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05865.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G16H50/30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于医疗信息系统的感染风险数字化诊断评估方法,属于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管风险筛查数据,根据三管风险筛查数据通过医疗信息系统自动生成风险评分;预设三管预警阈值,医疗信息系统根据风险评分和三管预警阈值通过监测预警模型得到持续预测数据;根据持续预测数据通过风险预测模型得到患者感染风险数字化诊断数据;根据患者感染风险数字化诊断数据通过护理人员调度模型得到人员优化调度结果。实现了集成于医疗信息系统的感染风险评估,提高了感染风险评估准确性,提高了护理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059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68657.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器材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创伤急诊科器材用消毒装置,该创伤急诊科器材用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机构、移动机构、装载盘机构、清洗消毒机构与加热消毒机构,外壳机构内开设有消毒腔体,移动机构安装于消毒腔体的底部,且移动机构的一端穿过外壳机构的侧壁延伸至消毒腔体外侧,通过伸缩引导组件将器材倾斜顶起,确保在消毒喷洒组件喷洒消毒液时,消毒液能够充分接触到器材的各个表面,提高了消毒的覆盖率和质量,避免了器材全部平铺在装载盘机构上的情况,保证了器材底部一侧也能够较好地接触到消毒液,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消毒效果,通过加热消毒机构对器材进行高温消毒,从而有效杀灭残留的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50388.4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04 , A61B17/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缝合器,包括缝合器主体、线脚座、插针、缝线、导线、驱动机构和靶管,缝合器主体的一端设有靶管,靶管上设有至少三个线脚座,驱动机构设于靶管和缝合器主体内,用于控制线脚座撑开或收纳,靶管上开设有绕线孔,导线安装于绕线孔内,导线的接头与若干线脚座卡接,缝合器主体内部设有至少三个插针,缝线设于缝合器主体内部,且缝线的接头与插针的针头卡接,插针能够驱动缝线的接头与导线的接头卡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至少三个线脚座,并配合插针、导线以及缝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动脉血管上的大口径伤口进行一次性缝合,能够快速的将伤口缝合封闭,避免血液流失过大出现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059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68657.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器材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创伤急诊科器材用消毒装置,该创伤急诊科器材用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机构、移动机构、装载盘机构、清洗消毒机构与加热消毒机构,外壳机构内开设有消毒腔体,移动机构安装于消毒腔体的底部,且移动机构的一端穿过外壳机构的侧壁延伸至消毒腔体外侧,通过伸缩引导组件将器材倾斜顶起,确保在消毒喷洒组件喷洒消毒液时,消毒液能够充分接触到器材的各个表面,提高了消毒的覆盖率和质量,避免了器材全部平铺在装载盘机构上的情况,保证了器材底部一侧也能够较好地接触到消毒液,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消毒效果,通过加热消毒机构对器材进行高温消毒,从而有效杀灭残留的细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