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148542.9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涧流式鱼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9365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05750.6

    申请日:2018-0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E02B8/08 E02B8/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涧流式鱼道,包括砾石床底,所述砾石床底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石笼堤岸,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石笼堤岸上分别设置第二石笼堤岸,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石笼堤岸之间的鱼道过鱼空间距离小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石笼堤岸之间的鱼道过鱼空间距离。本发明可满足不同鱼类的需求,同时提供休息、游憩场所,透水的砾石床底和石笼堤岸可改善微生境并提供相应的饵料,且受环境影响小,占地少。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8542.9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7880.0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的一侧,包括:上游进水口段、鱼道和补水通道,鱼道和补水通道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上游进水口段在上游处与鱼道、补水通道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鱼道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隔板和第一下游闸门;补水通道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鱼道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补水管中设有补水管闸门;补水通道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拦鱼堰和第二下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补水管闸门的开度。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不仅实现了生态流量下泄措施与过鱼建筑物的完美结合,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鱼道工程的功能性。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21210395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260570.5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