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5626.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G06N5/025 , G06N5/04 , G06F16/36 , G06F16/353 , G06F40/30 , G06F40/295 , G06F21/60 , G06F21/62 , G16H5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急诊领域知识抽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急诊领域知识抽取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历史电子健康记录数据,通过脱敏处理获得电子健康记录脱敏数据;从脱敏数据中提取病历患者体征和历史超声图像数据;基于超声图像数据和体征数据进行病症表现关联预估,结合电子健康记录脱敏数据进行历史病症关联分析,生成病症关联数据;利用病症关联数据构建急诊领域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对患者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开展急诊领域研究风险评估,结合风险评估结果优化知识图谱;本发明通过急诊领域知识图谱的优化,以实现风险评估精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0729.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G16H50/20 , G16H50/70 , G16H50/30 , G16H20/17 , G16H20/4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T7/00 , G06T7/13 , G06T7/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心静脉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心静脉导管智慧决策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中心静脉导管案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提取案例患者的体征数据以及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特征,得到患者体征数据和导管结构特征数据;根据患者体征数据采集静脉超声图像,并通过超声图像分析对中心静脉导管的规格进行估测,同时计算导管位置移位的概率;根据移位概率数据进行误触区域采集,并结合静脉超声图像数据,分析导管的异常状态;依据异常状态数据,进行导管的风险评估,基于导管风险数据构建中心静脉导管智慧决策模型;本发明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决策优化,以实现中心静脉导管决策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4800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209105.2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9/00 , A61P11/00 , A61K35/62 , A61K35/64
Abstract: 扩张外周血管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的中药组方,由以下成分组成:土鳖虫1‑3份、三七1‑5份、水蛭2‑5份、地龙2‑5份、桃仁3‑5份、红花3‑10份、木香3‑5份、郁金3‑5份、王不留行2‑5份、侧柏叶2‑5份、威灵仙2‑5份、银杏叶2‑5份、牛膝3‑5份、杜仲2‑5份、川芎3‑10份、鸡血藤3‑10份、乌药2‑5份、羌活1‑3份、桂枝1‑5份、桑枝1‑3份、松脂1‑2份、虎杖1‑3份、野菊花2‑5份、紫花地丁2‑5份、丹参2‑5份、延胡索1‑5份、当归2‑5份。本发明降低了治疗成本,能明显扩张血管,可降低因穿刺时血管细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37081.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A61K36/898 , A61P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258 , A61K9/06 , A61K9/14 , A61K33/06 , A61K33/30 , A61K36/324 , A61K36/328 , A61K36/428 , A61K36/481 , A61K36/898 , A61K2300/00
Abstract: 乳腺癌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由以下成分组成:四季青2-5份、天花粉1-2份、当归1-5份、白芷1-4份、生黄芪2-5份、白及2-4份、炒乳香1-2份、炒没药1-2份、三七粉1-2份,或者在上述药材中再增加煅石膏9份、制炉甘石1份。其制备步骤包括按药物初制、比例配备药材,分别进行内服药、粉状外用药或膏状外用药的制备。本发明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增强创面抗感染能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表皮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及改善微循环、改善创面营养状况、调节创面微环境动态平衡,从而预防感染、减少出血、促进积液吸收、防止皮瓣坏死、促进创口愈合,能协同发挥抗癌作用,减少肿瘤患者胸壁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23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637081.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A61K36/898 , A61P17/02
Abstract: 乳腺癌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由以下成分组成:四季青2‑5份、天花粉1‑2份、当归1‑5份、白芷1‑4份、生黄芪2‑5份、白及2‑4份、炒乳香1‑2份、炒没药1‑2份、三七粉1‑2份,或者在上述药材中再增加煅石膏9份、制炉甘石1份。其制备步骤包括按药物初制、比例配备药材,分别进行内服药、粉状外用药或膏状外用药的制备。本发明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增强创面抗感染能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表皮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及改善微循环、改善创面营养状况、调节创面微环境动态平衡,从而预防感染、减少出血、促进积液吸收、防止皮瓣坏死、促进创口愈合,能协同发挥抗癌作用,减少肿瘤患者胸壁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3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95863.4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G06T7/00 , A61B5/0507 , A61B5/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5 , G06T5/00 , G06T5/40 , G06T7/136 , G06T3/4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985 , G06N3/084 , G06V10/4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息微波乳房肿块检测倾向性误差分析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乳房肿块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全息微波设备的基本参数以及对乳房肿块检测的第一检测图像和第二检测图像;对所述第一、第二检测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第二预处理图像;采用训练好的图像差异矩阵分析模型对所述第一、第二预处理图像和所述第一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预处理图像的第一、第二差异矩阵;根据第一差异矩阵和第二差异矩阵计算得到所述全息微波设备对乳房肿块检测的倾向性误差矩阵,并发送给设备运维人员;进一步根据第一、第二差异矩阵对所述第一、第二预处理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得到第一、第二参考图像发送给医护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220344928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904610.5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nventor: 王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腔PICC导管,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该三腔PICC导管包括导管和三通组件;导管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主腔、侧腔和第三腔,且主腔、侧腔、第三腔的截面均为扇形;导管的尖端为开口,末端固定连接在三通组件上;三通组件包括定位接头、连接管和进药接头,定位接头的一端与导管连通,定位接头的另一端并联连接三根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进药接头,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主腔连通,第二连接管与侧腔连通,第三连接管与第三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传统的PICC导管不能兼顾多功能和适用性的问题,提高适用范围和临床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306864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10854.4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A61B17/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ICC置管穿刺点加压止血装置,包括两条弹力绷带,所述两条弹力绷带的其中一条上设有挂环,另一条末端设有挂钩,所述挂环设有四排,每排四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条弹力绷带之间连接有穿刺点加压凸起机构,所述两条弹力绷带的一端分别连接至穿刺点加压凸起机构的顶端;所述穿刺点加压凸起机构为实心圆柱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穿刺点进行加压止血,并且方便调节加压力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961466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20010810.6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nventor: 王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排液式引流管专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敷贴本体的中部为吸附泡沫圈,该敷贴本体的位于吸附泡沫圈下方的位置设有收液囊,所述敷贴本体还设有贯穿吸附泡沫圈和收液囊的开孔。考虑到吸附效果,上述吸附泡沫圈的材料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考虑到便于排出渗透液,上述收液囊设有负压吸引管,该负压吸引管另一端安装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经济耐用,渗透液通过饱和的吸附泡沫圈流入收液囊中,利用负压吸引管排出,可减少敷贴的更换频率,使敷贴的粘贴、密封效果确切,不易感染,能有效的固定引流管,不易折管、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221618310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58219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青岛市市立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导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PICC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主体、导管接头,所述主体一端连接所述导管接头,其中,所述主体外壁可拆卸的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滑件、外包层,所述防滑件用于防止固定所述主体的绷带滑动,所述外包层为分段式设计,由至少两段可拆卸连接的包覆段组成,每段所述包覆段能够独立或组合包裹在所述主体的相应部分,所述防滑件设置于所述外包层的两端,两端的所述防滑件以所述主体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结构,所述防滑件呈直角梯形柱体,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通过独特的分段式设计、防滑件和U形件的配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