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766835.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步骤为:制备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建立供试品的指纹图谱;建立对照品的色谱图;确定参照峰,并标定特征峰;对标定的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A和亥茅酚苷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达到仅能通过指纹图谱的手段定性和定量控制川芎茶调散的目的,所需时间短,效率高;获得的指纹图谱背景干净,各峰分离效果好,基线平稳,准确度良好,适于构建的川芎茶调散整方指纹图谱;定量方法精密度好、重复性强、稳定性高,加样回收率高,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基于顶空-GC-IMS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判断栀子炭炮制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48699.0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空‑GC‑IMS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判断栀子炭炮制程度的方法,属于中药饮片分析鉴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待测栀子炭打粉,置于顶空进样瓶中,孵育,进样,经GC‑IMS检测得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确定待测栀子炭的特征性挥发性成分和非特征性挥发性成分;根据所述特征性挥发性成分和非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的峰强度比值判断待测栀子炭的炮制程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快速、无损地进行判断,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环保,检测成本低,结果直观,适合批量快速客观准确地判断栀子炭炮制程度,可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一种制备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5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7557.0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涉及桑白皮炮制技术领域。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步骤如下:采用滚筒式炒药机炒制,投料10kg,炒至微黄,取出放凉,得炒桑白皮和过程饮片,并进行含量测定,炒制温度设置为180‑280℃,时间5‑45min。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制备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确定了炒桑白皮最佳炮制温度,为规范炒桑白皮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构建基于热分析‑炮制动力学‑中试验证的炮制工艺规范,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桑白皮炮制品以及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研究依据。

    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66835.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步骤为:制备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建立供试品的指纹图谱;建立对照品的色谱图;确定参照峰,并标定特征峰;对标定的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A和亥茅酚苷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达到仅能通过指纹图谱的手段定性和定量控制川芎茶调散的目的,所需时间短,效率高;获得的指纹图谱背景干净,各峰分离效果好,基线平稳,准确度良好,适于构建的川芎茶调散整方指纹图谱;定量方法精密度好、重复性强、稳定性高,加样回收率高,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利用数量模型计算辣木叶煎煮过程有效成分溶出量的方法以及辣木叶的煎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4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91844.2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数量模型计算辣木叶煎煮过程有效成分溶出量的方法,步骤一推导辣木叶煎煮的溶液浓度计算方程;步骤二分别只改变煎煮时间和溶剂倍量,取对数可得公式(2)及(3);步骤三对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获得溶剂倍量及煎煮时间的最佳值作为M和t分别在公式(2)及(3)中的取值;步骤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新绿原酸,L‑色氨酸,维采宁‑2,异槲皮素,紫云英苷的浓度,得到线性回归方程;步骤五获得数学模型。本发明的辣木叶煎煮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对辣木叶的煎煮工艺过程监控及对其纳入我国中医药体系提供有力参考。

    栀子炒炭炮制程度智能视觉监测装备

    公开(公告)号:CN220367205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2003797.8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栀子炒炭炮制程度智能视觉监测装备,涉及炮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部设置有翻炒筒,所述翻炒筒的两侧内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对接管,所述翻炒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网口,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摄像头本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翻炒产生的烟尘向侧边吹动,从而便于摄像头探测栀子的炮制进程。

    一种用于炒药机的高温烟气检测取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08742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367725.3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炒药机的高温烟气检测取样系统,涉及炒药机烟气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炒药机本体,炒药机本体的一侧装设有出烟管,出烟管的一侧装设有取样管,取样管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开启泵体可将烟气抽取到收集袋中,在此过程中,过滤棉可以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在使用完毕后,通过将检测管与取样管进行拆卸可将过滤棉进行更换,防止使用后的过滤棉污染后续采集的烟气的情况,检测管的筒体环绕开设的多个通孔,通孔围绕冷凝管布置,利用冷凝管可以对高温的烟气的散热,通孔可以将检测管中的热量向外排出,起到散热效果好的情况,冷凝管与通槽之间的单向阀使烟气只能向冷凝管单向输送避免烟气回流的情况。

    一种中药炒制过程中智能取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070171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270104.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炒制过程智能取样系统,该系统包括锅口定位单元、中药取样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单片机控制单元,所述锅口定位单元、中药取样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单片机控制单元通过单片机控制,所述锅口定位单元包括锅口适配器、控制锅口适配器的电机和固定安装在适配器上的的限位开关,该实用新型可以对中药炒制过程进行智能取样,实现自动控制机械臂、自动调整取样位置,节省相关人力物力。

    一种用于炒药机的关联GCMS烟气取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883217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361622.6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炒药机的关联GCMS烟气取样系统,涉及烟气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炒药机烟气取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炒药机烟气取样器包括连接管、分别装设在连接管两端的烟气收集罩和冷凝管、装设在冷凝管一端的伸缩管、装设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气口处的气泵、滑动且弹性配合在烟气收集罩内的过滤网,伸缩管与气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连接管内设置的风车,在气泵启动连接管内产生气流带动风车运行,能带动挤压组件运行对过滤网连续挤压,能使弹性的过滤网在烟气收集罩内产生振动,能将过滤网上的粉尘抖落,保证了过滤网的透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