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86317.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沙洲地质下改建小区下沉式电梯井及其施工方法,该下沉式电梯井包括水泥搅拌桩、灌注桩、冠梁、基底结构、截水沟、电梯井、预埋件和水泵;水泥搅拌桩按不同位置分为封底桩、内桩、分隔桩和外桩;灌注桩排布在基坑四周;冠梁将所有灌注桩顶端连接;基底结构包括封底混凝土、集水坑、钢筋网、找平层、防水层;截水沟设在外桩外侧四周;电梯井采用一体式耳帽结构,包括池体和圈梁板,圈梁板采用内扣压顶结构;预埋件埋设在冠梁内,用于安装地面电梯通道的钢骨架;水泵安装在集水坑内且连接至截水沟。本发明降低了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实现了干法施工,能为安装电梯提供地基承载力,能保证抗浮和止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3615.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沙砾土质长距离HDPE柔性排水管拖、顶共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准备;S2、基坑施工;S3、导向钻孔;S4、扩孔、泥浆拥孔;S5、基坑清理、助顶设备安装;S6、焊管、回拖拉管、泥浆清理;S7、封端、设备拆除;S8、抽管及注浆;S9、泥浆清理、封端;S10、井室施工及基坑回填。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超300m管段的沙砾土质长距离大口径重力流HPDE柔性排水管顺利穿越,有效解决管段管头错位严重、管道在土层易受浮力变形、软弱土层不易成孔及成孔易塌陷、穿越阻力过大易卡管和断管、成孔后管道无法稳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041662.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海绵渗排系统,其包括管基、混凝土滤排管、人行道面层、砂砾回填层、雨水井、土工布、两布一膜;混凝土滤排管至于管基上,其一端伸入雨水井内,另一端与市政管网连接;混凝土滤排管上裹有土工布;人行道面层包括透心混凝土垫层和透水混凝土层;透心混凝土垫层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花芯板和透水混凝土预制芯;两布一膜的底部通过管网基础、井室底部压脚,沿砂砾回填层边缘,顺人行道面层向上铺设,端部通过人行道侧路沿石压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人行道海绵渗排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增加地面水渗、滞、储、排空间和能力,降低水体对路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41662.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海绵渗排系统,其包括管基、混凝土滤排管、人行道面层、砂砾回填层、雨水井、土工布、两布一膜;混凝土滤排管至于管基上,其一端伸入雨水井内,另一端与市政管网连接;混凝土滤排管上裹有土工布;人行道面层包括透心混凝土垫层和透水混凝土层;透心混凝土垫层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花芯板和透水混凝土预制芯;两布一膜的底部通过管网基础、井室底部压脚,沿砂砾回填层边缘,顺人行道面层向上铺设,端部通过人行道侧路沿石压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人行道海绵渗排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增加地面水渗、滞、储、排空间和能力,降低水体对路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94941.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00 , E04D13/158 ,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挑檐板混凝土浇筑用钢丝网分幅舱,挑檐板斜面上设有上下两层钢筋组成钢筋网,沿挑檐板通长向自檐底向檐顶,每隔600~1000mm设置一道与挑檐板斜面垂直的垂直钢丝网,垂直钢丝网分别与挑檐板斜面上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绑扎牢固;同时,在从每道垂直钢丝网上侧开始沿挑檐板斜面宽度方向向上延伸400~900mm钢丝网,在延伸的钢丝网内部加设一层密目钢丝网,延伸的钢丝网和密目钢丝网均与上层钢筋绑扎牢固,从而形成钢丝网分幅舱。本发明还公开了挑檐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本发明使用材料常规,能减少模板的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工序简单,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同时解决混凝土浇筑下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2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0759227.7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标高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管道标高控制装置包括:管道限位板,罩设在地下拖拉管道上,用于对管道的拖拉轨迹进行限制;支撑架,支撑架下端连接于管道限位板上,上端固定于地面上。管道标高控制方法,步骤包括:步骤一、获取施工数据以及至少两个施工井位位置;步骤二、在施工井位位置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内设置防护结构;步骤三、进行钻孔,并清理泥浆;步骤四、将两个管道标高控制装置分别吊装到两个施工井位内,对管道标高控制装置进行高程调节并将其定位固定;步骤五、对管道进行拖拉施工。在本申请中,采用管道标高控制装置对管道的标高进行控制限位,保证管道在地下的有效长度,避免了管道的弯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41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871690.6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11/22 , E03F5/10 , E03F5/04 , E02D3/10 , E02D3/08 , E04H1/12 , B01D29/01 , B01D29/58 , B01D4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洲水源综合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水资源收集系统和喷淋施工棚系统;水资源收集系统包括边沟、降水井、导流沟、集水净化池;边沟将收集的路面的水流入集水净化池;道路施工中沟槽施工中的水流入降水井,降水井将水泵入导流沟,导流沟将水导入集水净化池;喷淋施工棚系统包括遮阳棚、喷淋系统;遮阳棚位于路面上,能沿道路上的滑轨沿道路施工方向滑动;喷淋系统的泵将集水净化池中的水输送至喷淋系统的喷头;喷淋系统的喷淋头有多个,均匀设置在遮阳棚上,在沙基施工中进行喷淋;喷淋水流入边沟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节能环保,而且能对扬尘进行治理,还能避免日晒雨淋对工期产生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4177.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浆管桩及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注浆管桩包括:盖板、连接机构、多个注浆管、以及具有透水性的内管和外管;外管用于置于桩孔内;内管套设于外管的内部,并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每个注浆管均置于外管与内管之间,各注浆管通过连接机构与内管相连接,每个注浆管与桩孔的孔底相接触的一端均为封闭端,每个注浆管的管壁均开设有开孔以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内注浆;盖板盖设于外管的顶部,盖板对应于内管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对应于每个注浆管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发明有效地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保证了桩体的稳定性,有效地控制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将降水和地基处理进行结合,便于注浆量的控制,使得管桩密实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5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48706.4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地梁,用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位于地梁上方的路基层,路基层一侧的边坡上分布有呈台阶状设置的生态砖砌体,生态砖砌体中的生态砖中开设有砖孔,以种植绿植;边坡顶部设置有喷淋管道,用以喷淋绿植;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有土工网,且土工网与所述路基层接壤,用以增强生态砖砌体与所述路基层的搭接稳定性。本发明通过砌筑台阶式生态砖,形成稳定的边坡结构,既可以对边坡排水起到消能作用,又可以构建出生态梯步供人员上下通行;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土工网,起到很好的加筋作用,增强了生态砖与路基的搭接稳定性;生态砖砖孔种植绿植,可对冲积下来的水土吸收集存,更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9543.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泵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洲临江污水泵坑结构,主要包括泵坑结构和支护结构。泵坑结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混凝土封底、泵坑主体和排污泵组件。支护结构包括若干水泥搅拌桩和若干灌注桩;若干水泥搅拌桩呈多层的环形阵列布置,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紧密的咬合;若干灌注桩呈圆环形布置,灌注桩穿插在若干水泥搅拌桩中。其中,混凝土封底位于底部,泵坑主体位于混凝土封上,进水管和出水管穿过水泥搅拌桩与泵坑主体连通,排污泵组件安装底部并与出水管连通。上述沙洲临江污水泵坑结构,通过由若干水泥搅拌桩配合灌注桩相互咬合组成的支护结构,提升了泵坑支护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而且提升防水效果、降低阻水难度。
-
-
-
-
-
-
-
-
-