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移动病床及病人移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4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6859.3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移动病床及病人移动方法,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下方通过连接板固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与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调整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与第二输送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相邻传送辊传动连接,若干传送辊外壁套设有第一传送带,任一传送辊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部。本发明可以达到通过将从病床下滑的患者重新移动至正常体位从而降低医护人员体力劳动的目的。

    模块化床旁快速诊断一体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6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9476.5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床旁快速诊断一体机,包括模块化组合装配的制片模块、染色模块和读片模块;其中,制片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震荡、消化、加液、稀释、过滤,完成制片过程;染色模块,用于将完成制片的样本进行染色和清洗;读片模块,用于获取样本信息、扫描并传输样本信息;还包括转运模块和控制器,在控制器对各模块调控下将样本从制片模块、染色模块到读片模块依次运转至各工作位置以完成制片、染色和读片过程。通过小模块按需组合装配,一体化实现制片、染色、扫描功能,适用于床旁重症感染采集样本的快速检测。

    一种自动移动病床及病人移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41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086859.3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移动病床及病人移动方法,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下方通过连接板固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与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调整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与第二输送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相邻传送辊传动连接,若干传送辊外壁套设有第一传送带,任一传送辊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部。本发明可以达到通过将从病床下滑的患者重新移动至正常体位从而降低医护人员体力劳动的目的。

    一种应用于ICU病房的智能环境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15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72014.9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ICU病房的智能环境调控系统,包括温度调控单元、湿度调控单元、人体状态识别单元、噪声控制单元、自然环境模拟单元和总控单元;人体状态识别单元用于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温度调控单元用于调整病房的室内温度;湿度调控单元用于调整病房的室内湿度;噪声控制单元用于抑制病房内的环境噪声;自然环境模拟单元用于在病房内模拟室外的自然环境;总控单元分别对温度调控单元、湿度调控单元和自然环境模拟单元进行调控。本申请能够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当前时间,模拟室外自然环境,为患者营造舒适惬意的环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抑制病房中各种设备的噪声,有利于患者休息。

    动态监测气囊压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4527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23153132.2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态监测气囊压,气管插管上连接有气囊,充气管与气囊相连接,充气管的端部设置有三通连接件,三通连接件的接口上连接有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上连接有充放气机构;气压检测件设置在监护仪的内侧,监护仪上设置有与气压检测件相连接的连接头,连接头与第二通气管相连接;检测预警组件包括高压预警组件和低压预警组件,气压检测件包括随气压变化而运动的运动指示件,高压预警组件和低压预警组件分别设置于运动指示件运动行程的低压触发位置和高压触发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监测气囊压,通过气压检测件能够自动实时对气囊的压力进行监测,同时当气囊压力过大或不足时,检测预警组件能够及时进行预警。

    一种监测式空肠营养管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27477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3084768.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监测式空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所述营养管上端固定有喂养腔,所述营养管连接喂养腔处还固定连接有压力调节腔,所述营养管设置压力调节腔处还固定连接有吸引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膈肌肌电信号监测的同时,也可以为患者进行空肠营养,不仅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吸气,及时给予正确同步的通气,以减少患者人机不同步现象的发生,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也可帮助困难撤机的患者训练膈肌功能,改善膈肌力量,帮助患者早日撤机,还可以同时减少患者的误吸风险、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在喂养腔处设置便捷且密封效果好的密封方式,提升密封稳定性,避免出现传统密封件掉落情况。

    一种空肠营养管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27474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2858174.4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空肠营养管,包括粗营养管和细营养管,所述粗营养管和细营养管相固定连接,所述细营养管位于粗营养管的底端,所述粗营养管的顶端具有喂养腔,所述粗营养管上接近喂养腔的一侧环套固定有连通块,所述连通块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粗营养管的吸引腔、另一侧安装有连通粗营养管的压力调节腔和压力检测腔;本实用新型的空肠营养管中,设置有可进行食道压检测及调节的压力检测腔和压力调节腔,实现了在患者进行空肠营养的同时也可进行食道压监测,不仅可以很好的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治疗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判断,还可以同时减少患者的误吸风险、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态。

    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41509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1313523.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本体、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第一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本体以及对第一气囊本体充放气的第一充气件,第一气囊本体环绕气管插管本体设置,第二气囊组件包括第二气囊本体以及对第二气囊本体充放气的第二充气件,第二气囊本体环绕气管插管本体设置,第二气囊本体和第二气囊本体设置在气管插管本体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气囊气管插管,在使用时,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交替处于充气状态,从而使得气囊与气管相接触的部位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化,避免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有效防止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组织坏死或压力性损伤的现象。

    一种双气囊空肠营养管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27476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2995155.6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气囊空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主体,所述营养管主体上端固定有喂养管,所述营养管主体中间设置有中部喂药孔,所述营养管主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喂药孔,所述营养管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监测胃内压气囊,所述营养管主体设置监测胃内压气囊的上端还设置有监测食道压气囊,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食道压和胃内压监测的同时,也可以为患者进行空肠营养,不仅可以很好的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膈肌力量,提高患者的撤机成功率,还可以同时减少患者的误吸风险、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态;其次在喂养腔前端设置便捷切换开关的密封结构,在便于进食的同时还保证了密封效果,避免传统密封盖掉落现象的发生。

    一种自动移动病床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14502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201566.0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移动病床,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下方通过连接板固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与第二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调整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与第二输送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传送辊,相邻传送辊传动连接,若干传送辊外壁套设有第一传送带,任一传送辊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通过将从病床下滑的患者重新移动至正常体位从而降低医护人员体力劳动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