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78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12446.6
申请日:2022-07-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吉冠(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静脉输液设备的多输液袋连接装置,静脉输液设备包括输液管和控制器,多输液袋连接装置包括气泵、第一输液支路和第二输液支路。第一输液支路包括第一出液通道和设置在第一出液通道上的第一出液阀,第一出液通道流体地耦接第一输液袋和输液管。第二输液支路包括第二出液通道、设置在第二出液通道上的第二出液阀、排气通道和设置在排气通道上的排气阀,第二出液通道流体地耦接第二输液袋和输液管,排气通道流体地耦接第二出液通道和气泵。本申请的多输液袋连接装置解决了多个输液袋情况下如何清除静脉输液设备输液管道内残留空气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07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47012.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种功能化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学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感染,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抑制骨吸收、抑制炎症反应的多种生物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共价接枝的方法固定骨形态发生蛋白4到介孔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并将抗生素依诺沙星负载到其表面孔隙中,使得该纳米材料能够保持其抗菌生物活性并且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骨矿化,除此之外还具有抑制骨吸收和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该方法条件简单、成本低、制备的纳米材料具备多种生物功能;减少植入物植入体内后的感染与早期因过度的炎症反应引起的松动相关并发症。
-
公开(公告)号:CN115721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33722.7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47C7/00 , A47C7/28 , A47C7/44 , A47C3/00 , B60N2/42 , B60N2/50 , B60N2/54 , B60N2/70 , B60R22/14 , B63B29/04 , B64D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护椅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护椅及交通工具,抗冲击防护椅包括椅背、椅座、支撑柱、上底座、下底座和多个抗冲击机构,至少一个所述抗冲击机构设置于椅背的背面,至少一个抗冲击机构设置于下底座上,上底座与设置于下底座上的抗冲击机构连接且位于抗冲击机构上方,支撑柱的一端与椅座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上底座的顶面连接,抗冲击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多根弧形的钢丝绳,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材料分别为金属,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盘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盘连接,多根钢丝绳的凸部向外形成灯笼状。本发明不仅能够缓冲垂直振动冲击,而且能缓冲横向振动冲击,且抗冲击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143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39498.4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急救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盆骨折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主体、多个气囊、充气加压机构、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固定带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固定带主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多个气囊间隔设置在固定带主体内;充气加压机构与气囊连接,用于对所述气囊充气加压;第一限位带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带主体的第一端下部,第一限位带的自由端与固定带主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带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带主体的第二端下部,第二限位带的自由端与固定带主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不仅可牢固固定骨盆,使骨盆不容易发生位移,而且可防止双腿外旋。
-
公开(公告)号:CN218870968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1990496.8
申请日:2022-07-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吉冠(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包括:用于连通输液袋和输液针的输液管;耦接在输液管上的蠕动泵,其用于驱动输液管内的输液液体向输液针方向流动;设置于蠕动泵上游的液压传感器,用于测量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液压,以得到液压测量值;耦接在输液管上的增压泵,其设置于蠕动泵的上游,增压泵的输出功率可被可控地调节以改变其出口和入口液压差;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液压测量值,并基于液压测量值调节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不依赖于重力进行输液,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场景受限、无法适用于移动环境的问题,同时对于输液速度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828320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2066997.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吉冠(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手术的头颈部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器,具有适于容纳患者头部的半开放腔体;颈部固定器,包括具有弧形曲面的第一围合部和第二围合部,第一围合部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到头部固定器腔体内侧,第一围合部和第二围合部可沿至少一条边可拆卸拼接,使得颈部固定器可以分别处于适于置入患者颈部的打开状态和适于固定患者颈部的围合状态,围合状态内侧面整体呈圆筒形,且颈部固定器前部的第一围合部或第二围合部对应于患者气管位置设置有用于气管切开手术的窗口。本实用新型能够给气管切开手术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和固定,尤其适用于例如车、船、飞机等情况下的非常规手术环境,还能直接用于术后固定,方便术后护理。
-
公开(公告)号:CN218889734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22247875.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髓内钉断钉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机构和导向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操作部、钩爪及连接于操作部和钩爪的连接杆。导向机构包括握持部和连接于握持部的套杆。握持部与套杆具有供连接杆和钩爪插入的导向通道。当套杆运动至髓内钉断钉内腔时,操作部用以将钩爪输送至髓内钉断钉的远端以形成和髓内钉断钉的卡持,操作机构和导向机构被同步地朝向髓内钉断钉的近端方向牵拉,以实现髓内钉断钉从髓腔取出。通过钩爪与髓内钉断钉的卡持,术者反向牵拉操作机构与导向机构以实现髓内钉断钉从髓腔取出,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减少对患者的医源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2169122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278577.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下尺桡关节脱位微创治疗的自锁定装置,包括钻孔导向器、钻孔导针和倒刺缝线,钻孔导向器包括导向器主体和两个导向管,两个导向管设置于导向器主体的远端;钻孔导针包括导针主体和连接部,导针主体可穿设于导向管内,连接部设置于导针主体的近端;倒刺缝线包括缝线主体、环状部和锁定器,缝线主体设有多个成对倒刺,环状部设置于缝线主体的远端,与连接部连接,锁定器设置于缝线主体的近端,锁定器上设有与倒刺形成锁定结构的贯通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通过小切口固定远端尺桡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软组织损伤,并可避免取出此装置的二次手术,同时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依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77854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620444.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体表定位的股骨髓内钉开口装置,其包括:穿刺头、导针管、穿刺杆、滑动块、定位杆和导针;所述穿刺头与所述导针管连接,其轴心线与所述定位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始终保持平行;所述穿刺杆与所述导针管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穿刺杆上,并能够与所述穿刺杆保持滑动或固定状态;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导针的前端沿所述导针管远离所述穿刺头的一端开口处伸入管内,并依次穿过所述导针管及所述穿刺头的通道,且所述导针的前端弧面切线与所述穿刺头的轴心线呈角度设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结合体表定位的方法有效、快速地定位,并精准地插入导针,缩短手术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1889893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119058.7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47C7/00 , A47C7/28 , A47C7/44 , A47C3/00 , B60N2/42 , B60N2/50 , B60N2/54 , B60N2/70 , B60R22/14 , B63B29/04 , B64D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椅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护椅及交通工具,抗冲击防护椅包括椅背、椅座、支撑柱、上底座、下底座和多个抗冲击机构,至少一个所述抗冲击机构设置于椅背的背面,至少一个抗冲击机构设置于下底座上,上底座与设置于下底座上的抗冲击机构连接且位于抗冲击机构上方,支撑柱的一端与椅座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上底座的顶面连接,抗冲击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多根弧形的钢丝绳,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材料分别为金属,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盘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盘连接,多根钢丝绳的凸部向外形成灯笼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缓冲垂直振动冲击,而且能缓冲横向振动冲击,且抗冲击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