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67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56662.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12N5/0783 , A61K35/17 , A61P37/02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利用磁珠分选野生型小鼠脾脏细胞获得初始CD4+ T淋巴细胞,然后用抗体和特定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分化,采用两种不同的细胞因子极化条件连续刺激和培养,从而获得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制备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有望获得足够数量的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为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免疫耐受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工具和治疗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8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3600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46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37/06 , G01N3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抗BAFF和hIL21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结合BAFF的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结合hIL21的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belimumab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和belimumab‑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CDR序列,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h18B1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其Fc结构域通过knob‑into‑hole突变获得。所述双特异性抗体重链1、重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轻链1、轻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7所示。其能同时抑制BAFF和IL21,在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方面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在应用于制备预防、中和和/或治疗与BAFF和IL21过表达有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中具有一定的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600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46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37/06 , G01N3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抗BAFF和hIL21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结合BAFF的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结合hIL21的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belimumab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和belimumab‑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CDR序列,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h18B1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其Fc结构域通过knob‑into‑hole突变获得。所述双特异性抗体重链1、重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轻链1、轻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7所示。其能同时抑制BAFF和IL21,在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方面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在应用于制备预防、中和和/或治疗与BAFF和IL21过表达有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中具有一定的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1646.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化抗人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在先前本实验室获得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5H10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筛选并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高亲和力的单克隆人源化抗体h2D4H4K12和/或h5H10H6K4,在不减弱抗体活性的基础上,降低了母本嵌合体免疫原性,进一步降低了用药患者可能对该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在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1753.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源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筛选的方式,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或5H10,这两种抗体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4、IL‑7、IL‑9、IL‑15和IL‑21。因此,可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其中,抗体2D4对IL‑21的抑制活性强于5H10,5H10对IL‑15的抑制活性弱于2D4。因此,2D4可能对于治疗以IL‑21大量分泌为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有价值,而5H10对IL‑15的弱抑制作用有利于保留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该抗体可能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过度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08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970806.2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源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筛选的方式,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或5H10,这两种抗体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4、IL‑7、IL‑9、IL‑15和IL‑21。因此,可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其中,抗体2D4对IL‑21的抑制活性强于5H10,5H10对IL‑15的抑制活性弱于2D4。因此,2D4可能对于治疗以IL‑21大量分泌为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有价值,而5H10对IL‑15的弱抑制作用有利于保留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该抗体可能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过度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0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0806.2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源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筛选的方式,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或5H10,这两种抗体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4、IL‑7、IL‑9、IL‑15和IL‑21。因此,可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其中,抗体2D4对IL‑21的抑制活性强于5H10,5H10对IL‑15的抑制活性弱于2D4。因此,2D4可能对于治疗以IL‑21大量分泌为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有价值,而5H10对IL‑15的弱抑制作用有利于保留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该抗体可能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过度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28034.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孟鲁司特在制备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孟鲁司特作为临床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老药,毒副作用小。本发明首次研究表明孟鲁司特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上具有一定的潜力,且孟鲁司特这一老药新用能够大大缩短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本发明首次探究孟鲁司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用及机制,并研究孟鲁司特对Tfh诱导分化及B细胞抗体分泌的影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56662.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12N5/0783 , A61K35/17 , A61P37/02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利用磁珠分选野生型小鼠脾脏细胞获得初始CD4+T淋巴细胞,然后用抗体和特定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分化,采用两种不同的细胞因子极化条件连续刺激和培养,从而获得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制备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有望获得足够数量的自然滤泡调节性T细胞,为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免疫耐受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工具和治疗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712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387175.7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A61N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谱UVB照射仪,包括照射仪主体,所述照射仪主体的一端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内侧内壁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槽内侧内壁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活动设置有主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外侧靠近主弹簧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控制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窄谱UVB照射仪,通过主弹簧推动移动板沿着固定杆移动从而使得控制架推动控制板以活动轴为轴旋转并且使得控制板带动夹持件旋转从而使得两组夹持件夹紧照射灯达到将照射灯固定在指定位置处的目的,从而避免照射灯表面吸附异物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