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5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4804.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嵩山实验室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无线多径信道的匹配方向图迭代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初始化匹配方向图组,在接收端接收导频信号时采用匹配方向图组中的方向图,在单个导频符号持续时间内多次改变方向图,然后利用本地存储的导频序列,估计采用每种方向图时的等效信道参数,并利用等效信道参数计算方向图校准系数,采用该方向图校准系数校准接收方向图,得到校准方向图,从接收端可实现的方向图中选取与校准方向图最接近的方向图,作为匹配方向图,更新匹配方向图组。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匹配方向图迭代校准。本发明通过迭代调整接收端方向图,使之匹配当前无线环境,实现信号高效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862651.4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构携能通信网络中鲁棒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包括:网络中的每个基站获取其覆盖区域内服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及信道误差信息;微基站将获取的覆盖区域内服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及信道误差信息通过X2接口发送给宏基站;宏基站以整个网络的安全能量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联合设计宏基站和微基站最优的下行发送波束成形和人工噪声矩阵;宏基站将最优的下行发送波束成形和人工噪声矩阵通过X2接口发送给微基站;微基站根据获得的最优的下行发送波束成形和人工噪声矩阵进行下行信号的发送;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异构携能通信网络中鲁棒的物理层安全传输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情形下异构携能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11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2969.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W12/03 , H04W12/043 , H04W12/06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安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加密认证一体化的随机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用于无线安全通信,首先,在通信收发双方初始认证的过程中将可信认证根与基于信道指纹的信道密钥进行绑定迁移;然后,从收发双方通信的无线信号波形中提取信道密钥,并利用该信道密钥与前一时刻产生的随机序列相互运算生成当前时刻用于加密认证的随机序列。本发明将信道密钥与可信认证根进行融合形成环环相扣的铰链结构,在保证通信效率的同时,安全性更强,即保证可信认证根的传递,又利用信道密钥独立地动态更新随机序列,生成的随机序列能够同时用于认证和加密,提升无线通信抗攻击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47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42470.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时分双工系统的互易随机源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包含:估计合法通信双方收发信机的相邻上下行子帧信道特征参数序列;提取上下行子帧信道特征参数序列不同探测时隙上的差分信息,以消除上下行探测差异;依据相邻探测时隙上的上下行子帧的差分信息,获取互易信道特征。本发明利用合法双方的收发信机在相邻上下行子帧估计信道特征,分别对自身探测的信道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做差分运算,消除合法双方之间由于功率控制、收发信机射频通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探测参数互易性丢失,获取具有较强互易性的共享随机源,且易于与现有TDD通信系统结合,无需对现有通信架构进行较大更改,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44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68502.X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QAM信号重映射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设定所采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参数,包括符号长度L、调制阶数M和任意两个信号点之间的最小距离dmin;发送者和接收者基于同一随机源各自采集相同长度的随机数序列,分别记作第一随机数序列和第二随机数序列;发送者根据第一随机数序列和系统参数按照设定的加密算法计算得到加密序列,再将发送信息进行QAM调制得到QAM信号,接着根据加密序列对QAM信号进行重映射,最后将重映射后的QAM信号经过无线信道传输至接收者;接收者根据第二随机数序列和系统参数按照与发送者相同的加密算法计算得到解密序列,再根据解密序列对接收到的QAM信号进行解映射,最后将解映射后的QAM信号进行QAM解调,从而得到发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2951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81252.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通信信号的时域重构单通道高精度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时域重构单通道系统;分析采用的无线物理层协议,拓展时间基线,以便在时域或频域寻找具有第一时间周期的数据结构;配置系统参数,使得接收通道的电磁特性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二时间周期,接收通道的电磁特性动态变化N次,且每次的电磁特性的持续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周期;在一个第二时间周期内,累计接收N个电磁特性对应的通信数据;将接收到的N个电磁特性对应的通信数据在逻辑上虚拟为N个接收通道一次快拍接收的通信数据;累计观测若干个第二时间周期,以便模拟得到N个接收通道若干次快拍的通信数据,进而采用阵列信号的DOA估计方法进行DOA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09076.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G01S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互质线阵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可重构智能表面构造为等效均匀线阵;步骤2:选择多组互质数对,作为可重构智能表面互质线阵的子阵列配置参数;步骤3:在不同时刻,按照所述子阵配置参数控制可重构智能表面以构造子阵列并立即进行信号接收,不同时刻下构造的子阵列共同组成可重构智能表面互质线阵;步骤4:对所述可重构智能表面互质线阵的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构造等效差分阵列接收信号;步骤5:基于子空间分解算法对所述等效差分阵列接收信号进行DOA估计,得到DOA估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472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1342470.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5/14 , H04L25/02 , H04W12/0433 , H04J1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时分双工系统的互易随机源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包含:估计合法通信双方收发信机的相邻上下行子帧信道特征参数序列;提取上下行子帧信道特征参数序列不同探测时隙上的差分信息,以消除上下行探测差异;依据相邻探测时隙上的上下行子帧的差分信息,获取互易信道特征。本发明利用合法双方的收发信机在相邻上下行子帧估计信道特征,分别对自身探测的信道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做差分运算,消除合法双方之间由于功率控制、收发信机射频通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探测参数互易性丢失,获取具有较强互易性的共享随机源,且易于与现有TDD通信系统结合,无需对现有通信架构进行较大更改,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71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530213.X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概率中继辅助的极化安全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对编解码参数进行初始化;发送端将私密信息分为两部分,先后完成两层极化编码;发送端确定最佳发送速率;传输系统对编码符号进行调制、发送操作;每个中继接收到码字后,依照设定转发概率进行译码并转发;接收端依次进行三次译码,实现对全部私密信息的恢复。为了解决中继非完全配合场景下的信息安全可靠传输问题,结合极化编码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依靠而不依赖”于中继节点的极化安全编码方法,确保合法用户正确接收这些符号而窃听者无法正常接收。相比与传统的单中继网络,本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89257.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技术的中继网络绿色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于利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为具有不同通信需求用户的毫米波网络提供更高安全性、更大覆盖范围和更节能的绿色通信,网络架构中包含源节点、近端用户、远端用户及多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利用采集的无线射频信号能量向远端用户转发信息。本发明利用非正交多址接入、随机波束成形、安全保护域、无线信息与能量同传、中继选择等技术实现网络节点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且方案简单,易于实现,可为具有不同通信需求用户的毫米波网络提供更高安全性、更大覆盖范围和更节能的绿色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