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36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5204.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护理用胸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周侧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粘贴垫和第二粘贴垫。该改进型胸腔管道使用时,在胸腔管晃动时,由于导管两端位置的约束限位,胸腔管的晃动不会带动胸引管一同晃动,进而避免患者伤口的二次伤害,在胸腔管挂住外物,使得胸腔管受到极大拉力时,随着胸腔管由套管内拔出,密封机构自动完成套管开口的封堵,进而使得导管内剩余的废液不会继续由套管内流出,同时配合套管对导管的约束限位使得患者创口内的胸引管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患者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903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115204.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护理用胸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周侧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粘贴垫和第二粘贴垫。该改进型胸腔管道使用时,在胸腔管晃动时,由于导管两端位置的约束限位,胸腔管的晃动不会带动胸引管一同晃动,进而避免患者伤口的二次伤害,在胸腔管挂住外物,使得胸腔管受到极大拉力时,随着胸腔管由套管内拔出,密封机构自动完成套管开口的封堵,进而使得导管内剩余的废液不会继续由套管内流出,同时配合套管对导管的约束限位使得患者创口内的胸引管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患者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79883.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穿戴式辐射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可穿戴式设备中安装辐射探测器,持续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探测数据经过模拟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分析数据的波动范围,获得辐射数据集。本发明中,通过构建衰减模型来估算辐射源的距离,提供更具体的环境信息,即时的监测和警报机制,在实时性和个人化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改进,辐射水平的分类和辐射源距离的估算,使得用户能更准确地了解自身所处的辐射环境,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内置反射铅板的设计进一步增强可穿戴设备在屏蔽辐射方面的能力,对于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个体尤为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0743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30732.4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单兵多功能可调式便携式胸部固定装置,属于胸部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固定在人员胸部及背部外且具备折叠拆卸功能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固定器,多功能固定器上设有用于对人员胸部位置进行压迫止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多功能固定器的内侧设有用于人员背部进行支撑缓解外部冲击的气囊装置,在核化生作战或其他救援作战条件下,出现伤员且需要对该伤员进行转运时,为了降低伤员在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提高舒适度及减少并发症,可通过佩戴本装置可有效缓解外部带来的冲击,起到缓解患者疼痛保护伤员的作用,同时,可根据伤员的伤口位置施行伤口压迫止血,有效提高了伤员生存率及恢复质量,减少后遗症和复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61227.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接冲洗并监测冲洗量及引流量的胃管,属于胃管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患者治疗用的Y形胃管、用于Y形胃管内部连通的切换连通机构、用于Y形胃管冲洗过程中水冲洗量的液体流计量控制器、用于冲洗次数监测的次数监测器、用于Y形胃管引流量的、用于注射器连接Y形胃管进行冲洗治疗的辅助机构、用于Y形胃管引流出水用的控制出水调节机构和用于收集Y形胃管引流出液体的储存机构,能够便于对患者所需治疗管道进行冲洗,避免防止血凝块及黏稠胃液阻塞Y形胃管侧孔及管腔,常规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用注射器冲洗Y形胃管4到6次,使得所需治疗管道始终保持引流通畅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13789161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290290.1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胸腔闭式引流袋,包括贮液袋,贮液袋上端面上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远离贮液袋的一端与外部胸腔引流管之间连接,贮液袋位于三通管一侧的上端面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外侧设有用于对排气速率进行控制的控速机构,贮液袋下端面上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外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十字阀门,引流管内侧设有用于对引流液进行过滤的滤板。本实用新型中滤板可将血瘀块及其他杂质阻隔过滤,进而避免其进入下侧的十字阀中造成堵塞,同时设置三相阀,当病人咳痰或有需要的时候,可利用三相阀关闭三通与贮液袋的连通的其中一根管,只用另一根管道引流,防止液体会回流或产生液体乱流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706735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2902769.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nventor: 匡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引流管固定器,所述固定条带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九个条带定位孔,位于一端的一个所述条带定位孔的内侧插设固定有别针固定杆,所述别针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别针槽,且别针固定杆的一端通过别针槽套设有固定大别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别针针头保护装置,可以对固定大别针的针头部位进行包裹防护,可以有效地防止针头弹出刺伤患者皮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通过开设有多个条带定位孔的固定条带,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引流管的进行固定,且固定牢固性高,使用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引流管进行灵活地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1625820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1988387.8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H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辅助扣背器,所述扣背手套的一端连接有护腕套,且扣背手套的下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扣背手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护腕套的外部上侧固定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安装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形状的扣背手套,可以保持一致的扣背手势,减小使用者的扣背操作难度,同时提高了扣背的治疗效果,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扣背频率和扣背时间等实时信息,通过扬声器播放语音信息,可播放扣背方法、有效咳嗽方法、深呼吸方法等,可随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家属扣背操作,提高了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604759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0981031.9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伤员转运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兵多功能便携可调式胸部外固定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后背护具和前胸护具,位于同侧的后背护具、前胸护具之间通过预紧连接件进行可拆卸式连接,通过预紧连接件将后背护具紧贴于伤员后背;前胸护具紧贴于伤员前胸处;通过收紧预紧连接件,来利用后背护具、前胸护具对伤员前胸后背进行紧贴防护。本实用新型有助于伤员胸部进行防护,避免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颠簸、撞击等因素,伤员在转运途中受到二次伤害的情况,为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二次伤害,保护伤员。
-
公开(公告)号:CN219097529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20079803.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大便的标本盒,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和标本移动机构,所述上盒体设置在下盒体上,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对接,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盒体上设有四个下料腔,所述下盒体上设有四个落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前端与落料腔的前端相对接且相互连通,所述标本移动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标本移动机构分别与四个落料腔滑动配合,每个所述下料腔上均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随时将粪便的留置和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