以及未越限的约束构成安全域,并计算当前越限的安全约束和所有未越限的约束的冲突距离;根据已经越限的安全约束以及冲突距离中的未越限约束得到日前发电计划运行点,判断是否还存在新的安全约束越限;若不存在,则完成日前发电计划的优化,输出最终的日前发电计划。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后续闭环迭代的次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发电计划优化的迭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629417.X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2 ,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50/06 ,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距离灵敏度的发电计划校正决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力市场预出清结果,计算各个未校正时段的静态安全距离;根据各个未校正时段的静态安全距离,将各个静态安全距离中最大值对应的未校正时段作为当前校正时段,并计算所述当前校正时段的安全距离灵敏度;根据所述安全距离灵敏度,计算机组的调节能力;根据机组的调节能力,计算所述当前校正时段机组发电计划的校正值。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安全距离灵敏度的发电计划校正方法及系统,能够兼顾现货交易组织的时效性以及发电计划校正合理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45508.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电网的传输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系统。通过分别构建第一子电网的第一联络线交换功率可行域模型以及第二子电网的第二联络线交换功率可行域模型,根据预设的顶点搜索法分别求得两个子电网的分时可行域边界,根据分时可行域边界计算两个子电网之间的分时极限交换功率,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分时极限交换功率对第一子电网和第二子电网之间的电力传输进行协调调度,该传输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系统提升了互联电网的联络线极限传输功率、极限传输电量计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提升了互联电网的电力资源传输调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77597.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约束限值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对象,根据待评估对象设置待评估对象的初始安全约束限值后,根据初始安全约束限值计算得到相应的节能调度排放总量;根据初始安全约束限值及其相应的节能调度排放总量计算得到运行优化灵敏度;其中,运行优化灵敏度用于表示初始安全约束限值的所产生的调度优化效果;根据运行优化灵敏度从初始安全约束限值中得到待评估对象的最终安全约束限值。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安全约束限值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