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21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16808.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捕集设备和封存设备生成的待封存量,待封存量为根据目标区域中捕集设备的捕集产量和封存设备对应的转化效率确定,捕集产量用于指示捕集设备从废气中捕获到的气态二氧化碳的目标数量,转化效率用于指示将气态二氧化碳转生成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的速率;获取封存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通过预设时长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历史封存量;将多个历史封存量中数值最大的目标历史封存量确定为封存设备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待实现的可封存量;比较可封存量与待封存量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注入地下的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的实时封存量进行调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6808.0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长内捕集设备和封存设备生成的待封存量,待封存量为根据目标区域中捕集设备的捕集产量和封存设备对应的转化效率确定,捕集产量用于指示捕集设备从废气中捕获到的气态二氧化碳的目标数量,转化效率用于指示将气态二氧化碳转生成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的速率;获取封存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通过预设时长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历史封存量;将多个历史封存量中数值最大的目标历史封存量确定为封存设备在下一个预设时长内待实现的可封存量;比较可封存量与待封存量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注入地下的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的实时封存量进行调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1736.5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管道强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管道强度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超声波探伤设备对目标管道的测量波束和所述目标管道的测量参数;基于所述测量波束和比对波束样本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损伤等级;基于所述管道损伤等级从候选管道强度算法确定目标管道强度算法,并基于所述测量参数按照所述目标管道强度算法计算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强度。由此,通过将测量波束和对比波束进行比对,确定对应的目标管道强度算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测量波束进行分析确定管道强度的方法,测量成本更低,测量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5522.5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输送系统和气体输送系统施工方法。该气体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套设于管道本体的外侧的保温管道,管道本体的内部设有气体输送通道,保温管道与管道本体之间预留流通间隙,且保温管道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地热井,位于管道本体的下方,自地表向施工地内部延伸,且地热井设置有补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补水口能够与外部水源导通;其中,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通。该气体输送系统能够通过地热资源对水源进行加热,使气体输送通道中所输送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持同一相态,提升了二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效率,降低了输送管道的损坏,延长了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02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8161.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7D5/06 , F16L55/168 , F16L55/17 , F16L55/02 , F1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该管道密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本体、监测组件以及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部和流体输送泵,监测组件包括监测输送管道是否发生泄漏的泄漏传感器和控制器,本体套设在输送管道外,密封部设置在本体与输送管道之间,流体输送泵设置在本体上,密封部与流体输送泵的流体出口连通,流体输送泵用于将流体泵入密封部使密封部膨胀并对泄漏位置进行密封,泄漏传感器设置在本体内,泄漏传感器以及流体输送泵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能够解决现有输送管道无法及时对泄漏进行告警和封堵的问题,提高输送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86913.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取样装置,包括:储气筒,储气筒内具有储气腔;气体通道,设置在储气筒上并与储气腔连通设置;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储气腔内;连杆,可移动地穿设在储气筒上,连杆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移动,连杆内设置有安装腔;齿条,设置在安装腔的侧壁上;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齿条啮合;驱动件,设置在储气筒的外侧,驱动件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齿条移动,以使连杆移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输送到检测器内的气体的体积与预设值存在误差,影响检测器的检测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7687.1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碳管道的分配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需要确定目标区域的碳排放企业在本年度的目标季度上所使用的二氧化碳管道时,结合碳排放企业在本年度的目标季度上对目标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子和目标区域在本年度的目标季度上所分配的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确定为碳排放企业在本年度的目标季度上所分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确定碳排放企业通过候选二氧化碳管道传输二氧化碳排放量所需要的综合传输成本,并从多个候选二氧化碳管道中,选择出综合传输成本最小的目标二氧化碳管道,并将目标二氧化碳管道分配给碳排放企业。由此,使得分配给碳排放企业的二氧化碳管道与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需求相适配,合理利用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41485.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泡沫体系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CO2泡沫体系稳定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气液界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泡沫的破裂和融合,根据泡沫体系的具体要求,选择具有较低临界胶束浓度、较高表面活性和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是增强泡沫稳定性的关键,本发明所述的CO2泡沫体系稳定性检测方法,通过计算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对比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数值,可以评估其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5638.X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G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部浅部地层联合封存CO2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先按照一定条件选取地层,然后结合选取的地层按照一定方式布井,然后再进行封存CO2。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利用深部和浅部地质体,提高封存效率;而且将深部咸水层与浅部玄武岩结合,浅部玄武岩固碳后生成沉淀,还可以有效阻隔深部咸水层中封存的CO2泄露至浅表;另外,深部咸水原地利用,解决了咸水采出带来的环保问题,节约了高昂的水处理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1851.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地质封存的取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取样装置安装在井中的套管中,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第二封隔器,与第一封隔器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封隔器、第一封隔器及套管之间围成取样空间;推送管,穿设在第一封隔器上并与取样空间连通;取样管,取样管穿设在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上,取样管的第一端由第二封隔器伸入至取样空间内,取样管的第二端由下至上穿过第二封隔器,取样管上设置有连通取样空间和第二封隔器下方的进液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取样容量太小,不能满足大量取样样品的检测分析需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