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96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8185.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域畜禽最大允许养殖规模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根据流域地表水磷素允许负荷、流域生活源和点源磷素现状负荷确定流域农田磷素允许负荷;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目标产量、最低单位产量磷素流失系数和流域河网磷素衰减系数确定流域农田磷素最低负荷;判断流域农田磷素最低负荷是否小于或等于流域农田磷素允许负荷;若是,基于作物目标产量、种植面积、收获物中磷素含量确定作物磷素需求量;根据各类作物磷素需求量、由施肥贡献的产量占目标产量的比例、有机无机最优配比、有机肥施用当季利用率、单位猪当量磷素排放系数确定畜禽养殖猪当量;若否,调整高磷素排放作物的种植面积直至满足上述条件。本发明兼顾农作物生长需求和水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538185.8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河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域畜禽最大允许养殖规模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根据流域地表水磷素允许负荷、流域生活源和点源磷素现状负荷确定流域农田磷素允许负荷;根据作物种植面积、目标产量、最低单位产量磷素流失系数和流域河网磷素衰减系数确定流域农田磷素最低负荷;判断流域农田磷素最低负荷是否小于或等于流域农田磷素允许负荷;若是,基于作物目标产量、种植面积、收获物中磷素含量确定作物磷素需求量;根据各类作物磷素需求量、由施肥贡献的产量占目标产量的比例、有机无机最优配比、有机肥施用当季利用率、单位猪当量磷素排放系数确定畜禽养殖猪当量;若否,调整高磷素排放作物的种植面积直至满足上述条件。本发明兼顾农作物生长需求和水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4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440516.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E02B7/00 , E02B3/16 , E02B3/12 , E02B7/20 , E02B8/00 , E02B8/04 , E03F5/10 , A01G9/02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面源污染防控的自适应农田用节水灌溉排涝系统,包括蓄水机构、导水机构和护坡单元;蓄水机构包括两个主坝和两个隔断坝;两个主坝相对设置;主坝分别与两个隔断坝的一端固接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主坝的靠近密封腔体的侧面固接有防水层,且主坝的侧面开设有若干导水槽;导水槽两端分别贯穿主坝的相对侧面;导水槽内固定安装有阀门单元;防水层靠近密封腔体的一侧贴合有护坡单元;主坝底面固接有农田;农田内设置有若干蓄水池;蓄水池通过导水机构与密封腔体相连通。本发明能够使农田的降水得到有效的利用,综合平衡农田内的旱涝墒情,降低降水的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41930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71946.0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北京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环境监测及灌溉排水远程控制平台,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其包括电脑设备、云端、主基站、传感器组I、检测设备、水肥机和水泵,传感器组I,用于测量稻田内的理化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通过主基站与云端进行通讯,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上传给云端;水肥机和水泵,受控制设备I的控制,用于向稻田内供水或供肥,水肥机和水泵与稻田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受控制设备I控制的电磁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对稻田水肥等数据的自动化监测,并且能根据环境和水位信息进行自动化灌溉、排水,此外,与高浓度塘的协同机制能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实现稻田水肥的自动、环保和智能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944303.4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分式采样装置及方法,涉及面源污染、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生态技术领域,汇流装置设有汇流口,底部设有导流口,翻斗盒中间设置分隔板,将翻斗盒分割成两个储水槽,两个储水槽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最低处不高于储水槽底板的内底面,储水槽端部设置分流口,分流口下端连接分流管,旋转采集装置包括转盘和采样瓶,限位件限制翻斗盒转动角度,分流管插入采样瓶前,储水槽中的水不会经过分流口,采样瓶完成所需水样收集时,转盘转动,使分流口分取的水样依次收集至采样瓶中。还公开一种基于上述积分式采样装置的采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积分式采样装置及方法能够将一段时间内全程不间断采集的径流/淋溶水分割成任意相同大小水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9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770835.0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断面;根据所述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断面,确定流域污染物输出总量;划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时期;根据划分后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时期,确定流域污染物基础输出量和村庄污染物输出增量;根据所述流域污染物输出总量、所述流域污染物基础输出量和所述村庄污染物输出增量,确定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量。本发明能够实现评估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441240.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农田尾水的循环净化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净化水池和清水池,净化水池与清水池对应设置,集水池位于净化水池远离清水池一侧的上方,集水池靠近净化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净化水池对应设置,净化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机构,抽水机构的出水端与清水池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集水池收集水并进行过滤,过滤后在净化水池内进行净化,净化后将清水和含有有机物的污泥分离,实现农田尾水的充分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40516.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E02B7/00 , E02B3/16 , E02B3/12 , E02B7/20 , E02B8/00 , E02B8/04 , E03F5/10 , A01G9/02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面源污染防控的自适应农田用节水灌溉排涝系统,包括蓄水机构、导水机构和护坡单元;蓄水机构包括两个主坝和两个隔断坝;两个主坝相对设置;主坝分别与两个隔断坝的一端固接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主坝的靠近密封腔体的侧面固接有防水层,且主坝的侧面开设有若干导水槽;导水槽两端分别贯穿主坝的相对侧面;导水槽内固定安装有阀门单元;防水层靠近密封腔体的一侧贴合有护坡单元;主坝底面固接有农田;农田内设置有若干蓄水池;蓄水池通过导水机构与密封腔体相连通。本发明能够使农田的降水得到有效的利用,综合平衡农田内的旱涝墒情,降低降水的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41240.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农田尾水的循环净化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净化水池和清水池,净化水池与清水池对应设置,集水池位于净化水池远离清水池一侧的上方,集水池靠近净化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净化水池对应设置,净化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机构,抽水机构的出水端与清水池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集水池收集水并进行过滤,过滤后在净化水池内进行净化,净化后将清水和含有有机物的污泥分离,实现农田尾水的充分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861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74246.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冷凉地区稻田早春时期氮磷流失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收获前,不再灌溉并晒田管理;稻谷收获后,将稻秆深耕还田;次年待深翻土壤融化,旋耕稻田;旋耕后深水泡田;待田面水自然沉降至插秧水位,无需排水进行插秧作业。本发明通过该方法可使土壤春化及春耕时间提前10~15天,延长了晒田时间,有利于田面水自然沉降至插秧水位,无需稻田排水,减少了稻田中氮磷流失;同时延长了稻田插秧时期,错开农机械使用高峰期,提高农机械使用效率,提高水稻生长期积温,延长水稻分蘖期,提高水稻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