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超痕量无机砷的形态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7356.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分析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超痕量无机砷的形态测定方法,步骤为:将多孔纳米氧化锌加入水样对超痕量砷进行富集;除去水相,收集固相;将固相加入盐酸溶液中溶解后定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三价砷离子As(III)的含量进行测定;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并将所得固相加入到盐酸溶液中溶解,加入还原剂硫脲,再使用盐酸溶液定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砷离子的含量;将总砷浓度减去三价砷的浓度,即为水样中的五价砷离子浓度。利用多孔纳米氧化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的方法对水中的超痕量砷进行富集分离和形态测定,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脱附,且对后续的原子荧光测定不产生干扰。

    鱼类暂养、游泳行为观测与游泳能力测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268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811488906.7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暂养、游泳行为观测与游泳能力测试结构,包括供水系统,其进水端与水源连接,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游泳能力测试区,该区包括透明通道,其靠供水系统端设有稳流格栅,透明通道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红外监测系统,所述游泳能力测试区的下游为游泳行为观测与暂养区,该区包括上游的进水渠和下游的出水渠,周围设有墙体,内部设有浅滩区和深潭区,出水渠上游设闸门和拦鱼网。相比于室内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试装置,本发明以河道水为水源,使得其结构内的环境更贴近天然环境,可以用于测试野生鱼,还可以解决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流速环境单一、空间狭小仅用于个体试验的问题,可应用于鱼类群体游泳能力与行为观测。

    3D打印的鱼类模型流场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2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0919.X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鱼类模型流场测量装置和方法,涉及水力学试验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鱼体模型、透明水槽、水泵、输水管、喇叭形进水管、扰流孔板、激光发射器和PIV测量系统,其中,PIV测量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CCD相机和PIV数据处理计算机;鱼体模型采用3D打印成型的模具形成,鱼体模型浸入纯净水中、且设置在扰流孔板与水泵的吸水口之间;激光发射器用于在鱼体模型所在的位置形成片光源;CCD相机用于拍摄鱼体模型及其身周流场的照片,PIV数据处理计算机用于根据照片、计算出鱼体模型的体表流速数据及其身周流场分布数据,实现人为给定入流条件下鱼体稳定姿态的流场测量。

    一种水中超痕量无机砷的形态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507356.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分析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超痕量无机砷的形态测定方法,步骤为:将多孔纳米氧化锌加入水样对超痕量砷进行富集;除去水相,收集固相;将固相加入盐酸溶液中溶解后定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三价砷离子As(III)的含量进行测定;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并将所得固相加入到盐酸溶液中溶解,加入还原剂硫脲,再使用盐酸溶液定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砷离子的含量;将总砷浓度减去三价砷的浓度,即为水样中的五价砷离子浓度。利用多孔纳米氧化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的方法对水中的超痕量砷进行富集分离和形态测定,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脱附,且对后续的原子荧光测定不产生干扰。

    一种水电站库区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07443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976987.X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库区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装置,包括若干组护栏部,所述护栏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底部的插入件、设于底座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两组活动板,一所述活动板的外侧通过承载座,且承载座内转动设有卷轴,所述卷轴外壁卷绕有防护铁丝网,所述防护铁丝网的一端贯穿壳体侧壁后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口,另一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设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整体面积小,通过防护铁丝网围挡区域,减少护栏部的使用数量,大大降低运输负担和运输成本,同时安装方便,耗费时间较短,人工安装劳动强度较小。

    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203468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2882581.3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幼苗培育装置,属于育苗技术领域。该植物幼苗培育装置包括两个侧护块和底托,侧护块左右相对设置,侧护块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合围成上下贯穿的通孔,底托设于通孔的底部,底托与通孔的底部相适应,侧护块均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底托上,底托上设有双头螺杆,双头螺杆与侧护块在底托上的滑动方向平行,双头螺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底托上,双头螺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头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侧护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幼苗培育装置能够方便地将树苗从中取出,避免树苗受到损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