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5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0446990.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固定钳,包括:钳柄、钳轴和钳头;所述钳头包括导丝通孔、导丝夹板和橡皮缓冲垫;所述导丝通孔由两个钳头的半圆柱部围成;所述导丝夹板的钳夹面上均匀排列着多个点状凸起,用于固定、盘绕导丝;所述橡皮缓冲垫覆盖在导丝夹板的钳夹面上,且在橡皮缓冲垫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钳夹面上的点状凸起穿过橡皮缓冲垫上的小孔露出于橡皮缓冲垫外。本发明提供的钳头带橡皮缓冲垫的导丝夹板部分可以钳夹导丝,并可同时固定于手术单上,用于在术中需要时固定导丝、盘绕导丝,以防止导丝移位、滑落;钳头的导丝通孔部分可固定导丝于手术单上,此时导丝不能横向移位,有效防止导丝滑落,但可以纵向进退、轴向扭转,不影响术者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595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06571.6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42/10 , F21V33/00 , F21Y115/10 , F21W131/205 , A61B9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医用手套,包括:LED灯珠、电池、LED灯珠开关和连接导线;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手套指端的背面;所述电池和LED灯珠开关分别设置在手套口端,并通过连接导线和LED灯珠串联。本发明提供的手套在遇到突发停电时或深部手术及灯光照明死角处,可以打开手套照明灯起到照明作用,而且不占用额外空间,因光源本身位于手术野,故照明不会被手术野周围的障碍物阻挡,照明效果优于头灯、无影灯;因光源在指尖,且使用简便迅捷,避免了应用头灯时术者因面部、颈部姿势长时间固定而造成的颈痛不适。
-
公开(公告)号:CN1085251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46990.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固定钳,包括:钳柄、钳轴和钳头;所述钳头包括导丝通孔、导丝夹板和橡皮缓冲垫;所述导丝通孔由两个钳头的半圆柱部围成;所述导丝夹板的钳夹面上均匀排列着多个点状凸起,用于固定、盘绕导丝;所述橡皮缓冲垫覆盖在导丝夹板的钳夹面上,且在橡皮缓冲垫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钳夹面上的点状凸起穿过橡皮缓冲垫上的小孔露出于橡皮缓冲垫外。本发明提供的钳头带橡皮缓冲垫的导丝夹板部分可以钳夹导丝,并可同时固定于手术单上,用于在术中需要时固定导丝、盘绕导丝,以防止导丝移位、滑落;钳头的导丝通孔部分可固定导丝于手术单上,此时导丝不能横向移位,有效防止导丝滑落,但可以纵向进退、轴向扭转,不影响术者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174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60426.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F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07 , A61F2002/075 , A61F2002/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2)包括覆膜支架段(7)和裸支架段(6);所述覆膜支架段(7)包括波形环状金属丝(3)、覆膜(4)和纤毛(5);所述波形环状金属丝(3)包括多圈,每圈沿覆膜(4)的轴向依次分布;所述纤毛(5)附着于波形环状金属丝上,且附着在覆膜支架段(7)两端环形金属丝(3)上的纤毛呈短而密状态分布;在覆膜支架段(7)中间段的环形金属丝(3)上的纤毛呈长而稀疏状态分布。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支架中设置的纤毛可以缓冲支架对瘤颈处血管壁的压应力,减少支架对瘤颈的刺激;可以增加覆膜支架与瘤颈之间的结合面积和摩擦力,增加支架稳定性,降低支架移位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867040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476135.X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G1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颈部手术垫,该手术垫包括头颈支撑主体、翻页式高低调节垫、头圈和楔形固定垫;所述头颈支撑主体包括肩颈垫和头垫,所述肩颈垫和头垫分别与所述翻页式高低调节垫连接;所述翻页式高低调节垫位于所述头垫的上部;所述头圈和楔形固定垫设置在所述翻页式高低调节垫上,固定头部位置及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颈部手术垫用于头颈部手术中摆放体位,通过肩颈垫支撑患者肩颈部,头圈及头部固定垫固定头部,从而有效维持所需体位,防止体位变动及坠床,给手术创造良好而安全的条件;因为该头颈部手术垫摆放体位时,应力分布均匀,增加了患者舒适性,避免了长时间手术后压疮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210582631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730038.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1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公开了一种双功能外科辅助工具,包括吸引器主体和手柄,所述吸引器主体包括液体吸引管和套设在所述液体吸引管外的能够伸缩的气体吸引管,所述手柄为一端开口的筒体,所述气体吸引管一端与所述手柄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手柄内设有贯通该手柄封闭端的输送管,且该手柄上设有控制所述气体吸引管与该手柄外部连接的导通机构,所述输送管包括伸出所述手柄封闭端的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管端和与所述液体吸引管连接的连接端口。本实用新型的双功能外科辅助工具能够同时对液体和烟雾进行吸引,不需要频繁改变位置,降低了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提高了手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07472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228299.6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术显露装置,包括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所述弧形外板的径向两端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内板的径向两端分别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弧形内板的径向两端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弧形外板和所述弧形内板的一轴向端外壁上设有弹性固定板,所述弹性固定板中间设有观察孔,所述弹性固定板周围设有多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使得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的体积变小,使其容易放入伤口内,松开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后,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撑开伤口,便于手术操作,且能够均匀分散伤口组织,避免对伤口组织集中于一个方向的牵开作用力,保护伤口免受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09074727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227879.3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包括弹性固定板和弹力环,所述弹性固定板中间设有观察孔,所述弹性固定板周围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弹性固定板和所述弹力环之间通过多个弧形叶片连接;所述弹力环包括弧形外环和弧形内环,所述弧形外环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内环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弧形内环的两端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弧形叶片时带动弹性固定板和弹力环发生弹性变形,使弹力环和弧形叶片容易放入伤口内,松开弧形叶片后,使得弧形叶片在弹力环和弹性固定板的恢复力作用下撑开伤口,便于手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8591173U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20833586.9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F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2)包括覆膜支架段(7)和裸支架段(6);所述覆膜支架段(7)包括波形环状金属丝(3)、覆膜(4)和纤毛(5);波形环状金属丝(3)包括多圈,每圈沿覆膜的轴向依次分布;所述纤毛(5)附着于波形环状金属丝(3)上,且附着在覆膜支架段(7)两端环形金属丝(3)上的纤毛呈短而密状态分布;在覆膜支架段(7)中间段的环形金属丝(3)上的纤毛呈长而稀疏状态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支架中设置的纤毛可以缓冲支架对瘤颈处血管壁的压应力,减少支架对瘤颈的刺激;可以增加覆膜支架与瘤颈之间的结合面积和摩擦力,增加支架稳定性,降低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73183U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21511358.0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顺血流导管,包括管体和翼片,所述管体两个端部分别设有连接端口,为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设有半球形连接头,所述半球形连接头顶部开有通孔。所述翼片的端部绕所述管体圆周面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翼片为半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且多余两片,展开呈伞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顺血流导管,可以绕过动脉瘤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治疗过程中动脉瘤的破裂,极大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