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9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2738.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所述迷向剂包括(Z)‑7‑二十碳烯‑11‑酮一种单体化合物或(Z)‑7‑二十碳烯‑11‑酮、(Z)‑7‑二十三碳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中,(Z)‑7‑二十碳烯‑11‑酮和(Z)‑7‑二十三碳烯的用量比为2:1。所述迷向剂应用时,需制备为迷向丝,布置于田间。本发明提供的专门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高效、稳定的性信息素迷向剂,专一性强、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经济高效,持效期长,可以用于田间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并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山茱萸药材的用药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85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2739.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监测和诱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诱芯及诱捕装置,所述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包括(Z)‑7‑二十碳烯‑11‑酮的单一化合物,或者(Z)‑7‑二十碳烯‑11‑酮与(Z)‑7‑二十三碳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其专一性和引诱力强、绿色无污染且不伤害天敌、使用方便,利用其制备的诱芯以及配套诱捕装置,不仅能够达到监测和防控山茱萸蛀果蛾的目的,而且能够用于林间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减少林间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山茱萸药材的用药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838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65109.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枸杞红瘿蚊引诱剂组合物及诱芯和应用,该引诱剂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组成包括:3-蒈烯4~10份,莰烯8~15份,d-柠檬烯5~12份,萜品油烯1~5份,月桂烯10~20份。本发明还提供包含该引诱剂组合物的引诱剂及诱芯。该引诱剂组合物、引诱剂及诱芯应用在枸杞红瘿蚊虫情监测和诱杀。本发明的枸杞红瘿蚊引诱剂无毒无害、易降解、使用简便,在使用时与粘板诱捕器结合使用,既能应用于害虫测报又能直接诱杀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16026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461.5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红瘿蚊植物源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采自健康枸杞植株的新鲜花蕾3-5g,放入气体洗瓶中,并将所述气体洗瓶与瓶塞套合封闭;在所述气体洗瓶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洁净空气源连通,所述出气口与空气收集装置连通,用于将所述气体洗瓶中的空气替换为不含杂质的洁净空气;将所述出气口与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管连通;由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体洗瓶内持续注入洁净空气,再由所述出气口排出至所述吸附管上,如此循环采气,连续收集数小时;采集完毕后,对采集到的气体采用极性有机溶剂淋溶洗脱,得到枸杞红瘿蚊引诱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00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236774.9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宁夏同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
IPC: A61K36/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株肉苁蓉产地加工方法,所述肉苁蓉的干燥方法包括:将整株肉苁蓉用水蒸气于常压下蒸制20-30分钟;将蒸制后的整株肉苁蓉进行晾晒。本发明整株肉苁蓉产地加工方法通过高温蒸制有效抑制了酶和微生物的活性,减少了新鲜整株肉苁蓉的霉变,不仅大大缩短了药材的干燥时间,也从整体上提高了肉苁蓉的外观品质和内在活性成分含量,且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便利,易于操作,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量新鲜肉苁蓉在药材原产地采挖后的生产应用,同时还便于药材的运输和贮藏。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3556.0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宁夏同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肉苁蓉产量的栽培方法及用于肉苁蓉栽培的组合肥料”,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育或选定寄主植物,(2)在寄主植物根部周边开沟,沟内播种肉苁蓉种子,其特征在于,肉苁蓉接种之前、接种时或/和接种后对所述寄主植物根部的土壤进行施肥,所述施肥指按以下重量配比同时或分别施用如下几种肥料:厩肥500-1800kg/亩,硫酸钾型复合肥5-30kg/亩,尿素0-30kg/亩,牛心草干草0-200kg/亩;绿僵菌孢子粉0.5-2.5kg孢子粉/亩;所述有机肥含水量为20%-30%,以鸡粪、羊粪、牛粪和/或骆驼粪为原料制备而得,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对施肥方案的改良,相对于对照,可有效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提高肉苁蓉的寄生点数及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92075.4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或假蒿等诱集植物在防治黄野螟上的用途,属于植物害虫生物物理防治方法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即在白木香林中种植诱集植物;然后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开花的诱集植物上方或旁边空旷位置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本发明对黄野螟的杀虫效果好,每盏灯每天杀虫可达上千头,为高效防治黄野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次,本发明是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尤其是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黄野螟的虫口密度和基数;此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本发明方法不用化学农药,既不存在环境污染,也避免了沉香药材的农药残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642155.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IPC: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山银花鉴别方法、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不同的标准山银花样品的红外光谱预处理后的数据集A及其鉴别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建立山银花的鉴别模型;所述预处理包括:从所述红外光谱的一维图谱中选择特征谱峰波段后,进行矢量归一化(SNV)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处理;将待测山银花样品的相应数据集B输入至所述鉴别模型中,得到所述待测山银花样品的鉴别信息;所述鉴别信息包括基原信息、和/或产地信息、和/或采收期信息。本发明建立的鉴别模型对山银花的上述信息鉴别的准确性好,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高了山银花鉴别和分级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对大批量的山银花样品进行鉴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9575.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苁蓉寄主植物盆栽方法,寄主植物为梭梭、柽柳或者四翅滨藜,包括步骤:(1)准备培养容器和基质:培养容器采用毛毡育苗盆,培养基质采用营养土或沙土,将培养基质装入毛毡育苗盆中;按体积比计,营养土包括3‑5∶3‑5∶1‑3∶1的泥炭土、细沙、蛭石、珍珠岩,沙土包括4‑6∶1的细沙、泥炭土;(2)移栽肉苁蓉寄主植物幼苗:取7个月‑18个月生的幼苗,移栽进毛毡育苗盆中;(3)肥水管理:将盆栽肉苁蓉寄主植物置于室外管理,注意培养基质湿度,防止培养基质发生干旱或水涝,在6‑9月浇灌营养液2‑3次,营养液为改良的霍格兰氏液。采用本发明方法,肉苁蓉寄主植物生长良好,为后续成功接种肉苁蓉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89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5665.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包含该性引诱剂的诱芯,及该性引诱剂和诱芯用于防治咖啡脊虎天牛的用途。特别地,所述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包含长叶环烯和荜澄茄油萜烯以及任选的辅料,其中长叶环烯和荜澄茄油萜烯以特定的比例存在。所述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能有效诱杀大量咖啡脊虎天牛雄性成虫,可以用于咖啡脊虎天牛种群监测和防治,其对该虫的诱杀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