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63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033195.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柱漂浮式海上综合电力平台,包括单柱式浮子;单柱式浮子与海上发电风机的塔筒连接,塔筒内设置控制系统;单柱浮子具有镂空连接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空以设置波浪能发电系统,下部分外部连接系泊系统和平衡系统;平衡系统包括若干翼片和若干减摇鳍,翼片和减摇鳍均匀布置在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外壁;翼片竖向与下部分外壁铰接;减摇鳍位于单柱式浮子外部,每个所述减摇鳍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浮子侧面开孔进入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内部,连接杆与一圆盘铰接,圆盘围绕圆心转动。本发明由于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有阻尼作用,在同等浪高环境下,本发明的稳定性强于一般的单柱漂浮式风电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3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33195.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柱漂浮式海上综合电力平台,包括单柱式浮子;单柱式浮子与海上发电风机的塔筒连接,塔筒内设置控制系统;单柱浮子具有镂空连接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空以设置波浪能发电系统,下部分外部连接系泊系统和平衡系统;平衡系统包括若干翼片和若干减摇鳍,翼片和减摇鳍均匀布置在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外壁;翼片竖向与下部分外壁铰接;减摇鳍位于单柱式浮子外部,每个所述减摇鳍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浮子侧面开孔进入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内部,连接杆与一圆盘铰接,圆盘围绕圆心转动。本发明由于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有阻尼作用,在同等浪高环境下,本发明的稳定性强于一般的单柱漂浮式风电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216044147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130268.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柱漂浮式海上综合电力装置,包括单柱式浮子;单柱式浮子与海上发电风机的塔筒连接,塔筒内设置控制系统;单柱式浮子具有镂空连接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空以设置波浪能发电系统,下部分外部连接系泊系统和平衡系统;平衡系统包括若干翼片和若干减摇鳍,翼片和减摇鳍均匀布置在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外壁;翼片竖向与下部分外壁铰接;减摇鳍位于单柱式浮子外部,每个所述减摇鳍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浮子侧面开孔进入单柱式浮子下部分内部,连接杆与一圆盘铰接,圆盘围绕圆心转动。本实用新型由于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有阻尼作用,在同等浪高环境下,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强于一般的单柱漂浮式风电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2443.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岔管包括:管体,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相连接的多个支管;加强板组,包括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沿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主管和多个支管的外周,每个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加强孔。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岔管变形影响安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4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0998631.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坝体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若干定位杆,若干所述定位杆分别设置在坝体两侧和顶部;信号天线,所述信号天线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与所述信号天线通信连接,无人机具有缺陷扫描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信号天线通讯连接,用于通过信号天线接收到的无人机的数据,并向无人机发出指令。本发明系统基于无人机和无线通讯定位技术,对水坝进行坐标化,在整个坝体上快速查找裂缝缺陷并且精确定位,提高了识别准确度并且没有漏检。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2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36210.7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混凝土绝热升温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试样筒和绝热箱均为球形,试样筒嵌套在绝热箱内部,试样筒与绝热箱之间为真空;绝热箱外部设有隔热层;若干测温插管的一端与试样筒连接,另一端分布在试样筒内部与试样筒同心的球面上;测温插管内部设有筒内测温装置,试样筒外壁上设有筒外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筒内测温装置、筒外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别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连接。该装置绝热效果好,测得的温度和实际值更加接近,能够在长时间的试验中进行高精度的测量,为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76135.9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宁泽宇 , 董智磊 , 付寅亮 , 何战勇 , 吴春锐 , 徐剑 , 龚登位 , 赵利锋 , 王永治 , 刘瞳昌 , 张志高 , 刘鑫 , 田仲伟 , 赵思奕 , 杨康 , 贺飞 , 段磊 , 杨绍良 , 平金伟 , 李万俊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电工作智慧化分析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其中,系统包括输入元件、分析元件、控制元件、反馈元件、检测元件和感知元件,输入元件用于确定目标水电工作对应的被控对象的目标物理量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目标值和获取状态量,分析元件用于根据目标值和状态量,以及反馈量和扰动量,采用状态方程和控制方程,确定被控对象在目标时段内的控制量,控制元件用于将控制量作用于被控对象,以使被控对象的目标物理量在下一时刻逼近目标值,由此,分析元件可通过基于被控对象在多个连续时段内的反馈量是否关于多个连续时段对应的理想曲线收敛,确定目标水电工作是否适合智慧化,实现定性确定水电工作的智慧化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84944.2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慧水电厂技术标准管控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标准化对象库,标准系统、数据读取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标准化对象库用于对水电站中的对象进行编码,所述标准系统对编码好的水电站中的对象进行参数化,所述数据读取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读取,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基于标准系统对数据读取系统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后的标准化数据推送至相关人员,整个流程将水电站大量的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化对象库和标准系统关联到对应的实体,使得标准文档结构化,形成依照逻辑关系索引的网络,方便查找,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向工作人员推送。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880696.6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压组件及压力匹配器。其中调压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一叶轮、第二管道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管道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叶轮设在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上游,所述第二管道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叶轮设在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游。本发明的调压组件对两股低压蒸汽压力进行调节,使两股低压蒸汽在混合时的干扰减少,混合和流动更加平稳,进而降低两股低压蒸汽在混合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从而提升了混合低压蒸汽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1088.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洞室运输车辆智能监控调度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用于获取地下洞室各设备信息;服务器,与所述监控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洞室各设备信息;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与所述服务器智能交互并对所述地下洞室各设备信息实时分析,利用智能调度算法获取地下洞室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将所述运输路线发送至各运输车辆。通过车辆实时定位的位置和变化,反映施工现场的路线状况。针对施工现场的变化,灵活设置和设计车辆的行驶策略,保证施工场地按照最高效率进行车辆使用,克服了人工调度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提高了车辆的工作效率,合理分配每辆车的工作量和休息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