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90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410220592.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A61K31/7028 , A61K31/366 , A61P35/00 , A23L33/105 , C07D311/16 , C07H15/04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的制备和应用。该药物为中药新疆阿魏种子乙醇提取物和(或)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的3个倍半萜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一个新的有机酸糖苷类化合物。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新疆阿魏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IR,UV,MS,1D,2D‑NMR)鉴定其化学结构,最终确定其为umbelliprenin(1),lehmannolone(2),lehmannolol(3)以及一个新化合物Sinkiangenorin C(4)。实验研究发现该乙醇提取物以及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7901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20592.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A61K31/7028 , A61K31/366 , A61P35/00 , A23L1/30 , C07D311/16 , C07H15/04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的制备和应用。该药物为中药新疆阿魏种子乙醇提取物和(或)从新疆阿魏种子中分离得到的3个倍半萜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一个新的有机酸糖苷类化合物。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新疆阿魏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IR,UV,MS,1D,2D-NMR)鉴定其化学结构,最终确定其为umbelliprenin(1),lehmannolone(2),lehmannolol(3)以及一个新化合物Sinkiangenorin C(4)。实验研究发现该乙醇提取物以及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2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600291.7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阿里红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阿里红萜烯酸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取阿里红干燥子实体,阴干,粉碎,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后,合并回流提取液并减压回收、浓缩,得阿里红总浸膏,用水分散成混悬液后,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取二氯甲烷部位浸膏用硅胶柱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后得到5个馏分;将得到的5个馏分中第3个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后纯化分离,并收集洗脱物,在33.5分钟处得到三萜类化合物阿里红萜烯酸A。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三萜类化合物阿里红萜烯酸A,对其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确定和表征,并经实验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从而使其在作为制备预防抗炎药物和制备抗炎药物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90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4296.8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种植药用植物阿魏的方法,主要包含育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过程,从基地选择、育苗、移栽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地建立了一种适于阿魏人工栽培的技术方法,可为实现阿魏人工规范化栽培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保护新疆野生药用阿魏植物资源,为中医药及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90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10064296.8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种植药用植物阿魏的方法,主要包含育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过程,从基地选择、育苗、移栽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地建立了一种适于阿魏人工栽培的技术方法,可为实现阿魏人工规范化栽培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保护新疆野生药用阿魏植物资源,为中医药及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药源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03906.4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C07D493/08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瑞香烷型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瑞香烷型二萜裂环瑞香二萜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化合物瑞香烷型二萜裂环瑞香二萜素,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瑞香烷型二萜裂环瑞香二萜素对人HGC‑27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其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27967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200485.9
申请日:2007-04-19
Applicant: 和田帝辰沙生药物开发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 民丰县科学技术局
IPC: A01G1/00
Abstract: 一种管花肉苁蓉在寄主植物红柳上的接种新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首先在春季或秋季栽种红柳,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6至10;第二步,第二年春天红柳定植成活后挖接种沟;第三步接种,先用清水冲洗红柳根部,再把精选过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均匀地抹在红柳须根上,理顺须根,回填土壤踩实即可。采用本发明,可以将生长好的管花肉苁蓉一次采净,不需要保护再生寄生组织部位,因此更方便人工采挖,一般两年采挖一次。采挖管花肉苁蓉时,要求有意损伤红柳主根,迫使红柳次年多发须根,便于第二年春季进行再接种。而且平均亩产可达200公斤,即每年亩产量可达100公斤左右,比以往方法增产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269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59524.4
申请日:2010-08-23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nventor: 凯撒·苏来曼 , 赵鑫 , 阿依别克·热合木都拉 , 朱国强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新疆药用阿魏品种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以新疆阿魏幼苗为材料取样冷冻,所使用的引物序列(5---3)为:(CT)8RC,所用的引物浓度为:0.6~0.85vmol/L,采用改良的CTAB微量法提取基因组总DNA,用0.6~1.0%的琼脂糖电泳检测DNA质量,DNA的纯度和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检测所用的试剂:dNTPs浓度为:0.4~0.8mmol/L,Mg2+浓度为:浓度为1.0~1.5mmol/L,TaqDNA聚合酶浓度:1.0~1.5U。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新疆药用阿魏进行品种鉴定、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具有模板需要量少、多态性丰富、成本低、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而较之AFLP又具技术要求较低的特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